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耗散系统

耗散系统

耗散系统Dissipative system)是指一个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此系统和外环境交换能量、物质和熵而继续维持平衡,对这种结构的研究,解释了自然界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耗散系统
  • 外文名:Dissipative system
  • 人物:伊利亚·普里高津
  • 获得: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 类型:布鲁塞尔学派

简介

耗散系统Dissipative system)是指一个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此系统和外环境交换能量、物质和熵而继续维持平衡,对这种结构的研究,解释了自然界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
耗散结构一词由比利时物理学家、化学家伊里亚·普里高津发明。普里高津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一个系统从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的科学,他为此曾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常见的耗散结构包括对流、气旋、热带气旋及生物体。像镭射、瑞利–贝纳尔对流及B-Z反应也是耗散结构的例子。

特点

耗散结构的特点是自发生的对称性破缺(各向异性)以及複杂,甚至混沌的结构。普里高津考虑的耗散结构有其动态的机制,因此可以视为热力学上的稳态,有时也可以用适当的非平衡热力学中的极值定理来描述。
以前的物理理论认为,只有能量最低时,系统最稳定,否则系统将消耗能量,产生熵,而使系统不稳定。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在高能量的情况下,开放系统也可以维持稳定。例如生物体,以前按照热力学定律,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结构,不断地产生熵而应自行解体,但实际是反而能不断自我完善。其实生物体是一种开放结构,不断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物质,而向环境放出熵,因而能以破坏环境的方式保持自身系统的稳定。城市也是一种耗散结构。
牛顿的万有引力描述一个无始无终按规律运行的美好世界,而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是一切终将走向灭亡的热寂,相较之下,耗散结构描述在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中“生”的机制,但存在一个提供能量、物质和熵的外环境是其先决假定条件。

量子力学中的耗散系统

量子力学及其他以哈密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动态系统,具有时间可逆转性,其本质无法描述耗散系统。理论上可以将系统进行弱耦合,以谐振子为例,可以将许多处于热平衡,但频率各自不同的谐振子视为一个整体,整体有很宽的频谱,记录整体平均的情形。会得到一个主方程,是林德布劳德方程的特例,而林德布劳德方程可视为刘维尔定理的量子力学版本。

相关条目

  • 游蕩集
  • 非平衡态热力学
  • 非平衡态热力学中的极值定理
  • 自动波 (波动)
  • 自我组织
  • 动力系统
  • 自创生
  • 关係秩序理论
  • 洛希米特悖论
  • 马克士威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