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统技术概论
《信息系统技术概论》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採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CAD技术、CAM技术、通信技术、资料库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商务智慧型与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
基本介绍
- 书名:信息系统技术概论
- 作者:陈福集
- ISBN:9787040228892
- 定价:40.00元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基本信息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月1日)
- 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主干课程教材
- 平装:518页
- 语种:简体中文
- 开本:16
- ISBN:7040228890, 9787040228892
- 条形码:9787040228892
- 商品尺寸:22.4 x 16.6 x 2 cm
- 商品重量:599 g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信息系统技术概论》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系统技术概论》为适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较全面地介绍了企、事业单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关技术问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採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CAD技术、CAM技术、通信技术、资料库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商务智慧型与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全书共11章,各章均附有小结、关键字、複习思考题、案例和讨论题。
《信息系统技术概论》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管理类、信息类专业或计算机套用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亦可作为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套用领域的研究人员等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信息系统技术概论》较全面地介绍了企、事业单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关技术问题。内容包括:数据採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CAD技术、CAM技术、通信技术、资料库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商务智慧型与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技术概论》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信息系统概述
一、数据、信息和信息系统
二、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三、信息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 开发信息系统面临的技术问题
一、数据、信息的获取技术
二、信息的传输技术
三、信息的存储技术
四、信息系统技术的套用
第三节 信息系统技术的最新进展
本章 小结
第二章 数据採集技术
第一节 数据採集概述
一、数据採集的基本概念
二、数据採集的基本功能
三、数据採集系统的基本组成
四、数据採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五、数据处理及其任务
第二节 模拟信号的数位化
一、概述
二、採样过程
三、採样定理
四、量化过程与量化噪声
五、编码
六、孔径误差与採样保持
第三节 数据採集系统的常用器件
一、模/数转换器
二、数/模转换器
三、模拟多路开关
四、测量放大器
五、採样/保持器
六、输入输出接口板卡
第四节 採样数据预处理技术一
一、系统误差的校準
二、採样数据的标度变换
三、线性化处理和非线性补偿
四、採样数据的数字滤波
第五节 数据採集系统设计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二、数据採集系统方案设计
三、数据採集系统硬体设计
四、数据採集系统软体设计
本章 小结
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技术
第一节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一、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
二、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三、闭环控制系统示例及其组成
四、控制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五、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概论
第二节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控制系统的分析
三、控制系统的校正
第三节 感测器和执行器
一、感测器
二、执行器
第四节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组成
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三、接口和过程通道技术
四、数字PID控制器
五、工业控制计算机
第五节 集散控制系统
一、集散控制系统的概念
二、集散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三、典型集散控制系统简介
第六节 现场汇流排控制系统
一、现场汇流排概述
二、现场汇流排的体系结构
三、几种典型的现场汇流排
四、现场汇流排系统的套用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CAD技术
第一节 CAD概述
一、产品设计与CAD
二、CAD的基本概念
三、CAD技术在机械工业中的套用
四、CAD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CAD系统的组成
一、cAD系统的硬体组成
二、CA[)系统的软体组成
第三节 CAD建模技术
一、基本概念
二、几何建模技术
三、特徵建模技术
第四节 CAD的常用处理技术
一、产品数据交换技术
二、产品数据管理技术
第五节 CAD软体及套用
一、常用CAD软体
二、CAD软体的二次开发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CAM技术
第一节 CAM概述
一、CAM的基本概念
二、CAM系统的软/硬体环境
三、CAM技术的作业流程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设计
一、CAPP的基本概念
二、CAPP系统的组成
三、CAPP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
一、数控加工基础
二、数控加工程式编制
三、前置处理与后置处理
四、数控加工仿真
第四节 CAM软体及套用
一、常用CAM软体和软体的选择
二、CAM软体套用实例
第五节 先进制造技术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二、并行工程
三、柔性製造系统
四、智慧型製造系统
五、现代集成製造系统
六、快速成形製造
本章 小结
第六章 通信技术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数据、信息和信号
二、通信的定义
三、通信的分类
四、信道及信道分类
五、通信的发展
第二节 数据传输类型
一、基带传输
二、频带传输
第三节 多路复用技术
一、频分多路复用
二、时分多路复用
三、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四、波分多路复用
第四节 数据交换技术
一、电路交换
二、报文交换
三、分组交换
四、虚电路与数据报
第七章 资料库技术
第八章 计算机网路技术
第九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
第十章 商务智慧型与数据挖掘
第十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
……
序言
信息系统是一种专门的系统,它对各种数据进行採集、处理、传播,产生能解决某方面问题的数据和信息,并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设计,产生决策信息,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有组织的应用程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的管理活动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书的编者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开发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套用,与各种信息技术密切相关,有直接的,如计算机网路技术、通信技术和资料库技术;也有间接的,如数据採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CAD/CAM技术、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以及商务智慧型与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间接技术虽然不是信息系统最核心的支撑技术,也不是所有的信息系统全都会套用到的,但是实践表明,大多数信息系统,或多或少地都会与其中某一项或几项信息技术相联繫,并且在某一特定範围,对信息系统的成功与否起到关键的作用。作为一名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发的专业人员,完全有必要了解、掌握这些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与建设过程。
本书第一章、第七章由合肥工业大学倪志伟编写;第二章、第三章由合肥工业大学郭骏编写;第四章、第五章由合肥工业大学韩江编写;第六章、第八章由福州大学陈福集编写;第九章、第十章由清华大学陈国青编写;第十一章由大连理工大学胡祥培编写。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罗小凤、卫强和韦永华。本书由福州大学陈福集任主编,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审阅。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借鉴吸收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参考和引用了一些书刊、专业站点的文献资料和企业的成功案例,在此特别鸣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成稿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编者不胜感激(联繫信箱:chenfuji@fzu.edu.cn)。
本书的编者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开发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套用,与各种信息技术密切相关,有直接的,如计算机网路技术、通信技术和资料库技术;也有间接的,如数据採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CAD/CAM技术、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以及商务智慧型与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间接技术虽然不是信息系统最核心的支撑技术,也不是所有的信息系统全都会套用到的,但是实践表明,大多数信息系统,或多或少地都会与其中某一项或几项信息技术相联繫,并且在某一特定範围,对信息系统的成功与否起到关键的作用。作为一名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发的专业人员,完全有必要了解、掌握这些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与建设过程。
本书第一章、第七章由合肥工业大学倪志伟编写;第二章、第三章由合肥工业大学郭骏编写;第四章、第五章由合肥工业大学韩江编写;第六章、第八章由福州大学陈福集编写;第九章、第十章由清华大学陈国青编写;第十一章由大连理工大学胡祥培编写。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罗小凤、卫强和韦永华。本书由福州大学陈福集任主编,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审阅。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借鉴吸收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参考和引用了一些书刊、专业站点的文献资料和企业的成功案例,在此特别鸣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成稿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编者不胜感激(联繫信箱:chenfuji@f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