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深甽镇

深甽镇

深甽镇

深甽镇,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地处宁海西北部,东与梅林街道接壤,南与黄坛镇毗邻,西与新昌县交界,北与奉化市相连,是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文明镇、体育强镇、文化强镇、市级卫生镇,还是宁海县的林业大镇、工业强镇。镇政府驻地深甽村,距县城25公里,宁波市区72公里,同三高速公路入口处12公里,34省道贯穿全镇。

全镇地域面积174.6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1个茶场,1个居委会,总人口3.4万人。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系省级生态公益林示範区,境内座落有中国三大优质温泉之一的南溪温泉,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龙宫村和市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村清潭村。近年来,深甽镇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被评为全国千强镇。充分利用山林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发展了名茶、毛竹、高山蔬菜、花卉等四大农业主导产品,其中“望海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名茶评比金奖。

工业产业结构日趋最佳化,形成了以化工製药、机械精加工、汽车配件、铝製品、造纸包装、户外用品等六大行业为主的产品新格局。继评为中国运动杖之乡、国家级生态镇后,2014年又成功入选全国重点镇,成功设立宁海森林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深甽镇
  • 外文名称:shenzhen
  • 别名:三省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 政府驻地:环城南路6号
  • 电话区号:0574
  • 地理位置:浙东
  • 面积:174.6平方公里
  • 人口:3.4万
  • 方言:宁海深甽话
  • 气候条件:亚热爱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南溪温泉,雪山欢乐谷,雁苍山漂流,龙宫
  • 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
  • 火车站:铁路宁海站
  • 车牌代码:浙B-E 浙B-N

自然环境

深甽镇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属山地丘陵,四面环山,沟谷交错,田畈狭小,山林资源十分丰富。深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以东南风为主,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7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000-1600ML。镇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状态,溪流水质良好,满足基本水质功能要求。

历史沿革

深甽镇原称三省乡。
700年前,中国着名史学家、文学家胡三省倾注30年心血,写成《资治通鉴音注》二百九十四卷,后被毛泽东主席重读17遍。
20世纪50年代,深甽镇马岙村人以不懈的艰苦努力,将昔日的1500亩癞头山披上绿装,为后代创造了丰富的绿色宝藏。深甽镇马岙村为整治癞头山受到周恩来总理署名的嘉奖。
1951年秋撤销三省乡,建立甽水、三桥两乡。
1956年2月撤区并乡,甽水、三桥、长大三个乡合併为一个乡称长洋乡。
深甽镇
1958年10月,建立深甽大公社,分设深甽、长洋二个管理区,后又合併为一个管理区,称深甽管理区。
1959年12月深甽公社划给奉化县管辖,1968年6月,深甽、大蔡二个管理区,合併为一个管理区称深甽管理区。
1961年11月,大公社由奉化县划归宁海县,同年10月划出大蔡管理区,撤销深甽管理区,建立深甽人民公社。
1981年3月,深甽革委会改称管委会,属深甽区公所管辖。
1984年1月,深甽公社改称深甽乡。
1985年8月,深甽乡改称深甽镇,隶属于深甽区公所管辖。
1992年,撤销深甽区公所,深甽镇与大蔡乡、大里乡、双湖乡、马岙乡合併成立深甽|镇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驻地深甽,镇政府驻环城南路6号,隶属县人民政府管辖。
2002年、2003年深甽镇党委连续2年被评为宁波市“六好乡镇党委”,深甽镇就是从这辉煌中走来。
深甽镇中湖村2002年投资60多万元建成胡三省文化园首期工程,2003年投资6万多元建成胡三省故里花岗石牌坊,2005年又投入20多万元建造了胡三省纪念馆。

行政区域

原深甽镇与大蔡乡、大里乡、双湖乡、马岙乡合併为深甽|镇人民政府。行政区域为深甽|镇人民政府,全镇地域面积174.6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1个茶场,1个居委会

人口

深甽镇总人口34052人。

旅游资源

深甽镇地处宁海西北部,是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示範区,境内群峰叠翠,山清水秀,素有“生态美镇”之称。
全国三大优质温泉之一——南溪温泉产于地下158米的纯天然温泉,四季恆温49℃,含20余种矿物质,是宁海县的重要旅游胜地。
深甽镇
国家级森林公园,地处温泉景区,占地面积8700多亩,森林公园与温泉大酒店同步开发,大自然的美景使人赏心悦目,游而忘返。
南苑山庄是由宁波南苑饭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投资4000多万元,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它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入住品位和温泉景区的旅游档次。
深甽镇
深甽镇龙宫村是一个集历史与野趣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她有现存完好的汉代古驿道,千年古村落,百年老宅群,龙文化、生态文化和记忆中的理髮铺、古祠、古塔、古寺,在这里都活生生的。可为喜爱户外活动的自助旅游人士和三口之家或亲朋好友组合尽兴而游。
清潭村保存着一批较为完好的人文遗产,她有我国罕见的民间风水塔,古建筑有三明堂、飞凤祠、九恩堂、石板道地、六马头墙、花墙门、双枝庙、6座石拱桥、2块禁界石等,将可开发成文化旅游景区。
深甽镇地处山区,四面环山,沟谷纵横,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6个类型:
(1)地文景观:深甽镇属山区,四面环山,沟谷交错,自然形成的山体、峰岩构成了风景区的地貌景观。镇亭山主峰海拔为945米,据《宁波府志》记载:“是山极高峻,盘结数十里,中有龙湫,名石井潭,”又称“第一尖”。而龙宫峡谷景区高峰峻峭,龙王尖海拔812米,山有深水潭,俗称龙潭,谓有龙王居此。其峡谷内的岩峰石景或险、或奇,形成了丰富的峰岩景观。
(2)水域景观:深甽镇的水景主要有温泉、水库、潭瀑等景观。宁海温泉(也称天明山南溪温泉),位居深甽南溪境内,以其山幽水奇,景秀林丰,独具江南风韵的魅力而蜚声海内,名扬天下,被誉为宁波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浙江着名的温泉疗养圣地。龙宫峡谷中碧水奔流,奇峰耸立,怪石遍布,河滩险绝,潭瀑相连,构成一幅美妙动人的自然山水画卷,是探险、揽胜的天然佳处。
(3)生物景观:深甽镇山林资源十分丰富,生态公益林面积达10万亩。镇域内的绿化覆盖率高,山色葱翠,有古树名木、翠竹、山花、茶园点缀四季景观。更蒹有成片鸟群出没于湖面、山林,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4)建筑景观:深甽桥以其规模宏大,造型精工,冠于县北,称“缑北第一桥”。马岙俞文林家庙保存完好,临山靠水,是电影《亭旁起义》宣布起义的旧址,亭旁起义是浙江省内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大蔡村的藏工石塔是古代藏汉文化交流的标誌。
(5)文物古蹟景观:深甽镇有古建筑53处,其中民居13处,寺庙、祠堂40处,古桥樑40座,流散木刻5件,石刻6件,石墓葬3座,古石塘2座,名木古树胸径在2米以上的有30余株,古戏台23处,其中马岙、龙宫、清潭、大蔡4处因其历史悠久、建筑宏伟、风格独特、结构精美而被评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6)历史人文景观:深甽镇山水雄秀、名人辈出:有宋末元初的史学家胡三省,其《资治通鉴音注》胡本是后世学人必读的着作;有起义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侵略中国的大里人王锡桐等。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镇域经济发展迅猛。2005年全镇有企业380多家,形成了化工医药、机械製造、五金电器、日用金属製品、包装纸业等五大工业行业。已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年产值超亿元。
国家级重点技术企业———宁波金海雅宝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200万元,总资产1.8亿元,专业从事抗氧剂系列产品的研製、开发与生产,是国内最大的抗氧剂生产基地。产品品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深甽镇是全国缝纫机配件的重要生产基地,五峰机械、华通机械、金马工具等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年产值超亿元。
宁波宁申包装有限公司占地220多亩,固定资产1.6亿元,是出口商品瓦楞纸箱、彩印包装的定点企业,生产设备和企业规模均达到国内顶尖水平。
农业培育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竹笋、高山蔬菜、花卉等四大农业主导产品。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1.8亿元,名列全县前茅。
望海岗茶场生产的望海茶已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1998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全县统一望海茶品牌。占地面积400多亩,2005年总产值达到175万元,人均收入2.5万元,创造出在山靠山、效益农业的奇蹟。
深甽镇拥有竹林面积5万亩,经过多年的开发、改造、调整以及加工业的发展,每年竹类产值达到328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全镇已有竹製品加工厂15家,较有规模的3家,竹簟专业村2个,岭下村试点开发三笋山基地100多亩,为该镇竹林的深度开发开闢了广阔的前景。
深甽镇依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山地资源,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2005年发展面积1400多亩,为农民创收300余万元。花卉基地,已开发种植500余亩,各种名贵苗木30多种,花卉已成为该镇四大农业主导产品之一。
农业新品种示範基地,占地面积200亩,有吊瓜、茶叶立体种植项目和国外引进的百香果、优质名桃、枣类等10多个新品种,为该镇推广农业高效新品种打下基础。

生态建设

省级生态公益林示範区,总面积9万多亩,经投入、管理,示範区内松涛声声,竹海莽莽,果树累累,花香阵阵,生态公益林已基本形成功能较强的次生阔叶林、灌木林、毛竹林和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的经济林。

建设及发展

昔日饱受地裂之苦的深甽镇野猪坑村旧路坑自然村在全县率先整体搬迁。该村又投入30余万元将破墙残瓦的宅地开发成平整的20亩土地。退宅还耕也成为该镇的富民工程。
在新时期,深甽镇党委、政府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以强班子、强管理、强经济、强基础、强发展为主要工作思路,以创建生态镇为载体,以确保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民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打造绿色深甽,努力铸就“工业重镇、农业大镇、生态美镇、经济富镇、平安乡镇”的现代化生态型新深甽。

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17日,获评2017中国最美村镇50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