电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电路
- 作者:王向军
- ISBN:9787111592358
- 类别:教材
- 页数:319
- 定价:47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6-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16
出版信息
电路
书号: | 59235 | ISBN: | 978-7-111-59235-8 |
作者: | 王向军 | 印次: | 1-1 |
责编: | 吉玲 周金峰 王荣 | 开本: | 16开 |
字数: | 498千字 | 定价: | 47.0 |
所属丛书: |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卓越工程能力培养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系列规划教材(电气工程及其自 | ||
装订: | 平装 | 出版日期: | 2018-06-01 |
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编写是依据“立足基础,精简理论,循序渐进,联繫实际”的编写原则,为适应电气类、自动化类等专业领域知识面宽广的特点,主要内容有:电路模型和基尔霍夫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化简、电路的系统分析方法、电路定理、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双口网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等。
目录
前言
第1 章 电路模型和基尔霍夫定律 1
[章前导读] 1
[导读思考] 1
1. 1 电路与电路模型 2
1. 1. 1 电路的功能和电路的构成 2
1. 1. 2 电路模型 2
1. 1. 3 线性非时变集总参数电路 2
1. 2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4
1. 2. 1 电流 4
1. 2. 2 电压 5
1. 2. 3 功率和能量 5
1. 3 基尔霍夫定律 6
1. 3. 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7
1. 3.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7
1. 4 无源电路元件 8
1. 4. 1 电阻元件 9
1. 4. 2 电容元件 10
1. 4. 3 电感元件 13
1. 5 有源电路元件 15
1. 5. 1 独立电源 15
1. 5. 2 受控源 18
[实例套用] 20
本章小结 20
习题1 21
第2 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化简 25
[章前导读] 25
[导读思考] 25
2. 1 单口网路等效化简的概念 26
2. 1. 1 连线埠 26
2. 1. 2 单口网路 26
2. 1. 3 单口网路的伏安特性 27
2. 1. 4 单口网路的等效电路 29
2. 2 无源单口网路的等效化简 30
2. 2. 1 电阻串联的等效化简 30
2. 2. 2 电阻并联的等效化简 31
2. 2. 3 电阻混联的等效化简 34
2. 3 电阻的联结和△联结的等效变换 36
2. 3. 1 和△联结 36
2. 3. 2 和△联结的等效互换 37
2. 3. 3 电桥电路及电桥平衡 39
2. 4 有源单口网路的等效化简 42
2. 4. 1 独立电源串并联的等效化简 43
2. 4. 2 多余元件的概念 43
2. 4. 3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
变换 44
2. 5 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化简 46
2. 5. 1 含受控源单口网路的等效电路 47
2. 5. 2 受控源单口网路两种电源形式的
等效变换 48
[实例套用] 49
本章小结 50
习题2 50
第3 章 电路的系统分析方法 53
[章前导读] 53
[导读思考] 53
3. 1 2b 法和支路法 53
3. 1. 1 2b 法 54
3. 1. 2 支路电流法 55
3. 1. 3 支路电压法 57
3. 1. 4 独立方程的选取 58
3. 1. 5 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 59
3. 2 网孔法和迴路法 60
3. 2. 1 网孔电流 61
3. 2. 2 网孔电流方程的列写 61
3. 2. 3 迴路法 64
目录
Ⅴ
3. 2. 4 含有受控源的电阻电路迴路方程列
写法 65
3. 3 节点法和改进的节点法 66
3. 3. 1 节点电压 66
3. 3. 2 节点法 67
3. 3. 3 改进的节点法 70
3. 3. 4 含有受控源的电阻电路节点方程列
写法 71
3. 3. 5 节点法与其他方法比较 73
[实例套用] 73
本章小结 74
习题3 74
第4 章 电路定理 78
[章前导读] 78
[导读思考] 78
4. 1 叠加定理 79
4. 1. 1 叠加定理的内容 79
4. 1. 2 叠加定理的套用 81
4. 1. 3 齐次性定理 84
4. 2 替代定理 85
4. 2. 1 替代定理的内容 85
4. 2. 2 替代定理的证明 86
4. 2. 3 替代定理的要求 87
4. 2. 4 替代定理的套用 88
4.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89
4. 3. 1 戴维南定理 89
4. 3. 2 诺顿定理 93
4. 3. 3 有源线性电阻单口网路的等效
电路 95
4. 3.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97
4. 4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100
4. 4. 1 特勒根定理 100
4. 4. 2 互易定理 103
. 4. 5 补偿定理 107
[实例套用] 109
本章小结 109
习题4 110
第5 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14
第1 章 电路模型和基尔霍夫定律 1
[章前导读] 1
[导读思考] 1
1. 1 电路与电路模型 2
1. 1. 1 电路的功能和电路的构成 2
1. 1. 2 电路模型 2
1. 1. 3 线性非时变集总参数电路 2
1. 2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4
1. 2. 1 电流 4
1. 2. 2 电压 5
1. 2. 3 功率和能量 5
1. 3 基尔霍夫定律 6
1. 3. 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7
1. 3.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7
1. 4 无源电路元件 8
1. 4. 1 电阻元件 9
1. 4. 2 电容元件 10
1. 4. 3 电感元件 13
1. 5 有源电路元件 15
1. 5. 1 独立电源 15
1. 5. 2 受控源 18
[实例套用] 20
本章小结 20
习题1 21
第2 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化简 25
[章前导读] 25
[导读思考] 25
2. 1 单口网路等效化简的概念 26
2. 1. 1 连线埠 26
2. 1. 2 单口网路 26
2. 1. 3 单口网路的伏安特性 27
2. 1. 4 单口网路的等效电路 29
2. 2 无源单口网路的等效化简 30
2. 2. 1 电阻串联的等效化简 30
2. 2. 2 电阻并联的等效化简 31
2. 2. 3 电阻混联的等效化简 34
2. 3 电阻的联结和△联结的等效变换 36
2. 3. 1 和△联结 36
2. 3. 2 和△联结的等效互换 37
2. 3. 3 电桥电路及电桥平衡 39
2. 4 有源单口网路的等效化简 42
2. 4. 1 独立电源串并联的等效化简 43
2. 4. 2 多余元件的概念 43
2. 4. 3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
变换 44
2. 5 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化简 46
2. 5. 1 含受控源单口网路的等效电路 47
2. 5. 2 受控源单口网路两种电源形式的
等效变换 48
[实例套用] 49
本章小结 50
习题2 50
第3 章 电路的系统分析方法 53
[章前导读] 53
[导读思考] 53
3. 1 2b 法和支路法 53
3. 1. 1 2b 法 54
3. 1. 2 支路电流法 55
3. 1. 3 支路电压法 57
3. 1. 4 独立方程的选取 58
3. 1. 5 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 59
3. 2 网孔法和迴路法 60
3. 2. 1 网孔电流 61
3. 2. 2 网孔电流方程的列写 61
3. 2. 3 迴路法 64
目录
Ⅴ
3. 2. 4 含有受控源的电阻电路迴路方程列
写法 65
3. 3 节点法和改进的节点法 66
3. 3. 1 节点电压 66
3. 3. 2 节点法 67
3. 3. 3 改进的节点法 70
3. 3. 4 含有受控源的电阻电路节点方程列
写法 71
3. 3. 5 节点法与其他方法比较 73
[实例套用] 73
本章小结 74
习题3 74
第4 章 电路定理 78
[章前导读] 78
[导读思考] 78
4. 1 叠加定理 79
4. 1. 1 叠加定理的内容 79
4. 1. 2 叠加定理的套用 81
4. 1. 3 齐次性定理 84
4. 2 替代定理 85
4. 2. 1 替代定理的内容 85
4. 2. 2 替代定理的证明 86
4. 2. 3 替代定理的要求 87
4. 2. 4 替代定理的套用 88
4.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89
4. 3. 1 戴维南定理 89
4. 3. 2 诺顿定理 93
4. 3. 3 有源线性电阻单口网路的等效
电路 95
4. 3.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97
4. 4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100
4. 4. 1 特勒根定理 100
4. 4. 2 互易定理 103
. 4. 5 补偿定理 107
[实例套用] 109
本章小结 109
习题4 110
第5 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14
[章前导读] 114
[导读思考] 114
5. 1 一阶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换路定则 115
5. 1. 1 一阶电路的基本概念 115
5. 1. 2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的确定 115
5. 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回响和零状态
回响 117
5. 2. 1 RC 和RL 电路的零输入回响 117
5. 2. 2 RC 和RL 电路的零状态回响 122
5. 3 一阶电路全回响和三要素法 125
5. 3. 1 全回响 125
5. 3. 2 三要素法 126
. 5. 4 一阶电路在正弦激励作用下的
回响 127
5. 5 阶跃回响和冲激回响 129
5. 5. 1 阶跃函式与冲激函式 129
5. 5. 2 阶跃回响 131
5. 5. 3 冲激回响 132
. 5. 6 套用卷积积分法计算零状态回响 134
. 5. 7 二阶动态电路的回响 139
5. 7. 1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回响 139
5. 7. 2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回响和全
回响 147
[实例套用] 151
本章小结 151
习题5 151
第6 章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分析
基础 156
[章前导读] 156
[导读思考] 156
6. 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157
6. 1. 1 正弦量的三要素 157
6. 1. 2 正弦量的相位差 158
6. 1. 3 正弦量的有效值 160
6.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161
6. 2. 1 複数的表示形式及运算 161
6. 2. 2 正弦量和相量 163
6. 2. 3 同频率正弦量的运算 165
6. 3 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特性的相量
形式 166
6. 3. 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66
6. 3. 2 元件特性方程的相量形式 167
6. 4 阻抗与导纳 171
6. 4. 1 阻抗 171
6. 4. 2 导纳 172
6. 4. 3 阻抗和导纳的关係 174
6. 5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176
6. 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最大功率
电路
Ⅵ
传输 182
6. 6. 1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182
6. 6. 2 最大功率传输 185
6. 7 功率因数的提高 186
[实例套用] 189
本章小结 189
习题6 190
第7 章 互感器和变压器 195
[章前导读] 195
[导读思考] 195
7. 1 互感现象和耦合电感的伏安特性 196
7. 1. 1 互感现象和耦合係数 196
7. 1. 2 同名端与耦合电感的伏安特性 198
7. 1. 3 正弦稳态条件下耦合电感元件的
伏安特性 199
7. 2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201
7. 2. 1 耦合电感的串联 201
7. 2. 2 耦合电感的并联 203
7. 2. 3 耦合电感的T 形等效 204
7. 2. 4 含耦合电感元件一般电路的
分析 205
7. 3 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 206
7. 3. 1 空心变压器 206
7. 3. 2 全耦合变压器 209
7. 3. 3 理想变压器 211
[实例套用] 215
本章小结 216
习题7 216
第8 章 谐振电路 222
[章前导读] 222
[导读思考] 222
8. 1 串联谐振电路 223
8. 1. 1 RLC 串联谐振电路 223
8. 1. 2 频率回响 225
8. 1. 3 通频带 227
8. 2 并联谐振电路 227
8. 2. 1 GCL 并联谐振电路 227
8. 2. 2 实用的并联谐振电路 230
[实例套用] 232
本章小结 233
习题8 233
第9 章 三相电路 236
[章前导读] 236
[导读思考] 236
9. 1 对称三相电路 236
9. 1. 1 对称三相电源 236
9. 1. 2 对称三相负载 239
9. 1. 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40
9. 2 不对称三相电路 242
9. 2. 1 不对称三相电路概述 242
9. 2. 2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一般计算
方法 244
9. 3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方法 245
9. 3. 1 三相电路的功率 245
9. 3. 2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方法 246
[实例套用] 249
本章小结 249
习题9 250
第10 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251
[章前导读] 251
[导读思考] 251
10. 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分解 251
10. 1. 1 傅立叶级数的三角形式 252
10. 1. 2 对称性的套用 254
10. 1. 3 频谱图 255
10. 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
功率 255
10. 2. 1 有效值 255
10. 2. 2 平均功率 256
10. 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258
[实例套用] 261
本章小结 261
习题10 262
第11 章 二连线埠网路 264
[章前导读] 264
[导读思考] 264
11. 1 二连线埠网路的方程与参数 265
11. 1. 1 二连线埠网路参数与方程 265
11. 1. 2 各组参数间的互换 271
11. 2 二连线埠网路的等效与组合 272
11. 2. 1 二连线埠网路的等效电路 272
11. 2. 2 二连线埠网路的联结方式 273
11. 3 接负载的二连线埠网路 275
11. 3. 1 策动点阻抗 275
11. 3. 2 转移函式 276
11. 4 迴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278
11. 4. 1 迴转器 278
11. 4. 2 负阻抗变换器 279
[实例实用] 279
本章小结 280
习题11 280
第12 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283
[章前导读] 283
[导读思考] 283
12. 1 拉普拉斯变换 284
12. 1. 1 傅立叶变换在套用上的
局限性 284
12. 1. 2 从傅立叶变换到拉普拉斯
变换 285
12. 1. 3 拉普拉斯变换存在的条件与
收敛域 286
12. 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288
12. 2. 1 线性性质 288
12. 2. 2 延时性质 288
12. 2. 3 时域微分性质 289
12. 2. 4 时域积分性质 289
12. 2. 5 时域卷积定理 290
12. 2. 6 尺度变换(时频展缩) 性质 290
12. 2. 7 复频移性质 290
12. 3 拉普拉斯反变换 291
12. 3. 1 象函式的两种形式 292
12. 3. 2 部分分式展开法求拉普拉斯反
变换 293
12. 4 套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时不变
电路 299
12. 4. 1 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299
12. 4. 2 电路元件伏安关係的复频域
形式 300
12. 4. 3 复频域阻抗与复频域导纳 303
12. 4. 4 线性时不变电路的复频域
分析法 304
12. 4. 5 网路定理在复频域分析中的
套用 312
[实例套用] 315
本章小结 315
习题12 315
附录 317
附录A 法定单位 317
附录B 拉普拉斯变换表 318
参考文献 319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