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

网路术语中的参考模型指的是OSI参考模型,由ISO(国际标準化组织)制定的一套普遍适用的规範集合,以使得全球範围的计算机平台可进行开放式通信。

ISO创建了一个有助于开发和理解计算机的通信模型,即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将网路结构划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套用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参考模型
  • 外文名:reference model
  • 定    义:计算机的通信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的概念

网路术语中的参考模型指的是OSI参考模型,由ISO(国际标準化组织)制定的一套普遍适用的规範集合,以使得全球範围的计算机平台可进行开放式通信。
ISO创建了一个有助于开发和理解计算机的通信模型,即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将网路结构划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套用层。每一层均有自己的一套功能集,并与紧邻的上层和下层互动作用。在顶层,套用层与用户使用的软体进行互动。在OSI参考模型的底端是携带信号的网路电缆和连线器。总的说来,在顶端与底端之间的每一层均能确保数据以一种可读、无错、排序正确的格式被传送。OSI参考模型是对发生在网路中两节点之间过程的理论化描述。

参考模型的构成

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联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线器。物理层的协定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传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在你的桌面PC上插入网路接口卡,你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换言之,你提供了一个物理层。儘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检测数据出错率。网路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同样地,如果你没有将网路接口卡在计算机的电路板中插得足够深,计算机也将在物理层出现网路问题。
IEEE已制定物理层协定的标準,特别IEEE802规定了乙太网和令牌环网应如何处理数据。术语“第一层协定”和“物理层协定”,均是指描述电信号如何被放大及通过电线传输的标準。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路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从网路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或称“有效荷载”,还包括传送方和接收方的网路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传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立于网路和它的节点和所採用的物理层类型,由于它们要对帧解码并使用帧信息将数据传送到正确的接收方,所以它们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

网路层

网路层,即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路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传送方路由到接收方。网路层通过综合考虑传送优先权、网路拥塞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可选路由的花费来决定从一个网路中节点A到另一个网路中节点B的最佳路径。
由于网路层处理路由,而路由器因为即连线网路各段,并智慧型指导数据传送,属于网路层。在网路中,“路由”是基于编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达性来指导数据的传送。网路层协定还能补偿数据传送、传输以及接受的设备能力的不平衡性。为完成这一任务,网路层对数据包进行分段和重组。分段即是指当数据从一个能处理较大数据单元的网路段传送到位能处理较小数据单元的网路段是,网路层减小数据单元的大小的过程。

传输层

传输层主要负责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错地从A点到传输到B点。因为如果没有传输层,数据将不能接受发给验证或解释,所以,传输层常被认为是OSI参考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传输协定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受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传送速率。
除此之外,传输层按照网路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例如,乙太网无法接受1500位元组的数据包。传送方节点的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片,同时对每一数据片安排一系列好,以便数据到达接收方节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该过程即被称为排序。

会话层

会话层负责在网路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术语“会话”指在两个实体之间建立数据交换的连线;常用于表示终端与主机之间的通信。所谓终端时指将几乎不具有自己的处理能力或硬碟容量,而只依靠主机提供应用程式和数据处理服务的一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传送。

表示层

表示层如同应用程式和网路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路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路的类型不同而不同。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与加密,表示层协定还对图片和档案格式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

套用层

OSI参考模型的顶端也即第七层是套用层。套用层负责对软体提供接口以使程式能适应网路服务。术语“套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路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式。套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档案传输、档案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

参考模型的套用

两个系统之间的通信

可以从服务中的邮件查找的示範过程来跟蹤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一旦你登录到网路,打开邮件程式,就可以选择接受邮件。此时,套用层将识别你的选择,并提出一个从远程节点获取数据的请求包、套用层将该请求传递到表示层。表示层首先判定是否以及如何格式化或加密来自套用层的数据请求。此后,它将加入所需的转换和代码以实现格式化,并将请求传递到会话层。
会话层接收到已格式化的请求,赋给它一个数据标记符。该标记符是向网路的其余部分指示你有许可权传输数据的一种专用控制帧。会话层将数据传递到传输层。在传输层,你的数据以及到目前为止所累积的控制信息将被分割成可管理的数据块,以準备在数据链路层打包成帧。如果数据太大,不能放在一个帧里,传输层再将它分割成更小的块,同时对每一数据块安排一个序列标识。此后,该层将数据决逐个传递到网路层。
网路层对来自传输层的数据增加地址信息,以便下一层能知道数据的源地址与目的地址。此后,网路层将带有地址信息的数据块传递到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数据块被打包成单个帧。正如已了解到的,帧是用于传送小块数据的一种结构化格式。由于每个帧有内部的错误校验功能,使用帧将减少网路中数据丢失与错误的机率。帧所使用的错误检验算法被称为FCS(帧校验序列),它由数据链路层插入到帧的尾部。

层间编址

数据链路层地址是与网路硬体相关联的固定序列号,通常出工厂之前即被确定,这些地址在通过位于数据链路层中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后被称为MAC地址,并被附加到数据帧的目标物理地址之上。驻留在OSI参考模型网路层的网路层地址由于所包含的数据子集能逐渐缩小地址範围,因而採取一种分级编址方案,并且该地址可通过作业系统软体指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