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国家“211”和“985”重点建设的单位之一,是教育部、财政部审定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学院具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等重大学术平台,下有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硕士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简称:山大历史文化学院
  • 创办时间:1901年
  • 类别:二级学院
  • 属性:211工程
  • 所属地区:中国山东济南
  • 主管部门:山东大学
  • 硕士点:11
  • 博士点:9
  • 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学院历史

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历史文化学院是一个历史悠久、学术积澱深厚的学院。
1901 年官立山东大学堂(济南)创建之初即开设历史课程。后在济南省立山东大学( 1920 年后)、青岛山东大学( 1930 年后)、齐鲁大学、临沂抗日根据地山东大学中,历史学科有极大的发展。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杨向奎先生兼任中文、历史两系主任。五十年代,历史系独立成系。五六十年代 , 历史系汇集了杨向奎、赵俪生、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童书业、张维华、王仲荦8位着名教授(史称“八马同槽”) 以及丁山、赵纪彬、吴大琨、许思园、刘敦愿、韩连琪、孙思白、华山、庞朴等一批知名学者,创办了《文史哲》(杨向奎先生为第一任主编),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山东大学赢得了 " 文史见长 " 的盛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实行学位制后,历史系拥有了国务院审批的第一批博士点(中国古代史)和硕士点。王仲荦、张维华、郑鹤声、韩连琪、刘敦愿、田昌五等前辈学者培养了一批青年学术人才。另有一批中壮年教授成为各个研究领域中的着名学者。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八十年代,山东大学考古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外关係史、中国经济史及史学理论研究均在学术界有较高地位。尤其是王仲荦、郑佩欣、陈之安等先生的魏晋隋唐史研究和以路遥、孔令仁、李德征、陆景琪等为代表的义和团研究,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巨大影响。八十年代,在路遥教授的亲自主持下,在五十年代的基础上又开始了近二十年的大规模的义和团资料的田野调查。路遥教授仍在继续招收和培养义和团方面的研究生,以他为主任的 " 山东大学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 " 是国际公认的义和团研究重镇。
八十年代以来,王仲荦、葛懋春、李德征、吕伟俊等先后担任历史系主任。 1996 年 7 月,山东大学在原历史系的基础上组建历史文化学院。下设历史系、考古系、档案系、旅游系( 2000 年划归管理学院)。2003年设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有上述四个专业。院长为着名考古学家方辉教授。

学院现况

2000 年 7 月 22 日,原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合併组成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保持原名称、建制、人员不变。学院现任党政领导机构于2013年1 月组成,院长为方辉教授(博导),院党委书记为赵爱国教授,院党委副书记为董雪梅副教授,副院长为赵兴胜教授、张友臣教授、杨加深副教授,办公室主任为薛辰兵。
一、历史文化学院党政领导
姓名
职务
分管工作
方 辉
院长
全面负责学院行政工作
赵爱国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全面负责学院党委工作
张友臣
副院长
赵兴胜
副院长
杨加深
副院长
董雪梅
党委副书记
朱 伟
党委副书记
薛辰兵
办公室主任

学院组成

学院下设四个系:历史学系、考古与博物馆学系、档案学系和文化产业管理学系。
五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世界史、考古与博物馆学、档案学、文化产业管理( 2005 年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中,我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 A++ 的最高成绩名列新专业排行榜第一,考古专业排名同类专业第二);一个历史学一级学科,八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与地区国别史、考古与博物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和历史文献学)和九个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与地区国别史、考古与博物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和档案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等十七个研究所(中心)。
历史学院——系
历史学系:系主任胡新生;考古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王青;文化产业管理学系:系主任韩英;文秘档案学系:系主任刘旭光
所(中心)
文化遗产研究院
考古学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
中国古代史研究所
美术考古研究所
现代化与当代中国研究所
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
中外关係史研究所
世界史研究所
黄河文化研究中心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所
历史语言研究所
济南文化旅游研究中心
山东区域历史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加拿大研究中心
韩国研究中心
华人华侨研究所
公共艺术产业研究中心
古籍电子化实验室
华夏文化研究中心
齐鲁影视产业研究中心
文秘档案与公务员制度研究所
品牌学校研究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师资力量

截至2009年3月,全院共有教职员工 69 人,教师 56 人(占全院教职员工总数的 81% ),其中本院教授 30 人,副教授 17 人。正教授占专业教师的 52% ,比例居各院系之冠。学院目前有博士生导师 34 人(含在我院招生的兼职博导 12 人)。学科建设的整体实力较强。近十年中学院连续 13 人破格晋升为正教授。近五年有 15 名中青年高层次人才从海内外引进。形成了一个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在海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梯队。

科研基础

学院科研基础厚实,十年,仅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即高达 20 项。 2005 年我院一次获得 4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一项为重点课题)。这在全国各文科院部中是极为罕见的。另外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项目一项,教育部项目 27 项,国家清史工程招标课题 2 项(山大共 3 项,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大正先生在给展涛校长和王育济院长的信中说: “ 一个学校同时主持承担三个清史工程项目,这在全国高校中还是少见的,显示出山大历史学科的实力 ” ),省社科规划项目和其他项目 82 项。“田野考古”和《依託“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构建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一体化教育的大学公共课程体系》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术交流

学院与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每个月都有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来访,中外合作研究课题众多。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和向海外开放的教育空间,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流的环境。

办学规模

学院有两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微机室,有考古、档案两个专业实验室和一个正在筹建的文化产业实验室。2001 年 10 月学院与学校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媒体教室,是目前山东大学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可以满足各种现代化教学需求。2002 年下半年,学院与学校共同投资,建成拥有 30 台微机的电子古籍实验室(兼计算机室)。由学校拨款 30 万元对院资料室的全面加固、装修以及全部线装图书的进橱保藏,也 已 于 2003 年 1 月竣工。
学院图书资料室是山东大学藏书最多的两个院部资料室之一,现有中外文藏书 14.7 万种,各类中外文期刊 200 余种, 3 余万册。考古资料室现有考古类图书 5 万余种。我院的韩国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收藏韩国历史资料最齐全的机构。该院的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是目前收藏山东道教碑刻资料最全的机构。学院的考古资料库藏有一万余件文物,是目前中国高校中文物收藏最多的资料库房。包括一级文物 75 件,学院收藏的丁公陶片上的文字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大辛庄甲骨文字是殷墟之外首次发现的甲骨卜文,其中 95% 以上是本科教学实习时发掘的成果。其中一级文物 75 件。学院收藏的丁公陶片上的文字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大辛庄甲骨文字是殷墟之外首次发现的甲骨卜文。有四次考古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其中有三次的文物由历史文化学院收藏,为考古教学和中国古代史教学提供了最充足的实物资料。

历届英才

截至 2005 年 10 月,全院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 215 人,博士研究生 97 人,博士后研究人员 12 人,在读本科生 437 人。自 2002 年起,全日制研究生(硕博)招生超过了本科生。凭藉学院悠久深厚的学术人文传统和学科的独特优势,我院形成了 " 传道 " 与 " 授业 " 相结合的 " 综合育人 " 的教学管理特色。 1999 年,在读本科的陈必昌同学,当选为全国学联副主席。同年,高莘获 " 山东大学首届十佳大学生 " 称号。 2001 年王元崇作为山东大学唯一一位学生获首届齐鲁晚报杯 " 山东省十佳大学生 " 称号。 2003 年—— 2005 年,马毓轩、苗婧、崔延平三位同学先后被评为山东大学十佳优秀团员。 2004 年我院本科生苗婧同学获第九届“ 21 世纪·外研社杯”(非英语专业)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为山东大学唯一一等奖获得者。院学生会自办的《长风》杂誌,在全校评比中,连年获得第一,2003 年被评为山东大学精品社团。五年,本科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及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在学校中均名列前茅。其中 2001 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名列全校第五, 2002 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居文科第一,2003 年本科生考研率达到 60% ,居全校第一,受到学校通报表彰。
传记画册《中华齐鲁儿女》传记画册《中华齐鲁儿女》

发展前景

学院十分重视创收和办学资金的募集。 2002 年的工作计画中明确提出 " 教学、科研、创收,是学院并重的三大任务 " 。学院设有继续教育中心、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含 " 剑桥英语等级考试部 " )等创收机构,为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以及教学科研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

学院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