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慢性胃扭转

慢性胃扭转

慢性胃扭转:①在胃囊部位有两个液平面,胃倒转,大弯在小弯之上,责门和幽门在同一水平面上;②胃黏膜皱襞可见扭曲或交叉。

基本介绍

  • 别称:慢性胃扭转
  • 常见发病部位:胃部
  • 常见症状:胃疼、胃酸、胃抽筋

临床表现

慢性胃扭转比急性胃扭转多见,可无症状,有些症状是由于同时存在的上腹部疼痛,进食后可诱发疼痛发作,同时伴有呕吐或上腹膨胀。部分患者可有出血。

疾病治疗

针灸治疗

慢性胃扭转:属肝胃不和者,选合谷穴、太沖穴和天枢穴用泻法,足三里穴和中脘穴用补法;脾胃虚寒者,加脾俞穴、胃俞穴用补法,或加艾灸;中焦气滞,脾胃不和者,取双侧足三里穴、天枢穴和中脘穴。针刺方法:每日1次,留针30 min,10次为一疗程。

中药治疗

1.气滞血瘀:症见上腹部胀闷疼痛,痛如针刺,夜间尤甚,痛处拒按,伴大便滞涩或有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由于气滞血瘀,胃腑痹阻所致。治宜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手拈散加减。
处方:柴胡10 g,元胡10 g,制没药10 g,五灵脂10 g,香附10 g,白芍10 g,大黄6g,三七粉3g(分次沖服),川楝子10 g。
2.脾胃虚弱:症见脘腹胀满疼痛,食后更甚,呕吐吞酸,不思饮食,精神委靡,面色萎黄,伴气短、头晕、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由于脾气不足,胃腑扭转,胃失和降所致。治宜补中益气,降逆和胃。方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党参10 g,白朮10 g,茯苓10 g,陈皮10 g,当归10 g,白芍10 g,柴胡10 g,厚朴10 g,大枣6g。
3.肝胃不和:症见胃脘自觉胀满疼痛,多因抑郁、恼怒或进食加剧,嗳气频繁,有时噁心、乾呕,泛酸,伴胸胁胀痛、胸闷善太息,舌红,苔薄,脉弦。由于肝气犯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所致。治宜疏肝和胃,行气降逆。方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加减。
处方:柴胡10 g,枳壳10 g,白芍10 g,香附10 g,青陈皮各10 g,木香6g,砂仁3g,焦三仙各10 g。
4.寒热互结:症见上腹部疼痛胀满,遇寒、进食更甚,呕吐后稍轻,呃逆频作,口乾欲饮,饮后即吐,大便不通,小便色黄,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沉弦。由于寒热互结,胃失和降所致。治宜辛开苦降,和胃降逆。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处方:‘半夏10 g,黄芩10 g,乾姜6g,党参10 g,黄连6g,木香6g,陈皮10 g,厚朴10 g,竹茹10 g。

疾病预防

预防本病的预防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解除病因及诱发因素是预防胃扭转发病的关键。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避免焦虑、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影响。饮食方面定时定量,不过饮过饱,忌冷饮及刺激性食物。平时应坚持体育锻鍊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疾病护理

(1)噁心呕吐明显,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短期禁食,或给予流食、半流食,但忌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2)慢性胃扭转患者应该少食多餐,避免冷饮及过饮过饱。也要避免精神刺激。
(3)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加重病情。
(4)睡眠应採取右侧卧位,以帮助胃体自转复位。每次饭后,使患者体位向右下方倾斜震颤、爬行,轻轻敲打背部等,对胃扭转的恢复很有帮助。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