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组建于1951年的中央财政学院金融系。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作为新中国最早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学院及其前身为社会培养了两万多名金融、保险和贸易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其中不少后来成为各级政府财经管理部门、全国性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同时,学院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推动中国高等院校金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
2018年12月10日,荣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桿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外文名:School of Finance of CUFE
- 简称:中财金院
- 校训:“忠诚、团结、求实、创新”
- 创办时间:2003年9月
- 知名校友:王广谦
- 所属地区:北京市
- 主要院系:金融学系、套用金融系、金融工程系、国际金融系、金融科技系
- 现任院长:张礼卿
- 前身:金融系
学院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身是1951年组建的中央财政学院金融系, 2003年改制成立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1997年金融专业被评为财政部部属院校首批重点学科;2001年金融学(含保险学)二级学科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本学科再次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定并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套用经济学的重要支撑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中央财经大学套用经济学科位列全国第2名,2017年学校以套用经济学科为主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并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等级,并列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获得了快速发展,本科教育方面,先后举办金融、国际金融、保险等专业。1986年保险专业独立建系;1999年在国际金融专业基础上成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1年设立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国内首批试点单位);2004年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国际学历教育项目;2010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金融学院分离,组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11年在金融学专业下开设了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方向;2015年开办了网际网路金融方向,成为国内首家培养网际网路金融本科专业人才的学院。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1953年金融系举办了银行、保险研究生班,成为国内最早的金融研究生教育基地;1983年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点获批,当年开始招生;1993年国际金融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生;1998年获得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金融专硕);2012年金融工程专业独立设定,独立招收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学院拥有一支阵容强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4人;拥有博士学位者25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7人;2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2位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位教师于2003年获得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位教师被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首批入选者名单,多位教师荣获财政部或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称号,以及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学院还聘请了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及研究生导师。
学院设有金融学系、套用金融系、金融工程系、国际金融系、金融科技系五个教学单位,以及证券期货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和民泰金融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开设“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两个本科专业;“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和“证券投资学”三个研究生专业和“金融学”博士研究生专业;拥有“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项目;拥有套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金融学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余人(留学生60余人),其中,本科生700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00余人。另外,还有在职研究生200余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讲师9人。长期以来,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师资团队的建设。在上个世纪,刘光第、俞天一、张玉文、王佩真和潘金生等知名教授为学院前身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已形成一支以王广谦教授为带头人的优秀师资团队,其中包括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入选者、3名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支以金融学係为主体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聘请了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罗纳德· 麦金农(Ronald McKinnon)、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胡永泰(Wing Thye Woo)和巴瑞·艾青格林(Barry Eichengreen)等国际着名经济学家,以及戴相龙、吴晓灵、吴念鲁和李扬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荣誉教授、讲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取得了大量优秀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範课程等。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各种着作和教材140余部。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政府决策谘询、企业经营谘询和各级各类人员培训等活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学院还同许多国内外着名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政府部门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关係,国际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在中央财经大学建校60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到学院视察金融学科建设情况。她充分肯定了金融学科的建设成果,勉励师生员工弘扬优良传统,积极改革创新,彰显特色,提高质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余人(留学生60余人),其中,本科生700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00余人。另外,还有在职研究生200余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讲师9人。长期以来,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师资团队的建设。在上个世纪,刘光第、俞天一、张玉文、王佩真和潘金生等知名教授为学院前身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已形成一支以王广谦教授为带头人的优秀师资团队,其中包括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入选者、3名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支以金融学係为主体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聘请了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罗纳德· 麦金农(Ronald McKinnon)、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胡永泰(Wing Thye Woo)和巴瑞·艾青格林(Barry Eichengreen)等国际着名经济学家,以及戴相龙、吴晓灵、吴念鲁和李扬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荣誉教授、讲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取得了大量优秀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範课程等。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各种着作和教材140余部。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政府决策谘询、企业经营谘询和各级各类人员培训等活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学院还同许多国内外着名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政府部门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关係,国际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在中央财经大学建校60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到学院视察金融学科建设情况。她充分肯定了金融学科的建设成果,勉励师生员工弘扬优良传统,积极改革创新,彰显特色,提高质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院长寄语
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学科历史悠久,声誉卓越。在60多年的历程中,秉承“忠诚、团结、求实、创新”之校训,这一学科为新中国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重要贡献。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作为金融学科的主要建设者,金融学院将坚定不移地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目标,以创新思维构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平台,力争为莘莘学子们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力争为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和普及套用做出更大的贡献,力争再创新的辉煌!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作为金融学科的主要建设者,金融学院将坚定不移地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目标,以创新思维构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平台,力争为莘莘学子们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力争为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和普及套用做出更大的贡献,力争再创新的辉煌!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张礼卿
发展历程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中央财经大学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是新中国最早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1949年华北税务学校开设银行班,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第一个银行干部培训点;1951年中央财政学院成立,组建了金融系;1953年作为国内首批试点院校招收银行、保险方向的研究生;1960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开办了国内第一个金融本科专业。
实习基地
1949年华北税务学校开设银行班,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第一个银行干部培训点;1951年中央财政学院成立,组建了金融系;1953年作为国内首批试点院校招收银行、保险方向的研究生;1960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开办了国内第一个金融本科专业。

1978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复校后率先恢复金融专业的本科招生;1983年开始招收货币银行学专业的硕士生;1986年保险教研室从金融系分离出来独立组建保险系(2003年成立保险学院)。1994年金融系成立国内最早的证券期货研究所;1997年金融学专业被财政部评定为部属院校首批重点学科;1998年取得金融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在国际金融专业基础上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1年成为国内首批设立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试点单位。2001年金融学作为二级学科首次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在原金融系基础上改制成立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4年金融学院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国际学历教育项目。在2007年教育部第二轮学科评估中,金融学(含保险学)再次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同年,涵盖金融学等11个二级学科的中央财经大学套用经济学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全国四大套用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2010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金融学院分离,组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10年获批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金融专硕);2011年在金融学专业下开设了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方向,金融专硕项目也正式招生;2012年金融工程专业独立招收硕士与博士研究生。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中央财经大学套用经济学(涵盖金融学)位列第2名。2015年金融学专业下开办了网际网路金融方向,成为国内首家培养网际网路金融本科专业人才的学院。
学院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在学界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老一辈的有刘光第、俞天一、张玉文、王佩真等,中青年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有王广谦、张礼卿、史建平、李健、贺强等;学院秉承“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了两万余名金融、保险和贸易等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重要贡献。
办学规模
专业设定
学院现设有金融学系、套用金融系、金融工程系、国际金融系、金融科技系等5个教学机构,证券期货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等3个科研机构,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学与科研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信息资料中心等管理及教辅机构。
办学层次
学院现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学层次,拥有套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金融学专业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本科专业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学(国际金融与货币方向);硕士专业点有金融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博士点有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其中,金融学科于2002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教学情况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950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00余人(包括来自韩国及港澳台地区留学生)。此外,学院每年招收100余人在职研究生。学院为我国经济、金融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近万名中高级专门人才。多年以来,学院的毕业生由于具备出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就业率在北京地区高校中名列前茅。
主要课程
学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市场学、公司理财、证券投资、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投资组合理论、金融统计分析、当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比较研究、固定收益证券、期货与期权、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世界经济概论、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经济合作、电子商务、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程等,其中《货币银行学》入选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证券投资》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
科研成果
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自1996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有18项教学与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累计800余篇,出版各种专着、译着、教材及参考工具书等总计120余部,这些成果中相当一部分在学术界、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对外交流
学院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学术科研及对外交流活动。现已与台湾义守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荷兰蒂尔堡大学、美国康乃狄克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理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相关院(系)、科研机构建立了教育、学术交流关係。举办了“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暨巨观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发展高级研讨会”、“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亚洲财富管理高峰论坛、“海峡两岸财经高层论坛”等多次大型学术会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
现任领导
院长
张礼卿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曾在荷兰蒂尔堡大学、世界银行学院、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及副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关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财经教育分会金融专业协作组主任委员、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主席、亚洲经济专家会议(Asian Economic Panel, New York/Tokyo/Seoul)成员、中国证监会第12届发审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谘询组成员、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学位委员。
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和巨观经济。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课题,研究内容涉及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账户开放、金融自由化、全球经济失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经济全球化、汇率制度和货币国际化等。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和《国际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着作10余本(包括主编和合着)。
作为亚洲经济专家会议(AEP)成员、亚欧经济论坛(AEEF)成员、德国开发研究院(GDI)中国地区协调人,曾赴美国、英国、德国、义大利、挪威、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巴西、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进行公开演讲。
副院长
李建军:男,1970年生于山西汾阳。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2007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访学,2009年担任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广西大学兼职教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是首批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精品《金融学》课程组成员。2005与2006年先后被评为中央财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2003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项、国家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1项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北京市政府、广州市委託课题多项;在SSCI期刊、国内CSSCI核心期刊、政府部门内参,如《The Pacific Review》,《金融研究》、《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法制参考》等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等转载。出版《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13)、《中国影子金融体系研究报告》(2012)、《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2011)、《Informal Finance in China:America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未观测金融与经济运行》(2008)、《中国地下金融调查》(2006)、《中国地下金融规模与巨观经济影响研究》(2005)、《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2004)等着作,以及《金融统计分析实验教程》(2011)等教材。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第六届优秀研究成果(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金融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讲《金融学》、《金融统计分析》与《经济研究方法》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民间金融、未观测金融与影子银行等。
应展宇:教授,经济学博士,男,汉族,1976年2月出生,浙江宁海人,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一直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入选者,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比较金融体制以及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等。
张学勇:2007年于浙江大学获经济学博士,2007-2009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项,并在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支持计画,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访问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CPA),兼任佳讯飞鸿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党总支书记
葛仁霞
党总支副书记
谭小芬: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入选者,2012-201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先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参与过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应急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评论文章60余篇,出版专着1部。
历任领导
历任系主任、院长
张焕彩 1979年—1983年
俞天一 1983年—1986年
陈传新1986年-1993年 1994年-2000年
王广谦1993年—1994年
史建平 2000年—2006年
历任党总支书记
张焕彩 1979年--1986年
于金富 1986年—1993年
陈传新 1993年—1995年
史建平 1995年—2003年
贺 培 2003年—2010年
地图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中央财经大学主教学楼9层906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