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是一个开放型学术交流合作机制,参与方主要是智库和具有智库职能的媒体机构,同时包括国际组织、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以个人名义参与的知名学者。其宗旨是服务国际智库、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各国专家学者,推动“一带一路”相关课题研究和思想交流,促进理论创新、成果共享、知识传播和人员往来。于2019年4月成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
- 成立日期:2019年4月24日
- 机构性质:开放型学术交流合作机制
- 机构职能:推动“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化常态化
发展历史
2019年4月24日,由新华社研究院联合15家中外智库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24日在北京宣告成立。
成立大会上,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负责人先后致辞,4家中外发起方负责人、6位中外智库学者代表先后发言。来自59个国家、两个国际组织的约130家智库共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成立大会。
会上还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官网上线仪式。
成立背景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是回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路”建议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中外专家关于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化常态化共同意愿的积极回应。
组织架构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设有理事会,由16家发起方组成,新华社社长、新华社研究院院长蔡名照为理事长。理事会设有秘书处,由新华社研究院负责日常运作。
发展愿景
成立大会明确,合作委员会下一步的安排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计画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专题研讨,发布智库成果,或者组织专家实地考察;搭建课题协作平台,募集资金设立非营利性的“一带一路”国际研究基金,为参与方开展“一带一路”相关课题研究提供资助支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开设官方网站和客户端,创办学术刊物,开展研究成果多语种互译,建立相关基础资料库等。
成立意义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的成立,标誌着“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在16家发起方和各国智库、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更加有效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为促进各国繁荣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