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杂诗(西晋王赞诗作)

杂诗(西晋王赞诗作)

《杂诗》是西晋文学家王赞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可分三节,每节四句,首节写役满放归,叙述离家长久,思归之极;次节写来到家乡,叙述为国守边,戍地遥远;末节写感慨讽谕,指出朝廷漠视人情,不了解也不关切戍边战士的心情,而将由此产生的政治后果置于言外。全诗手法多变,或写景以见情,或问答以表意,或正或反,或平叙或用典,其归宿点无不落到思乡之情的表达上,因而能以极平易的语言将征人思归之情写足。此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率真,是表现久戍思归主题的代表作。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杂诗
  • 创作年代:西晋
  • 作品体裁:五言古诗
  • 作者:王赞
  • 作品出处:《四库全书·集部》

作品原文

杂诗
朔风动秋草1,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2,靡靡忽至今3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4
昔往鶬鶊鸣5,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久不奏6,谁能宣我心?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朔风:西北风。
2.胡宁:为何。分析:分离。
3.靡靡(mǐ):迟迟。
4.“王事”二句:国家的事牵繫住我的心,使我不得顾私事,以至于殊隔久远。商参,比喻人分离不能相见。
5.鶬鶊(cāng gēng):黄莺,鸣于春。
6.“师涓”句:典出《韩非子·十过》。据载,卫灵公经过濮水时,夜闻一种“其状似鬼神”的新的音乐,他命令师涓记录下来,整理演奏。后来他带师涓到晋国,让师涓演奏此曲。演奏未终,晋国乐师师旷就予以制止,指出这是“亡国之音”,为商纣的乐师师延所作的“靡靡之音”,凡“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师涓,春秋时代卫灵公的乐师。

白话译文

北风吹动深秋衰草,戍边战马起了归心。
为何久久不能回家,迟迟忽忽延宕至今?
公家之事散我心志,与家隔绝超过商参。
昔日来时黄莺啼鸣,而今岁暮蟋蟀悲鸣。
人情总是眷恋故乡,远飞鸟儿思念故林。
师涓之曲久已不奏,谁能替我排除愁心?

创作背景

征人思归,本是一个比较古老的题材,在《诗经》中就不乏名篇,如《诗经·东山》、《小雅·採薇》等,都为历代读者所传诵。王赞这首诗就是直接继承《诗经》的艺术传统,尤其明显地受到《小雅·採薇》的影响而创作的。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诗的主题是北方边塞战士的乡愁,取材则集中于战士服役归乡途中的感慨。全诗採取战土第一人称的自叙,可分三节,每节四句。首节写役满放归,叙述离家长久,思归之极,这个秋天才得以回乡。次节写来到家乡,叙述为国守边,戍地遥远,当年春天赴役,今年秋季回来。末节写感慨讽谕,指出朝廷漠视人情,不了解也不关切戍边战士的心情,而将由此产生的政治后果置于言外。不难看到,这诗的艺术构思汲取了《小雅·採薇》的一些经验,例如取材于战士归途的思想感情活动,交织即情与追叙的结构安排,採用对比、夹叙的表现手法等。但是《小雅·採薇》的主题思想侧重于褒扬战士的爱国精神,所以战士的内心矛盾主要是“靡室靡家,玁狁之故”,矛头指向外敌。而这首《杂诗》的主题思想则是讽谕朝廷不恤边卒,批评边塞政治不当,所以诗中不多涉及边塞民族矛盾扣军事情形,集中抒发“人情怀旧乡”和“胡宁久分析”,突出久戍不归的乡愁归思。由于主题思想比《小雅·採薇》单纯明确,因此它抒情性强,讽喻性突出,基本上不作叙事,从而使诗的旋律明快,节奏强烈,形成一种富有激情的基调,感讽弥深而气势充沛,动人心弦,促人省醒。钟嵘要求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于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品序》)。可见这诗基本上是符合他的评论要求的。
从诗句看,起结两联都堪称佳句。“朔风”二句是赋而兴。开篇点明时节、地点,点出主题“归心”,这是“赋”的要求。但诗句意思是说,北风吹动秋茸,引起边塞的战马产生回家的心思。这并非直接的“赋”,而是一种能引起战士思归的物象,所以实质是“兴”。对全诗来说,这二句起兴,以鲜明形象、无尽感慨和充沛气势奠定了基调,成为贯串全诗的主旋律,因而是风力挺起的佳句。“师涓”二句是用典故的赋而比,实质是事比。诗人用师涓的故事,态度比较婉转,讽喻却很尖锐,旨在提醒朝廷长久不闻警诫亡国的声音,不察觉在戍卒乡愁思归之音中的不满与不安,其实关係国家的安危,因此,从讽谕美刺看,末二句亦是结得有力的,两相比较,各有特点。然而从南朝以来,评论都更欣赏“朔风”句,这与诗歌艺术思潮发展有关。
全诗手法多变,或写景以见情,或问答以表意,或正或反,或平叙或用典,其归宿点无不落到思乡之情的表达上,因而能以极平易的语言将征人思归之情写足。虽然模仿《小雅·採薇》却能出以己意,直抒胸襟,这在玄言诗风行的东晋诗坛上是十分可贵的,不失为同类题材中具有独特风貌的佳作。

名家点评

明·陆时雍《古诗镜》:“‘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气韵生动,然是晋语。”
清·沈德潜《古诗源》:“起得雄杰。隐侯谓正长‘朔风’之句,指此。”
北京大学教授倪其心《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古今都有一些诗人留名青史,只是由于一首诗,甚至是一句诗的出色。王赞就是这样。《宋书·谢灵运传论》把这首《杂诗》首句“朔风动秋草”举为“直举胸情,非傍诗史”的名句。钟蝾《诗品》便把王赞评为以一首诗名世的诗人之一,列入中品。而王赞今存五首诗,也确以此诗为佳。

作者简介

王赞(?~311),字正长,义阳(今河南新野)人。生卒年不详,约晋惠帝初年前后在世。博学有俊才。泰始中辟司空掾,迁着作郎。太康中迁太子舍人,惠帝拜侍中。永嘉中为陈留内史,加散骑侍郎。西晋末为石勒所杀。钟嵘将其诗列入中品。今存诗五首,《文选》中所录《杂诗》较有名。《宋书·谢灵运传论》曾加以称引。原有集,有已散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