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朱京伟

朱京伟

朱京伟

朱京伟,男,1957年9月出生于北京。北外日语系博士生导师。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学术造诣深厚,教学成果丰富,在日语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所属日本学研究中心语言专业,开始从事日本语史方面的研究,1987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起历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先后以日本文部省奖学金留学生、交换教师以及外国人研究员等身份,在日本同志社大学、广岛大学、名古屋商科大学、国立国语研究所、关西大学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2004年取得日本关西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被北京外国语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朱京伟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57年9月
  • 性别:男

个人作品

专着

《近代日中新词的创出和交流》(约40万字) 日本白帝社出版 2003.10
《日语辞彙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6

论文


1、《タル·ト型汉语叠音词的中日比较》北外、大东《交流协定十周年记念论文集》1990
2、《日语汉字词演变举例 北外语言研究所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3、《论兴福寺本大恩寺三藏法师传古点中音读与训读的实态——以动词为中心——》广岛大学《国文学考》第128号 1990
4、《论兴福寺本大恩寺三藏法师传古点中二字汉字动词——以音读、训读关係为中心—》 广岛大学《国文学考》第135号 1992
5、《日语形容词〈よろしい〉的历时研究》日研中心《日本学研究2》1992
6、《从量化分析的结果看日文报纸的标题构造》日本三省堂书店《文化语言学》 1992
7、《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辨别和整理》日研中心《日本学研究3》 1994.1
8、《母语干涉对中国学生学习日语的影响》高教出版社《日本学研究论丛1》1994.8
9、《关于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时期问题》日研中心《日本学研究4》1995
10、《《明治辞彙辞典》与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明海大学《明海日本语》第1号1995
11、《中国语にぉける日本语からの借用语の受容时期について—辞书による检证—》《名古屋商科大学论集》40卷2号1996
12、《哲学字彙》(论文)的译词及其性质》 《名古屋商科大学论集》41卷2号1997
13、《日本兰学文献《植物启原》与中国西学文献《植物学》的辞彙对比研究》 明海大学《明海日本语》第3号 1997
14、《日本近代音乐用语的形成及其对汉语产生的影响》明海大学
15、《明海日本语》第4号 1998
16、《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术语的形成与确立》《中国音乐学》1998
17、《西洋音乐家译名小史》《词库建设通讯》第19期1999
18、《西洋乐器中文译名的形成与演变》《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
19、《“日造汉字词”的结构分析和语义分析》对外经贸大学《日本学习与研究》1999年第4期
20、《日本明治时期以后近代植物学术语的形成》日研中心《日本学研究8》1999
21、《关于日语「汉语」的「书き换え」问题》 (论文《日语学习与研究》第三期 2000.9
22、《试论中译日实践课的选材与教学方法》《日本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1期
23、<日本语の汉语の书き换えと中国语> 2001年第2号 日本関西大学东西语言文化接触研究会2001.3
24、《试论翻译课的选材与教学方法》(论文)《日语学习与研究》第一期2001.3
25、<中国の日本语研究―语彙― 2001.7 至文堂出版
26、<明治期における近代植物学用语の构成> 第7号 日本明海大学日本语学会2001.6
27、再版と三版の増补訳语について第10号 国立国语研究所 2001.10
28、《中国における日本制植物学用语の受容》日本明海大学日语学会《明海日本语》第7号 2002.2
29、《能否从构词法上区分日造汉字词》东亚日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2002.11
30、16-19世纪新词 译词的形成与交流(主持 发起) 2002.3
31、从哲学辞典类看明治时期近代哲学用语的形成日本语科学第12期(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 2002.10
32、从构词要素看中国造汉字词和日本造汉字词的特点 日语学习与研究(对外经贸大)2002年第4期 12月出版
33、19世纪以来中日辞彙交流及日语借词研究 日本学研究第12期(日本学研究中心)
34、《从构句类型辨别“和製汉语”》 北外国交院《汉日语言研究文集》6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0
35、《近代音乐用语的形成与传播》
36、《从日语外来语的“近义替换”看汉语词的造词功能》《日语研究》2商务印书馆 2004.9
37、《四字词内部结构的中日比较》《日本学研究》14 日本学研究中心2004.10
38、《日语话题讨论课的想法与教法》《日本学研究论丛》4北外日语系2004.12
39、《日中汉语词的交流》《国文学解释与鉴赏》日本队至文堂 2005.1
40、《日中汉语词的交流》《国文学解释与鉴赏》日本队至文堂 2005.1
41、《明治初期以后的哲学与逻辑学的新词》日本队国立国语研究所《日本语科学18》2005.10
42、《蔡元培的日语翻译与哲学用语进入汉语的早期情况》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15》2005.10
43、《三字词内部结构的中心比较》(论文) 商务印书馆《日语研究3》2005.12
44、《中日V+N动宾结构二字词的比较》(论文) 日本队关西大学《关西大学视听觉教育29》2006.3
45、《日语精读教材中採用的“连语”和“惯用语”》《日语教学与教材创新研究》2006.10
46、《明治时期社会主义用语的构词特点》《日本学研究》16 2006.12
47、《明治时期社会主义用语的形成》《19世纪中国语的诸相》日本雄松堂 2007.3
48、《梁啓超与日语借词》日本学研究17(日研中心)2007.10
49、《马克思主义文献的早期日译及其译词》(词义的文化变迁)2007.10
50、《中日V+N定中结构二字词的比较》(论文)《日语研究》5商务印书馆2007.12
51、《清译报》中的日语借词 汉字文化圈诸语言的近代辞彙的形成 2008.09
52、基本的な连语· 惯用句の选定とその特徴 日本学研究论丛第五辑2008.11
53、日语中的「ー着」「-了」「-过」形成构成的「汉语」《日本学研究》2008.12
54、严复译着中的自拟译词与日语借词-以二字词为例 第四届日语教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文集2009.9
55、严复译着中的新造词与日语借词 武汉大学《人文论丛》2008卷2009.4
56、《民报》1905-08中的日语借词 日研中心《日本学研究19》2009.1

科研立项


中日辞彙交流与我国人文科学术语的形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学术成果

近现代中日辞彙交流史研究
现代汉语的辞彙里包含着大量已知和未知的日语借词,弄清日语借词的来龙去脉,是本课题的最终目标。本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此项研究,至今已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0多篇。2003年10月在日本出版专着《近代日中新词的创造与交流》(日文,约40万字)。其他主要论文∶
《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术语的形成与确立》(1998)
《西洋乐器中文译名的形成与演变》(1999)
《日本明治时期以后近代植物学术语的形成》(1999)
《从哲学辞典看日本明治时期近代哲学用语的形成》(2002)
《19世纪以后中日辞彙交流和借词研究的资料与方法》(2003)
《蔡元培的日语翻译与日译哲学用语进入汉语的最初情况》(2004)
中日汉字词构词法的对比研究
中日两国辞彙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其中绝大部分具有一方输出另一方输入的借词关係。本人自1998年开始从事的有关中日汉字词构词法的研究,是与中日辞彙交流史研究并行的一个研究方向,目的是通过系统地分析中日汉字词的内部结构,发现双方在词语结构方面的不同,以期摸索出一条通过分析词语结构去辨别中国造词和日本造词的新路。主要论文有∶
《日造汉字词的结构分析和语义分析》(1999)
《关于日语汉字词的同音替换问题》(2000)
《辞彙-中国的日语研究》(2001)
《从构词要素看汉语造词和日语造词》(2002)
《四字词内部结构的中日比较》(2004)

研究方向

日语语言学、中日辞彙交流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