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用昆虫
具有药用作用,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昆虫,如九龙虫.冬虫夏草、斑蝥、九香虫、土元、螳螂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药用昆虫
- 定义:具有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昆虫
- 最早记载:《周礼》
- 中医的药用:300多种
- 分类:人工养殖、天然野生
- 代表:虫夏草、斑蝥、九香虫等
定义
昆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最早的文字《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可见古代人们已认识到“虫”是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如蚂蚁、蜜蜂、蟑螂(卵荚)、蝉壳、斑蝥、螳螂、家蚕和苍蝇等昆虫。已有很多药用昆虫进行了人工养殖,在医药、食品、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释名
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
性味
气味:鹹、寒、有毒。
附方
1、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
2、小儿疳疾。用土裹蜣螂煨熟。吃下。
蜣螂

3、小儿重舌。有蜣螂烧成末,唾液和匀敷舌上。
4、赤白痢(包括噤口痢及泄泻)。有蜣螂烧研为末。每用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用黄酒调服。立效。此方名“黑牛散”。
5、大肠蜕肛。用蜣螂烧存性,研为末,加阔步片研匀,敷肛上托入,即愈。
6、大小便不通,用夏天收集、阴乾的蜣螂一个,放净砖上,四面以灰火烘乾,当腰切断。大便不通,用上截;小便不通。用下截,二便不通,用全部。各研为末,水送服。
7、小便血淋。用蜣螂研为末,水沖服。“
8、痔泥土出水。用蜣、螂一个阴乾,加沖片少许,研为细末,搓纸捻蘸末塞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即愈。又方:用蜣螂焙乾,研为末,先以矾汤洗过,再加药末敷贴。
9、疔肿恶疮。生取蜣螂一个,在蜜汤中浸死,瓦上焙焦为末。先用针烧过,把疮肿挑破,然后用醋调药末敷涂。
10、无名恶疮。用死蜣螂捣汁敷涂。
蝎子

贮藏方法
药用昆虫在採收后贮藏备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害虫蛀食,如果进行药剂或物理机械防治,不但会破坏药物成分,改变药理功能,而且直接煎熬或外用都可能会对人的健康不利。
保护昆虫药材不遭虫害的最佳选择,应以防重于治为上策,把重点放在“管”字上。
1.加强检疫。严格遵守《检疫法》,如发现检疫对象的危险性害虫,应及时採取对策,就地消灭。
2.“防患于未然”是管理昆虫药材的最佳决策。只要做到乾、净、严三方面,不但可防止虫蛀,还可防止霉烂变质,充分发挥其治病功能。
①乾。除指定使用浆液的昆虫药材及其製品外,贮存前应使其充分乾燥。因蛀食性害虫的发生、繁殖都需要一定的湿度,乾燥的环境则减少其生活及栖息源地,从而起到防蛀作用。
乾燥贮藏蝉蜕

②净。採收后的昆虫药材,在晾、晒过程中必须捡出杂物、污物。有些害虫属喜土壤、粪便的种类,药材贮藏前套用常温清水洗净,充分晾乾后再收藏。一般仓库害虫的共性是喜污物、异味、杂乱的处所,只要药材本身洁净,则很少招来虫害。
③严。有些含脂肪多,表皮层较薄的易受虫害的昆虫药材,应保存在容器中,容器的口要封严防湿,并放在清洁、温湿度变化小的地方保存,经常检查,可防虫、防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