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冯·克鲁格

冯·克鲁格

冯·克鲁格

京特·冯·克鲁格(Günther von Kluge,1882年10月30日-1944年8月1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高级将领,他出生在波兹南的一个普鲁士军事世家;日后在德意志国防军中晋升为元帅。最后职位为西线总司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冯·克鲁格
  • 外文名:Günther von Kluge
  • 出生地:波兹南
  • 出生日期:1882.10.30
  • 逝世日期:1944.08.19
  • 职业:军事将领
  • 主要成就:参加多次战役

人物生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参谋部的军官,曾在1916年参加凡尔登战役。
1936年,他被晋升为陆军上将。1937年奉命指挥第6军团;这军团后来改编为第4军团。1939年他指挥这军团攻入波兰。儘管他反对进攻西线,但他仍在法国战役中率领第4军团进攻阿登。1940年7月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后,他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继续指挥第4军团;在这段时间他与古德里安因进攻战术上的分岐及古德里安经常违反他的命令而双方关係恶劣。
当冯·博克在1941年底被解除中央集团军的指挥权后,克鲁格被晋升为集团军司令官直至1943年10月受伤为止。克鲁格经常乘坐飞机,来巡视麾下师团及有时在空中乘坐飞机以解除厌倦— 一个非正统的方法。
1943年10月27日,克鲁格因座车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公路上发生意外翻车而受重伤,他不能履行指挥职责;直至1944年7月,他受命替代冯·伦德施泰特为德国西欧战场总司令。
克鲁格克鲁格
德国抵抗运动领导人特莱斯科夫将军是中央集团军的参谋长,克鲁格也间接参与了抵抗运动。他知道特莱斯科夫计画在希特勒巡视中央集团军司令部时,要射杀希特勒,所以事先通知了他的前任下属冯·波斯拉格,而波斯拉格当时即是特莱斯科夫的下属。在最后时刻,克鲁格最后放弃了特莱斯科夫的刺杀计画,波斯拉格其后推测这是因为希姆莱将陪同希特勒前往开会;克鲁格担心希姆莱也会被杀,而一旦希姆莱被除去,则将引爆武装亲卫队及德意志国防军之间的一场惨烈的内战。
当施陶芬贝格在7月20日密谋案中企图行刺希特勒时,克鲁格正担任德国西欧战场司令并在拉罗什盖恩城堡的司令部中。法国占领军司令冯·史图尔普纳格上将,及其同事冯·塞奥特少将 — 施陶芬贝格的侄儿 — 前往拜访克鲁格;史图尔普纳格来访前,甫命令逮捕德军驻防在巴黎的武装亲卫队单位。由于克鲁格当时已知希特勒仍然健在,所以拒绝提供任何协助,他说“Ja — wenn das Schwein tot wäre!,Well — If the pig were dead!”。在施陶芬贝格的计画失败后,他被希特勒召回柏林,但是认为希特勒会把他视为背叛者来惩罚,于是在返回德国途中服食氰化物自杀。他遗留一封信给希特勒,信中建议希特勒应该寻求和平及有需要时可以结束为巩固权力而推展的斗争,希特勒将信交给约德尔并说:“这是很有力的证据,说明克鲁格应该被处死。”

军事生涯

波兰战争

对波兰的战争开始,克鲁格指挥的第4集团军,与屈希勒尔将军指挥的第3集团军同属鲍克所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第4集团军在1939年9月1日从东波美尔的各集合地发起攻击,与配属的古德里安装甲军一起突破走廊地带而切断了波兰部队的退路并重创波军。第4集团军在土黑尔原野几乎全部消灭了波军残部,在9月4日占领了魏克塞尔河的库尔姆,并在9月7日渡过德累温茨河直逼华沙东北面的莫德林要塞。华沙在9月27日陷落,对波兰的闪击战结束,克鲁格晋升为上将。

西线战役

西线战役伊始,德军战果辉煌。继突破比利时警戒部队之后,5月25日,第4集团军突入并分割英军和比利时军队,致使比利时在28日投降。利用一次由东向西的突击,第6和第4集团军在里尔包围了法国的两个军。德军重新部署,克鲁格成为B集团军的右翼。顿刻尔克战火未息,B集团军就在6月5日发起攻击。随着霍特的装甲军突穿法军阵地,第4集团军跟蹤突入,在6月8日到达靠近塞纳河的鲁昂。法军第10军残部在德军装甲部队压迫下溃败,两个英国师在勒阿弗尔乘船逃回英国。6月14日,第4集团军尾随第18集团军沿巴黎两侧紧追敌军,紧接着占领布列塔尼半岛。十天后战役结束。克卢格和其他陆军高级将领在1940年7月19日一起晋升为元帅。
克鲁格在指挥战斗克鲁格在指挥战斗

1941年

1941年6月22日晨,当德苏友好关係在隆隆炮声中断绝后,第4集团军在装甲部队前导下突破边境向前推进。霍特的坦克在苏瓦乌基突破苏军防线,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则向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攻击,跟来的第4和第9集团军则在比亚韦斯托克围歼强大的苏军,这两支装甲部队继续向前推进,把已逃脱的苏军在明斯克第二次围歼。7月16日,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打开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此时,德军统帅部发生意见分歧,希特勒不断改变攻击目标。9月底,希特勒才决定向莫斯科进攻。10月3日,第4集团军在第9集团军协同下在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包围苏军60余万人并直逼莫斯科,但苏军的抵抗日益顽强,寒冬提前到来,德军进攻陷于。
1941年12月19日,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元帅因同希特勒意见发生分歧而称病辞职,希特勒自任陆军总司令。并派克鲁格元帅接替离职的鲍克,担任中央集团军总司令。
克鲁格当时的参谋长是格赖芬贝格,作战部长为特雷斯考上校。特雷斯考在1941年以前是一个狂热崇拜希特勒的人,又是希特勒的副官施蒙特的好友。到1941年底,他才改变观点而成为对国家社会主义深恶痛绝的人。他认为只有杀掉希特勒才能挽救德国的命运,而只有国防军--主要是陆军,才能除掉希特勒。他曾不遗余力地想把鲍克元帅拉入反对派的行列。他还想说服克鲁格,使对方认识反抗的必要性。此外,还有一件事情使特雷斯考相信自己策反克卢格必成。他抓住克鲁格曾得到希特勒赠予的25万马克生日礼金一事向克鲁格作工作,说只有起来参加反抗运动才能洗刷这种不光彩行为。但克鲁格犹豫不决,他怕担当不忠的骂名。
苏军的强大攻势迫使克鲁格一共把中央战线后撤了150公里。在伊尔门湖南方苏军突入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的接合部并包围了第9和第4集团军。游击队的频繁袭扰、破坏铁路、阻断后勤补给也给德军带来极大威胁。
克鲁格向希特勒求援撤出苏军包围圈,被希特勒拒绝。2月26日,克鲁格不顾希特勒的反对,命令部队突围并取得成功。不但缩短了200公里的正面,而且在春季泥泞开始之时,中央集团军群已在构筑良好的阵地上。
克鲁格在指挥战斗克鲁格在指挥战斗

1943年

1943年7月11日,苏军优势兵力南北夹攻奥廖尔的德军阵地,迫使莫德尔上将指挥的第2装甲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向布良斯克附近撤退。这时,东线已发生动摆,失败的厄运威胁着整个战线。
1943年7月25日,德国莱比锡市长戈德勒博士致函克卢格,鼓动他起来谋反,“以力量和理智去维护德国的利益”;在特雷斯考的活动下,贝克等德军将领也在设法争取克卢格。前线的败局和对抗力量的策反,促使克鲁格在1943年11月同戈德勒博士会晤并下决心除掉希特勒。他们决定,设法让希特勒到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视察时趁机打死他。然而希特勒并未上钩。后来,克鲁格因车祸负伤离职,谋杀的事暂时作罢。
半年之后,克鲁格奉召前往最高统帅部。此时,他又屈服希特勒的影响,无力摆脱这个混世魔王的诱惑。他对能否谋杀成功发生动摇,反而认为效忠是他的本分。于是,他从一个反抗运动的赞助者又转而成为希特勒的宠儿,不久,他被任命为西线总司令。

1944年

1944年7月3日,克鲁格到了法国,并访问了隆美尔元帅,两人发生了激烈的辩论。这真是一次奇怪的会见:隆美尔原为希特勒的信徒,当时是希特勒的敌人;而克鲁格则正好相反,两人在争论“领袖”的指挥问题上当然是针锋相对了。
克鲁格1944年在法国克鲁格1944年在法国
7月17日,隆美尔因重伤离职回国。两天后,希特勒把诺曼第正面的指挥权授予克鲁格元帅。
7月20日,发生了施陶芬贝格上校企图用炸药炸死希特勒的事件。
当时,反对派组织的联络员向克鲁格元帅请求道:“我以德意志民族的名义向您请愿!请您效法隆美尔,脱离希特勒,担任西方自由运动的领导人!请您结束战争,开始谈判,以结束这种杀人流血的勾当!”克鲁格出神良久,耸耸肩膀说:“诸位,这一次行刺已经失败了!”事后他向他的参谋长说:“我已不再抱有希望了,因为一切目的都不会达到。希特勒是民众崇拜的偶像,只要他活着,一切都毫无办法……”。
在巴黎的反抗运动也被克鲁格的安抚手段所平息。克鲁格还按照参谋长布卢默尔特里特将军的建议,向希特勒发了一封效忠电报。
西线的状况日益恶化,克鲁格早已失去信心。但他仍违心地执行希特勒不许撤退的命令,并在8月7日发动了最后一次失败的反击。此时,克鲁格不顾希特勒的命令而撤退部队,于是被希特勒撤职。
克鲁格把总司令的职务交给了莫德尔,并上书希特勒。在信中,他一方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并妄称西线的败局是由于他有意採取的错误决策造成的;另一方面,最后一次劝希特勒下决心停止战争。他在信中说:“德意志民族已经受够了这种难言的痛苦,现在已经到了结束这种惊恐的时候!”
克鲁格灵柩克鲁格灵柩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