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兴工业国资源约束与经济成长问题研究
《新兴工业国资源约束与经济成长问题研究》是2015年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杜军。
基本介绍
- 书名:新兴工业国资源约束与经济成长问题研究
- 作者:杜军
- ISBN:9787802578678
- 定价:38
-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
-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的落脚点之一是探讨资源约束和经济成长的关係,并在梳理相关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落脚点之二是研究环境和经济成长的关係,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本书还深入分析了发达经济与金砖五国的环境问题与公共关係政策,并结合我国的实践,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杜军,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日本东北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巨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学术兼职有: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过多项课题的研究,已出版《日本经济研究—巨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与金融体系》、《流动性问题与对策研究》和《欧文·费雪的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三部学术专着。在《东北大学经济学研究年报》(日本)、《现代日本经济》、《学习与探索》和《THE ASIA PACIFIC ECONOMIC JOURNAL》等学术刊物和国际性学会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中国经济成长的客观事实
第一节中国经济成长的现状
第二节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的问墨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经济成长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经济成长理论的演变
一、经济成长阶段的划分
二、经济成长理论的沿革
三、对自然资源稀缺性认识的变化过程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自然资源约束经济成长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基于资源约束的经济成长模型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约束
二、经济成长
第二节资源约束经济成长机制分析
一、资源约束经济成长的方式
二、资源约束经济成长的新古典经济成长模型
第三节缓解资强约束的途径
第四章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第一节低碳城市的内涵、发展目标和评价方法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内涵、发展目标和基本特徵
二、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
第二节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二、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中国发展低碳城市、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评价
一、中国低碳经济政策的评价
二、政策建议
第五章环境问题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一节文献综述
第二节环境利用的收益
一、环境效益分析方法
二、净现值法
第三节环境利用的损失
第四节社会费用、社会效益及外部性
一、社会效益与社会费用
二、外部性
第五节环境利用的最最佳化
第六章环境约束下的经济成长:实证分析
第一节经济学中对于环境约束的认识
一、古典主义关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成长的认识
二、新古典主义关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成长的认识
三、新增长理论对资源环境增长阻力的模型构建与理论研究
第二节纳入环境约束的经济成长模型
一、环境约束下的内生经济成长分析
二、环境约束下的索洛经济成长模型
第三节资源环境约束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影响
一、资源环境约束对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约束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三、资源环境约束对产业集聚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变数的选取和数据的处理
二、基本回归模型
三、经济总量与碳排放关係的协整分析
第七章环境公共政策的作用
第一节序言
一、理论基础
二、文献综述
第二节经济成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社会最最佳化
一、经济成长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
二、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经济成长
三、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社会最最佳化
第三节公共选择机制
一、公共政策和环境公共政策
二、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公共政策选择
三、可供选择的环境公共政策
第八章中国环境问题的演变及现状
第一节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环境问题的内涵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二、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地球环境问题的概况与根源分析
一、地球环境问题概况
二、地球环境问题的根源分析
第四节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一、水污染
二、大气污染
三、农业污染
四、温室效应
第四节中国政府对环境状况的举措及存在问囊
一、环境经济政策缺乏配套的执行措施
二、污染企业承担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修复项目
三、环境污染受害者救济机制不健全
第九章各国的政策实践
第一节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实践
一、美国的政策实践
二、日本的政策实践
三、欧盟的政策实践
第二节金砖国家的政策实践
一、俄罗斯的政策实践
二、巴西的政策实践
三、印度的政策实践
第三节公共环境政策效果评价
一、美国的政策效果评价
二、日本的政策效果评价
三、俄罗斯的政策效果评价
第四节中外环境政策对比与启示
一、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
二、各国环境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一节中国经济成长的现状
第二节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的问墨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经济成长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经济成长理论的演变
一、经济成长阶段的划分
二、经济成长理论的沿革
三、对自然资源稀缺性认识的变化过程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自然资源约束经济成长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基于资源约束的经济成长模型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约束
二、经济成长
第二节资源约束经济成长机制分析
一、资源约束经济成长的方式
二、资源约束经济成长的新古典经济成长模型
第三节缓解资强约束的途径
第四章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第一节低碳城市的内涵、发展目标和评价方法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内涵、发展目标和基本特徵
二、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
第二节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二、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中国发展低碳城市、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评价
一、中国低碳经济政策的评价
二、政策建议
第五章环境问题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一节文献综述
第二节环境利用的收益
一、环境效益分析方法
二、净现值法
第三节环境利用的损失
第四节社会费用、社会效益及外部性
一、社会效益与社会费用
二、外部性
第五节环境利用的最最佳化
第六章环境约束下的经济成长:实证分析
第一节经济学中对于环境约束的认识
一、古典主义关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成长的认识
二、新古典主义关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成长的认识
三、新增长理论对资源环境增长阻力的模型构建与理论研究
第二节纳入环境约束的经济成长模型
一、环境约束下的内生经济成长分析
二、环境约束下的索洛经济成长模型
第三节资源环境约束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影响
一、资源环境约束对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约束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三、资源环境约束对产业集聚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变数的选取和数据的处理
二、基本回归模型
三、经济总量与碳排放关係的协整分析
第七章环境公共政策的作用
第一节序言
一、理论基础
二、文献综述
第二节经济成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社会最最佳化
一、经济成长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
二、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经济成长
三、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社会最最佳化
第三节公共选择机制
一、公共政策和环境公共政策
二、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公共政策选择
三、可供选择的环境公共政策
第八章中国环境问题的演变及现状
第一节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环境问题的内涵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二、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地球环境问题的概况与根源分析
一、地球环境问题概况
二、地球环境问题的根源分析
第四节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一、水污染
二、大气污染
三、农业污染
四、温室效应
第四节中国政府对环境状况的举措及存在问囊
一、环境经济政策缺乏配套的执行措施
二、污染企业承担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修复项目
三、环境污染受害者救济机制不健全
第九章各国的政策实践
第一节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实践
一、美国的政策实践
二、日本的政策实践
三、欧盟的政策实践
第二节金砖国家的政策实践
一、俄罗斯的政策实践
二、巴西的政策实践
三、印度的政策实践
第三节公共环境政策效果评价
一、美国的政策效果评价
二、日本的政策效果评价
三、俄罗斯的政策效果评价
第四节中外环境政策对比与启示
一、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
二、各国环境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