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是2007年6月1日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图书,作者是德鲁克,译者是李维安。

2018年,新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上市。

基本介绍

  • 书名: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
  • 作者:德鲁克
  • 译者:李维安
  • ISBN:9787111215295
  • 页数:295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6-1
  • 装帧:简装本
  • 开本:16

编辑推荐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珍藏版)》:
德鲁克经典着作快速入门书,集德鲁克60年管理着作精华于一体
启蒙中国现代管理第一人
当今中国一代活跃着的组织最近的眉睫的问题,正是德鲁克向我们描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
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中国。
——彼得·德鲁克
超越时空的德鲁克,管理者永恆的导师
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着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樑。
彼得·德鲁克对企业界的深远影响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执行长 杰克·韦尔奇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着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 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着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 安迪·格鲁夫
“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幺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伟大的发明家。”
——美国管理协会
集彼得·德鲁克六十年
管理学着作精华于一体
作者根据六十年的管理工作经历,从精心挑选的10部作品中取其精华编写成此书,它始于《工业人的未来》(1942),止于《21世纪的管理挑战》(1999)。它是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全面总结,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关于管理学连贯易懂的入门介绍。

2018新版简介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从德鲁克60年管理工作经历和作品中精心挑选、编写而成。去除过于专业化内容,管理学系统、易懂的入门书!
2018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2018版《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

媒体推荐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执行长 杰克·韦尔奇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着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 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着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的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 安迪·格鲁夫
本书是从我60年的管理工作经历和作品中精心挑选并编写而成的。它始于1942年的《工业人的未来》,止于1999年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 本书的编写有两个目的:其一,我希望它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关于管理学连贯的并且易懂的入门介绍;其二,希望它能够为我所有关于管理方面的作品做一个总结,同时,还要回答一个我及我的编辑已经被问过很多遍的问题:“我应该从哪里开始读德鲁克的作品?哪些才是他作品的精髓?”
——彼得·德鲁克
经典经得起时间考验,值得一读再读,常读常新。它帮你理清思路,从任何新事变中发掘本质,找到历史渊源。  ——邵明路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创办人德鲁克百年诞辰全球纪念活动共同主席
德鲁克先生对于管理领域的贡献并不需要我们去做注释,但是对于中国的管理者来说,他的价值却难以估量。因为德鲁克先生,管理可以变得卓有成效;因为德鲁克先生,管理者释放了自己的价值。
——陈春花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本优秀的着作就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可以陪伴人的终生。这样的着作一旦诞生,就已经独立于作者、独立于时代,属于每个读者自己。这样的书是永恆的、跨越时空的。
——赵曙明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书目录

自序:编写本书的起因和目的
第一篇管理篇
第1章 作为一种社会功能与人文艺术的管理
第2章 管理的维度
第3章 企业的宗旨和使命
第4章 非营利组织带给商业界的启示
第5章 社会影响和社会问题
第6章 管理的新範式
第7章 当今管理者需要的信息
第8章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第9章 选拔人才的基本原则
第10章 企业家企业
第11章 新企业
第12章 企业家战略
第二篇个人篇
第13章 务必要学会卓有成效
第14章 注重贡献
第15章 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价值观
第16章 掌握自己的时间
第17章 有效的决策
第18章 发挥沟通作用
第19章 领导是一种工作
第20章 创新的原则
第21章 管理你的下半生
第22章 知识型人才
第三篇社会篇
第23章 社会变革的世纪:知识社会的兴起
第24章 企业家社会的到来
第25章 通过社会部门获取公民权
第26章 从分析到感知:新的世界观/后记:未来的挑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