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彷徨(汉语词语)
彷徨(拼音páng huáng)亦作“旁皇”,汉语辞彙。表示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也表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彷徨
- 外文名:hesitation
- 拼音:páng huáng
- 词性:动词,形容词
- 日本语:彷徨う さまよう
- 法语:Hésitation
- 德语:Zögern
- 俄语:бродить
- 注音:ㄆㄤˊ ㄏㄨㄤˊ
词语
简体



彷徨
繁体
徬徨
异写
“彷偟”、“旁皇”、“彷皇”等
释义
(1)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近义词
徘徊、迟疑、踌躇、夷由、夷犹、游移、犹豫、盘桓、逗留、踯躅、倘佯、徜徉、踟蹰
反义词
坚决、坚定、果断
释义
彷徨:彷,比喻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亦作“旁皇”。
(1) [walk back and forth]∶徘徊,走来走去,不知道往哪里走好。
(2) [hesitate]∶犹豫不决。
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彷徨歧途 pánghuáng-qítú [hesitate at the crossroads]
释义:犹犹豫豫怕走上岔道 。
(3)没有方向。
出处与详解
- 徘徊。
①《诗·王风·黍离序》:“闵 周 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②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属有一人,游林迷路,彷徨往来,悲号恸哭。”
③鲁迅 《三闲集·革命咖啡店》:“即使我要上去,也怕走不到,至多,只能在店后门远处彷徨彷徨,嗅嗅咖啡渣的气息罢了。” - 盘旋貌。
①《庄子·天运》:“风起北方,一西一东,在上彷徨,孰嘘吸是?” 成玄英 疏:“彷徨,迴转之貌。”
②宋 苏轼 《清风阁记》:“风起于苍茫之间,彷徨乎山泽,激越乎城郭道路。” - 优游自得。
①《庄子·大宗师》:“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成玄英 疏:“彷徨、逍遥,皆自得逸豫之名也。”
②《韩诗外传》卷五:“ 孔子 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遥乎无形之乡。”
③汉 王褒 《九怀·匡机》:“弥览兮九隅,彷徨兮兰宫。” - 谓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①汉 班固 《白虎通·宗庙》:“念亲已没,棺柩已去,怅然失望,彷徨哀痛。”
②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符离 之役,诸军皆溃,唯存帐下千人,某终夕彷徨,而先公方熟寝,鼻息如雷。”
③艾芜 《对目前文艺的一点感想》:“一些文艺工作者在 林彪 、‘四人帮’横行的十年中,受过害,成为惊弓之鸟,一听见放鬆的弓弦,又要紧紧地张起,便不知所措了,拿着笔,彷徨四顾。” - 犹疑不决。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六四》:“就只怕我一走, 玉堂 立刻要被攻击,因此有些彷徨。”
③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十竹斋笺谱》第一册,不久前出版,当时拟即奉寄,因你寄来的某个信封上写着什幺旅馆名字,就‘彷徨’起来了。” - 虫名。
《庄子·达生》:“野有彷徨,泽有委蛇。” 成玄英 疏:“其状如蛇,两头,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