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是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学校创办于1926年,初名为句容县立初级中学;1956年学校更名为句容县中学;1995年句容撤县建市,更名为句容市高级中学;2001年3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截至2017年7月,学校共有48个教学班,2525名在校生;新校区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截至2018年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49人,有高级教师73人,中级教师40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 外文名:Jurong Senior High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 简称:省句中
- 创办人:丁宣孝
- 创办时间:1926年
- 类别:公办高中
- 属性: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4年)
- 主管部门:句容市教育局
- 现任领导:校长、书记:王泰山
- 校训:诚毅
- 地址:江苏省句容市文昌东路29号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
1926年,学校创办时,初名为句容县立初级中学。筹备人是丁宣孝先生,校址设在县城西门葛仙庵旧县立师範(今市委党校处),开办费300余元。第一期招收一年级新生20余名,其中有着名女英烈郭纲琳。
1927年,学校迁至后沿山职业学校(前清的马房,后来的旧县政府东南首教育局地址,今市政府东侧)。到1928年,学校由初一发展到初三,学生数由20余人增加到90余人。
学校景观

1936年夏,学校搬迁至西门城小,原校址改建县政府。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句容沦陷,县中也随之停办。
1942年春初至1943年秋初,县中一度在溧阳六区河心里虞氏宗祠(苏皖交界处)办学,成为流亡学府,当时收容的青年有300余人,溧阳沦陷后停办。而1942年伪县政府将“句容县立初级中学”的校牌挂在寺街平民工厂门口,进行奴化教育,但遭到爱国师生抵制。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县中在寺街救济院(即现人民路6号)复校,利用战前救济院、平民工厂及育婴所三个旧址,共有平房58间。复校时,有教职员10余人,学生200余人。到1949年,学校拥有6个班,300余名学生,20余名教职工。
1949年4月句容解放,县中师生到城外迎接解放军进城。
建国以后
1956年,学校增设高中班,更名为“句容县中学”,到1959年发展成为拥有26个班级的完全中学。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同全国一样,由于政治动乱,办学受到冲击,一度处于混乱状态。
1980年,学校共有建筑面积6701平方米,1988年为12702平方米,1997年为16014平方米,2002年为35564平方米。
1981年,学校建成第一幢3层教学楼,次年建成第二幢教学楼,之后先后建造实验楼、办公楼、男女生宿舍楼、图书楼、艺术楼、食堂、体育馆、科技楼、学生公寓,至1999年拆除老礼堂(县中最后一幢平房)。
1985年秋,句容县委县政府决定县中停招初一新生,改招8个班的高一新生,其中5个班面向全县,3个班面向县城。至1988年秋遂形成8轨制24个班的高级中学,有学生1200余人。
1991年和1999年至2000年,学校进行了三次征地扩建,校园面积由50亩扩大到近100亩。1991年,学校徵用东侧停车场2213平方米,用以建造食堂、体育馆,校园面积增加到54.35亩。1999年至2000年,学校先后徵用南侧居民区和东侧庆丰果品市场计44亩,用于南侧建造科技楼,拆迁居民安置楼,东侧建造学生公寓和田径场。
1995年,句容撤县建市,此时的县中也已是独立高中,经句容市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句容市高级中学”。
2000年,高一增招2个班(共10个班),2001年又增招2个班(共12个班),2002年又增加2个班(共14个班)
2001年3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9月,句容市委、市政府决定搬迁建设省句中,新校区位于句容市华阳镇北环路南侧肖土乾村。
2002年5月19日,新校区工程正式开工,2003年8月19日竣工,8月底学校顺利实现整体搬迁,9月1日新校区开学,11月22日,句容市委、市政府在新校区广场举行隆重的落成庆典仪式。
2004年,学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2017年5月,学校通过了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的複审。
学校风貌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04年,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13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52516万平方米;高一、高二、高三分别为15个班,在校学生2180人。
截至2017年7月,学校共有48个教学班,2525名在校生;新校区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教学教辅用房15133平方米,体育卫生用房3257平方米,教学楼前的开放式广场占地9270平方米,运动场馆占地34303平方米,绿化面积60890平方米。
硬体设施
截至2004年,学校新校区建有教学楼、办公楼、科技楼、图书馆、艺术中心、报告厅、体育馆、学生公寓、食堂、浴室等建筑14幢;教室配备电视机、广播、空调、饮水机,班班设有保洁间;班班装备多媒体,每个讲台都有网线插口。
截至2004年,学校科技楼装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12个(其中生物标本室1个),有电脑室、语音室各4个,另有数间劳技室,楼内建有网路中心、电话交换中心、演播中心,建有七米天文观象台一座;艺术楼设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和舞蹈房。
截至2004年,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10万册,有自然、人文、外语、电子阅览室6间,装有现代化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校园景色

截至2004年,学校办公室分行政和教师办公两部分,每间均配有电话、电脑、空调设备;学校建有大型报告厅和各种会议室8处;体育馆拥有固定座位880张,建有大型电子显示屏,室内可举行篮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比赛和文娱演出。
截至2004年,学校有400米标準塑胶田径场加上10片篮球、排球场可充分满足教学、训练和比赛要求。
截至2004年,学校学生公寓有房间200间,床位1600张,每间都有阳台、卫生间、盥洗间、橱柜,室内装有电话和电风扇;食堂有4片学生餐厅和一片教工餐厅,可同时满足2000多名师生同时就餐,售饭间装备自动售饭系统,大厅装有电视、广播。
截至2004年,学校内有大面积绿化带,绿化率达46%,校区种有各种高档树木和花草;绿化带设有自动喷灌系统,草坪灯和背景广播,造型各异的园林小品点缀其间;校园东西两侧各建有1座人工湖。
截至2004年,学校广场位于北大门主入口,用花岗岩铺就;场内设有大型跌式音乐喷泉一座,喷泉南侧建有一大型雕塑,名曰“学海泛舟”;广场南侧建有汉白玉升旗台,旗桿高19.8米;广场可举行升旗仪式等大型室外活动。
截至2017年7月,学校加入了省教育系统电脑网路,成为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省OEH多媒体教育网路实验学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04年,学校有专任教师171人,其中高级教师74人,一级教师52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教师队伍中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镇江市学科带头人6人,镇江市科技骨干11人;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1人,句容市学科带头人22人;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并结业的有44人,另有1人获教育硕士学位,1人硕士生在读。
截至2018年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49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48名教师参加了南京师大、苏州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已结业46人;有高级教师73人,中级教师40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人数的69.8%,其中高级教师占49%。
周道金 | 裔胜东 | 吴红岩 | 樊荣良 | 邹遵宏 | 汪勇健 | 胡文靖 | 经继龙 |
许蕙 | 章壮霞 | 丁向红 | 沈珺 | 张冬梅 | 夏春葆 | 阙江霞 | 郭朝东 |
高俊 | 笪林宝 | 朱永武 | 魏龙 | 卞志荣 | 朱小富 | 王泰山 | 李建强 |
冯志豪 | 刘骅 | 王荣佩 | 张国平 | 王念瑛 | 冯章葆 | 马金荣 | 周道贵 |
史立民 | 潘小云 | 经庆录 | 赵小文 | 陈晖 | 张汉卫 | 杨本清 | 严海燕 |
王玉录 | 张远银 | 曹永斌 | 朱开顺 | 毛广宽 | 盛云红 | 曾宪春 | 吴贤平 |
李德森 | 孔祥华 | 严志忠 | 徐成宝 | 李文伟 | 李兴文 | 杨德和 | 丁家胜 |
赵长贵 | 芮晓敏 | 叶安荣 | 张太荣 | 张震 | 周和豹 | 王霞 | 黄金斌 |
彭长春 | 王心阳 | 巫雪琴 | 冯秀芳 | 夏春来 | 曹时立 | 芮小敏 | 陈林 |
施义江 | 张建军 | 冯章葆 | 傅立华 | 樊荣良 | 李德森 | 庄静平 | 高运来 |
许蕙 | 卞志荣 | 朱小富 | 冯章葆 | 周道贵 | 周道金 |
郭朝东 | 王泰山 | 严海燕 | 刘骅 | 赵小文 | 裔胜东 |
阙江霞 | 沈珺 | 夏春来 | 高俊 | 巫雪琴 | ------- |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截至2004年,学校创办以来,已向社会培养23000余名初、高中毕业生,其中高中毕业生12000余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向高校输送合格新生5100余人;2000年以来有1000余人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1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近10年来,有6人获镇江市高考文化状元;近几年高考美术专业本科上线率和高考本科上线率均为100%。
2017年,学校高考一本达线近360人,二本达线率超99%,体艺考生全部达本科线。
- 学科竞赛
1993年至2004年,学校有243人次在全国、省竞赛中获奖,其中有12人获省一等奖,3人获全国一等奖,有57人次在全国竞赛中获奖。
校园景色

2006-2011年,在生物学科奥赛中,学校学生有2人获得省一等奖、25人获得省二等奖;在化学学科奥中,有17人获得省一等奖、134人获得省二等奖;在信息物学科奥赛中,有1人获得省一等奖、13人获得省二等奖;在物理学科奥赛中,有23人获得省一等奖、83人获得省二等奖;在数学学科奥赛中,有2人获得全国一等奖、13人获得省一等奖、39人获得省二等奖。
2016年,在数学奥赛中,学校有14人获得省一等奖,1人获得全国一等奖;在物理奥赛中,有5人获得省一等奖;在化学奥赛中,有5人获得省一等奖;在生物奥赛中,有5人获得省一等奖;因信息奥赛和机器人大赛成绩突出,1人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暑期夏令营资格。
教师成绩
截至2004年,1994以来学校共承担33个县级以上课题,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4个,市级18个,县级37个。已经结题的有20个,正在进行的有13个;近年来,教师每年发表论文、论着近100篇(部),有多篇论文获各级奖励;学校每年召开论文报告会,已出论文专集16集;1994年以来,教师参加各级基本功竞赛和评优课活动中,有58人在县级竞赛获奖,32人次在市级竞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12人次,有15人次在省级竞赛中获奖。
学校教职工个人自1995年至2003年受县级以上表彰达80人次,其中镇江市级以上27人次。
课题名称 | 起讫时间 | 等级 |
---|---|---|
《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子课题 ——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倡导两主教育的实验性研究 | 2002.4—2004.12 | 国家级 |
德育基地育人功能研究 | 1999.11—2001.12 | 国家级 |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1999.06—2002.05 | 市级重点 |
“十五”规划课题实验校子课题——省重点中学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深化研究 | 2002.2—2005.5 | 国家重点 |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分课题 ——运用现代技术最佳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2002.9—2005.6 | 国家重点 |
《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 | 2005.9—2007.12 | 国家重点 |
《中国中国小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研究》 | 2005.3—2007.12 | 国家重点 |
《网路环境下英语报刊教学模式的探索》 | 2005.9—2007.6 | 国家重点 |
《关于绿色教师队伍的内涵探寻与构建策略研究》 | 2005.10—2008.6 | 国家重点 |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 2001.5—2004.12 | 省级重点 |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发展策略研究 | 2002.6—2004.6 | 省级重点 |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方式的研究》 | 2005.9—2008.6 | 省级重点 |
高中阶段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发展自主策略研究 | 2001.3—2005.3 | 市级重点 |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 | 2002.2—2005.7 | 市级重点 |
研究性学习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 2003.4—2006.10 | 镇江市级 |
语文学科渗透性学习研究 | 2002.4—2005.10 | 镇江市级 |
自主探索性学习 | 2001.9—2003.6 | 镇江市级 |
高中英语听说测练的三个梯度 | 2001—2005 | 镇江市级 |
发挥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的主体作用 | 2001—2005 | 镇江市级 |
高中生物实验学生自主性研究 | 2001—2004 | 镇江市级 |
高中体育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 2001.10—2005.6 | 镇江市级 |
地理“活动”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2001.5—2004.5 | 镇江市级 |
获得荣誉
学校工作从1995年至2004年10年间,获句容市级以上各种集体表彰奖励10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20余项,镇江市级以上30余项。
截至2017年7月,学校多次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单位”,还先后获得“江苏省模範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中国小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安全文明单位”、“江苏省贯彻体育卫生条例先进学校”、“江苏省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60多项省市级集体表彰;学校的办学经验、成果曾多次在《光明日报》、《侨报》、《成才导报》、《镇江日报》、《创新》等报刊上被介绍推广。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设计元素由“句容”、“高级中学”的首字母J、R、S、H、S变形组成。
校徽以帆船的造型体现,寓意扬帆起航之意,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体现了句容高级中学新的起点、新的发展、新的腾飞。
书,寓意教育行业,是知识的海洋,孕育了一代代学子。
蓝色:象徵博爱、智慧、宁静,代表博大胸怀,科学智慧,宁静致远。

精神文化
- 校训:诚毅
以诚为人治学,以毅追求至善
- 校风:爱国、守纪、勤奋、健美
爱国:确立爱国之志,培养爱国情操,激发爱国热情,引导大家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满腔热情和主人翁精神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守纪:自觉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条例,遵守《中国小教师职业道德规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範》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地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勤奋: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做到勤奋好学,奋发向上,刻苦自励,持之以恆,要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争创佳绩。
健美:锻鍊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创造美、鉴赏美的过程中使思想感情得到薰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 教风:敬业、奉献、求实、创新
敬业奉献:热爱教育事业、热心教书育人。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严谨治学,一丝不苟,为人师表,尊重和关爱学生。发扬奉献精神,严守教师职业道德,指导、帮助、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求实创新: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实事求是,踏实工作,扎实努力,练真功,求实效。以创新的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讲改革,求发展。
- 学风:奋发探索,团结进取
奋发探索:确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志向,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日常学习中去,发扬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提倡独立思考,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热情,锐意进取,奋发向上。
团结进取: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真诚相待,加强切磋,共同提高。
社团文化
学校成立学生会、银杏文学社、茅山虎社、青年志愿者等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和“校园之声”广播站、青春电视台等新闻传媒机构。这些社团组织和机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指导,通过系列化、多样化的活动,加强了学校管理,锻鍊了学生能力,促进了校风学风建设。
校园景色

1999年,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五十年辉煌,新世纪畅想”读书教育活动获组织奖,代表镇江市参加省“百年历史回顾暨澳门回归”中学生知识竞赛获三等奖。
2003年,参加江苏省“未来科学家”中国小科技知识电视竞赛获先进学校称号。
2003年10月,2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强手相逢”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亚军,该节目在全国播放。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校长、书记 | 王泰山 |
副校长 | 汪涛 |
庄静平 | |
胡文靖 | |
经庆录 |
历任领导
任期 | 姓名 | 备注 |
---|---|---|
1926.8-1927.4 | 丁宣孝 | 首任校长 |
1927.8-1928.10 | 徐麟寿 | --------------------- |
1928.10-1929.1 | 张守书 | 教育局长兼代校长 |
1929.2-1929.7 | 濮齐政 | --------------------- |
1929.8-1929.12 | 胡杰 | --------------------- |
1930.1-1935.1 | 葛修镕 | --------------------- |
1935.2-1937.8 | 胡玉章 | --------------------- |
1942年春初-1942年夏 | 管容德 | 忠义救国军南京行动总队长兼句容县长 |
1942年夏-1943年秋初 | 李道中 | 教务主任代理校长 |
1945.8-1945.12 | 张益民 | --------------------- |
1946.1-1947.7 | 黄履松 | --------------------- |
1947.9-1949.7 | 曾广西 | --------------------- |
1949.9-1950.7 | 乔选 | --------------------- |
1950.8-1966.12 | 汤扬 | --------------------- |
1968.9-1974.3 | 刘傲 | 革委会主任 |
1975.8-1976.9 | 蒋慧恕 | 革委会主任 |
1976.9-1978.12 | 谈大政 | 革委会主任 |
1978.12-1982.3 | 汤扬 | --------------------- |
1982.3-1995.7 | 王承祖 | --------------------- |
1995.8-2001.7 | 杨国保 | --------------------- |
2001.8-2006 | 周俊 | --------------------- |
任期 | 姓名 |
---|---|
1954.9-1958.8 | 樊振才 |
1959.9-1963.8 | 戎文亮 |
1963.9-1966.12 | 汤扬 |
1969.9-1974.1 | 傲 |
1975.8-1976.9 | 蒋慧恕 |
1976.9-1978.12 | 谈大政 |
1979.11-1986.5 | 姚以慈 |
1986.9-1995.7 | 王承祖 |
1995.8-2001.7 | 杨国保 |
2001.8-2006 | 周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