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新京放送局

新京放送局

新京放送局(日本语:しんきょうラジオほうそうきょく)位于伪满洲国“首都”新京特别市大同大街601号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内,是伪满洲国四座“中央”放送局(即新京、奉天、大连、哈尔滨,除“中央”放送局之外,各地还有次级放送局)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新京放送局
  • 外文名:しんきょうラジオほうそうきょく
  • 地区:新京特别市
  • 改名:长春广播电台

简介

伪满的广播,是以设在其“首都”新京(今吉林省省会长春)的“新京中央放送局”为主体,各地“放送局”为补充。负责向东北人民灌输日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强迫东北人民对日本的政治、民族与思想文化进行认同。由于日本竭力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宣传,造成了东北地区中华文化的停滞和落后,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特别是青少年。因为日本殖民东北14年,整整一代人,以至于使当时的青少年只知道自己是“满洲人”,而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给东北人民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1945年8月中旬,中国共产党派遣抗联干部王一知、乔邦信同苏军一起接收了伪满新京放送总局,改名为长春广播电台。

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很快就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殖民者为了严密地控制东北人民的思想意识,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向东北人民灌输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广播、电影、新闻、出版、会社、教育、宗教乃至文化设施都成为他们殖民宣传的工具。在日本殖民宣传的众多手段中,广播成为日伪最为重要的宣传手段之一。
日伪之所以非常重视无线电广播的宣传,主要原因有:
一、无线电广播当时是人们最常见的“耳闻”的娱乐形式之一。无线电广播不仅具有传播快捷、通俗易懂的优点,能够快速地深入到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男女老幼皆能收听,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日本人深知这种宣传形式的重要,他们宣称“满洲放送事业,给慰安、报导、教养固有使命中,更富有宣扬王道,促进协和之特殊使命”。
二、是对抗中国国民政府的广播与反共宣传的需要。日军占领东北后,中国国民政府也实施了对东北的广播宣传,向东北人民传递政府的声音和关内人民抗日斗争的信息;另外,东北抗日联军是日本维护殖民地统治的最大障碍,所以日本关东军竭尽全力“围剿”抗联部队,每一次“围剿”之后,都会利用广播宣布所谓的“战绩”,以便在心理上瓦解东北人民的反抗意识。
凡此种种,广播在日伪的操控下便肩负了特殊的殖民使命,成为了日本控制和诱导东北人民的思想与行为的首要殖民宣传工具。

广播

1933年4月,新京放送局开始播音,发射功率只有1千瓦,频率570赫兹,波长529米。为了扩大对东北境内的殖民宣传和对抗中国国民政府的广播,1934年11月,新京放送局的发射功率提高到100千瓦,频率180千赫,波长1666米,形成了一座长波广播电台。1936年11月,新京放送局又增加了一台10千瓦的中波发射机,频率560赫兹,波长536米。从此,新京放送局开始播发两套广播节目,大大增强了放送能力。
从广播节目的内容看,日本人把它分为三类,即报导放送、教养放送和慰安放送。报导放送,即包括一切报导性质的广播,如新闻报导、经济行情、各地实况等;教养放送,是所谓有教育意义的广播,如各种讲演、学校放送、儿童时间等;慰安放送,是指一切文娱节目,如京剧、梆子、合唱、相声、音乐等。
广播节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时局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的。1939年8月3日起,日伪为“促进国民认识新情势”,决定“中央”放送局及各地放送局“增设政策放送时间与国民放送时间”,以期“远在千万里以外之满洲僻地乡民,设有无线电收音机者,均可随时随地领略一切国家所行之政策也”。诸如伪满皇帝溥仪1939年9月20日至24日“莅临”锦州“御巡狩”等讯息,则是由“新京中央放送局”通播,各地“放送局”转播“。
无论是哪一类节目,都遵循日伪的“国策”进行。新闻报导和一些讲演都必须遵循这项原则,即使文娱节目中,同样要夹杂“日满协和”、“王道政治”、“大东亚共荣圈”以及“献纳”、“粮谷出荷”等思想内容。每逢日军占领一地,或某日军高级将领战死,或者他们的特别节日,都要增加“特辑节目”,以宣传日本的“武运长久”、“大和魂”或“武士道”精神。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