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滥
滥是指一个汉字,其意思是不加筛选;不加节制; 浮泛不合实际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滥
- 拼音:làn
- 意义:流水漫溢:泛滥
- 笔画数::13
部首笔画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2231425221
详细释义
滥
làn
【动】
(形声。从水,从监,监亦声。“水”指河湖,“监”指“监视”。“水”与“监”联合起来表示“河水、湖水的水位线受到监视”。本义:河湖水位超过了监视线(蓝色标誌线)。说明:古代国家已经在使用水位警戒线对河湖水位进行监视。古代的水位警戒线颜色不是像今天这样使用红色,而是蓝色,蓝字从监就是“监视色”的意思)
同本义〖float;gush;emerge〗
滥,泛也。——《说文》
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荀子·子道》
滥泉正出。——《尔雅·释水》
滥水之潘为渊。——《列子·黄帝》
大水漫出,泛滥〖overflow;flood〗
大水泛滥郡国十五有余。——《汉书·谷永传》
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水经注·湿水》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又如: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滥泉(从地下向上涌出的泉水);滥汜(泛滥,浮沉)
浸渍,泡在水里〖soak〗
滥车之水。——《管子·地图》
蔓延;波及〖spread〗。如:滥炎(蔓延的火);祸滥及平人
因怒而滥刑。——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滥漫(任意,随便);滥杀(胡乱杀戮无罪的人);滥浊(过度混乱);滥用职权;滥冗(过多);滥刑(过量的刑罚;任意判罪或施刑)
通“欿”。贪慾;卑污〖greedy;depraved〗
虞公滥于宝于马。——《吕氏春秋》
又如:滥官(贪官);滥墨(指官吏贪财好贿者);滥溢(胡作非为)
通“敛”。收聚〖gather〗
至刑不滥。——《淮南子·汜论》
滥
滥
làn
用法
【形】
不加筛选
即令宁缺勿滥,这开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开封首县,却是断缺不得的。——《歧路灯》
过度;超过限度;漫无準则〖excessive;wanton〗
生穑省用,不滥其度。——《周书·程典》
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虚妄不实〖unreal〗
不僭不滥。——《诗·商颂·殷武》
又如:滥言(虚妄不实的言词);滥词(虚妄不实的话);滥套(指文章中完全抄袭前人,毫无创新之见)
谦词。才不胜任〖inefficient〗。如:滥膺(滥竽充数。谦词);滥膺阃外(滥竽充数受命统兵在外)
用同“烂”〖sadden;mashed〗
破碎,鬆软。如:滥泥(烂泥,稀泥)
程度深。如:滥熟(极熟悉、熟练)
滥
滥
làn
【副】
任意地;肆意地〖arbitrarily;wilfully〗
不许滥诛骨肉。——《资治通鉴》
滥
滥
làn
【名】
假借为“鑒”。浴盆〖bath;bathbub〗
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庄子·则阳》
钟鼎壶滥。——《吕氏春秋·节丧》
滥调
làndiào
〖hackeyedtalk;stockargument;shopworntunes;twice-toldstory〗不合实际使人厌烦的言论
好句用多了就会成滥调
滥伐
lànfá
〖illegalfellingoftrees;denudation〗毫无限制地砍伐林木
禁止滥砍滥伐
滥交
lànjiāo
〖makefriendswithoutdiscrimination;fallintobadcompany〗毫无选择,随意交友
滥交终有上当时
滥骂
lànmà
〖scurrility〗指卑鄙或恶毒的攻击,语言粗俗或下流
他答辩时被来自裁判席的下流打趣和滥骂打断了
滥觞
lànshāng
〖originate〗浮起酒杯。喻事情的开始
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孔子家语·三恕》
滥套子
làntàozi
〖platitude〗被用滥了的老一套空泛行文言词
滥用
lànyòng
〖abuse;misuse〗胡乱、过多地使用
滥用资金
不要滥用成语典故
滥竽
lànyú
〖(ofanuntrainedperson)beincludedamongagroupofexperts〗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而占据一定的职位
有几个饭桶滥竽其间
滥用
lanyong
典故
滥竽充数
làn yú chōng shù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pass oneself off as one of the players in an ensemble;hold a post without adequate qualifications; simply to make up the number〗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故事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以次货充好货。也用作自谦之词
若只靠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卢瞰切,音缆。《说文》氾也。《增韵》水延漫也。《家语》其源可以滥觞。《注》滥,谓泛滥,小流貌。
又溢也。《水经注》其水阳焊不耗,隂霖不滥。
又𠛬溢曰滥。《诗·商颂》不僭不滥。
又窃也。《贾谊·新书道术篇》反礼为滥。
又渍也。《鲁语》宣公滥于泗渊。《注》渍罟于泗水之渊,以取鱼也。
又失实曰滥。《左传·昭八年》民听滥也。
又浮辞也。《陆机·文赋》每除烦而去滥。
又音之速疾而僭差曰涤滥。《礼·乐记》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又《集韵》《韵会》𠀤杜览切,音啖。竹声也。《礼·乐记》竹声滥滥以立会。《注》滥之意犹擥聚也。
又《广韵》胡黯切《集韵》《韵会》戸黤切,𠀤音槛。泉名。《尔雅·释水》滥泉正出。或作𣽦。通作槛。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降狄道东有白石山滥水。
又《集韵》鲁敢切,音览。与灠同。渍果也。《礼·内则》浆水醷滥。郑注:滥以诸和水也。纪莒之闲,名诸为滥。《释文》乾桃乾梅皆曰诸。
又《集韵》卢甘切,音蓝。邑名。《春秋·昭三十一年》黑肱以滥来奔。
又胡暂切与鑒。同。陶器,如甀大口,以盛冰。《周礼·天官》春秋治鑒。或从水,亦作𦉞㽉。
又浴器也。《庄子·则阳篇》同滥而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