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战列巡洋舰(海军战舰)

战列巡洋舰(海军战舰)

战列巡洋舰(海军战舰)

战列巡洋舰是一种20世纪初兴建的一种大型战舰。是在装甲巡洋舰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一种功能性很强的新型主力舰。 英国广布全球的通过漫长海上航运线和商业网路相互联繫的殖民利益,需要强大并且可以快速集结的海军舰队保护。英国皇家海军需要一种强大火力与高机动力相结合的战舰,不仅可以有效的打击敌方的袭扰,又能够快速部署应付突发性事件。于是英国海军以“理想型巡洋舰”名义设计的战列巡洋舰是一种把战列舰强大火力和装甲巡洋舰高机动结合在一起的战舰,当时新的技术提供了建造新型战舰的可能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战列巡洋舰
  • 外文名:battlecruiser
  • 代表舰:英国海军“胡德号”
  • 兴建时间:20世纪
  • 类型:新型主力舰

建造背景

战列巡洋舰是一种20世纪初兴建的一种大型战舰。是在装甲巡洋舰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一种功能性很强的新型主力舰。
HMS Hood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HMS Hood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设计战列巡洋舰的主导思想其可以轻而易举地猎杀巡洋舰的,因为其主炮使它在进入巡洋舰的射程内之前就已经可以对敌舰发起进攻。而它的高航速使它既可以追杀普通巡洋舰,也可以逃避它的剋星战列舰,或在海战中袭击对方已经被损坏的战列舰。因此,战列巡洋舰最经典的设计法则就是“faster than the strongest,stronger than the fastest"——比最强的(指战列舰)要快,比最快的(指巡洋舰)要强。

设计原因

英国广布全球的通过漫长海上航运线和商业网路相互联繫的殖民利益,需要强大并且可以快速集结的海军舰队保护。英国皇家海军需要一种强大火力与高机动力相结合的战舰,不仅可以有效的打击敌方的袭扰,又能够快速部署应付突发性事件。于是英国海军以“理想型巡洋舰”名义设计的战列巡洋舰是一种把战列舰强大火力和装甲巡洋舰高机动结合在一起的战舰,当时新的技术提供了建造新型战舰的可能性。战列巡洋舰与装甲巡洋舰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武装。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口径比装甲巡洋舰大。从主炮口径大小和威力方面战列巡洋舰可以与战列舰媲美,但防护装甲比战列舰薄。装甲方面省下来的重量被用在更强大的驱动装置上,这为战列巡洋舰提供了更高的速度。设计战列巡洋舰的主导思想其可以轻而易举地击毁巡洋舰,而它的高航速使它可以逃避敌人的战列舰,或在海战中袭击对方已经被损坏的战列舰。

历史沿革

早期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战列巡洋舰是英国的不屈号、无敌号、坚定号战列巡洋舰(即无敌级战列巡洋舰)。三艘船都是在1907年下水。它们的船体和炮塔装甲厚度为6或7英寸(150毫米或180毫米),而相应的战列舰的装甲为11英寸或12英寸(280毫米或300毫米)。它们的航速可达26节(48千米/小时),而当时相应的战列舰的航速为20节到21节(37千米到39千米/小时)。它们的火炮口径为12英寸(约305毫米),这与同期的战列舰相当。后来英国战列巡洋舰的特点,就是重视火力的航速而相对轻视装甲。继英国之后,德国很快也建造了自己的战列巡洋舰。1911年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下水。德国战列巡洋舰的火炮口径比英国的略小,但它的装甲比当时英国战列巡洋舰的装甲好一些。这成为后来德国战列巡洋舰的特点:重视装甲和航速,相对轻视火力。
英国无敌级战列巡洋舰英国无敌级战列巡洋舰
德国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德国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
一支舰队的司令总是希望他的舰队的火力越大越好。而将战列巡洋舰的火炮加入自己的舰队的想法是非常诱人的。因此战列巡洋舰总是被派去参加战列舰决战,并且还当尖兵使用(因为跑得快)。但事实上战列巡洋舰只是一种“功能型战舰”,只是设计用来猎杀巡洋舰的。在战列舰决战中,中它们的速度优势一点也不够(其实只比战列舰快几节),它们的装甲根本扛不住战列舰的大炮——它们自己暴露到很大的危险中,这一点在日德兰海战中很明显的体现出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列巡洋舰的表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福克兰群岛海战中,战列巡洋舰证明了它们应有的价值——猎杀巡洋舰。在这次战役中,英国的坚定号和无敌号战列巡洋舰轻鬆的消灭了一支德国在南大西洋的巡洋舰舰队(斯佩舰队)。而这正是战列巡洋舰的设计目的,然而这一战也是战列巡洋舰唯一一次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1915年1月24日,战列巡洋舰之间的首次大规模交战发生在北海上的多格尔沙洲海战中。
1916年在日德兰海战中,一支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舰队(贝蒂舰队)试图在英国主舰队到达之前与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作战,其结果是一次大败。英国战列巡洋舰不倦号,玛丽女王号,无敌号先后被引爆主弹药库沉没,狮号被迫淹没自己的弹药库来避免同样的结局。德国战列巡洋舰的装甲虽然强一些,但它们的结局并不好多少,因为他们也遇上了英国的战列舰(而且还是航速较快的伊莉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吕佐夫号战列巡洋舰被重创后自沉,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被重创。幸亏希佩尔及时撤退,才避免重蹈福克兰群岛海战那样的杯具(又是一物降一物)。这一仗证明了战列舰才是海上真正的主力,而战列巡洋舰显然难挑大任。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战巡的逐渐衰落
世界上没有海军再建造战列巡洋舰了。日本的“八八舰队”计画里原打算造8艘战列巡洋舰,但后来撞上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使这个计画只好终止(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中的“天城号”因为地震导致龙骨被毁后拆解,’“赤城号”在补充条约之后改建为航空母舰,剩下计画舰高雄、爱宕后名字由高雄级重型巡洋舰继承),后来在1930年代,日本把现有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升级为“高速战列舰”。美国海军的列剋星顿号和萨拉托加号本来设计是战列巡洋舰,建造中途也因为《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而改造为航空母舰。后来美国建造了两艘类似战列巡洋舰,代号为CB的“大型巡洋舰”阿拉斯加号、关岛号。但它们直到战争快结束时才服役,就算有价值也体现不出来,战后其它四艘本来计画建造的类似舰艇被放弃了。这两艘船装备12英寸口径主炮,它们的装甲也是为了对付12英寸口径主炮。这与过去的英国战列巡洋舰不同:英国舰艇装备了同时代战列舰装备的12英寸口径主炮,但她们的装甲无法对抗它们自己的武器。
“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声望”级战列巡洋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列巡洋舰的表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列巡洋舰还是参加了一些战斗的,不过这个时候,战列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航空母舰也逐步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的核心。在这个时期,战列巡洋舰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实现巡洋战争的目标,另一个则是和传统战列巡洋舰一样使用。
在马来海战中,英国的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的表现也很难令人满意,在面对强大的空中火力的攻击之下,反击号很难做出有效的还击,因为战列巡洋舰的防空火力也是和战列舰相比要差的。
两次海战的结果表明,战列巡洋舰在面对新型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攻击的时候,都很难做出有效的还击,基本上很难有效发挥它的作用。
在德国,巡洋战争的思想开始了战列巡洋舰的新的用途,就是袭击对方的运输线,在这方面,德国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发挥了很重要的角色,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战绩,不过在英国皇家海军和英国皇家空军的打击之下,德国的军舰不断损失,最终无法完成任务。
实战情况
在实战中,战列巡洋舰很少能够象它们设计时所想像的那样单独行动。毕竟,一支舰队的司令总是认为他的舰队的火力越强越好。而将拥有重火力的战列巡洋舰加入自己的舰队的想法是非常诱人的。因此战列巡洋舰往往加入舰队中进行舰队战。但这些战舰不是为这样的舰队作战设计的,在这样以编队为核心的舰队作战中它们无法发挥它们的速度优势,它们自己却暴露到很大的危险中。为了保证炮击精确度,它们的速度无法保护它们逃避战列舰的大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福克兰群岛海战中战列巡洋舰证明它们本来所设计时的战术构想是正确的。在这次战役中英国的坚定号和无敌号战列巡洋舰消灭了一支德国在南大西洋的巡洋舰舰队。而这正是战列巡洋舰的作战目的。
18个月后在日德兰海战中一支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舰队试图在英国主舰队到达之前与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作战,其结果是一次惨败。英舰玛丽女王号、不倦号和无敌号爆炸沉没,除少数人外几乎全部舰员丧生。雄师号被迫淹没自己的弹药库来避免同样的结局。德国战列巡洋舰的装甲虽然强一些,但它们的结局并不好多少。吕佐夫号战列巡洋舰被重创后被迫自沉,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被重创。在这次海战中,除一艘德国老式战列舰外英、徳的战列舰没有一艘被击沉。
此后英国海军放弃了战列巡洋舰的战术。1918年下水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是英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胡德号是世界上最大的主力舰。它的装甲比过去的战列巡洋舰强,可是在装甲的设计和安排上面依旧保持先前的缺点,水平装甲薄弱,在某些角度下炮弹可以轻易贯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在与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炮战时爆炸沉没,而当时她已经预定要进行相关的改装。
战巡的再发展
德国的“装甲舰”是另一个类似战列巡洋舰的方案。它们不是轻型的战列舰,而是非常重火力的巡洋舰。它们体形比较小,装有六门11.1英寸口径主炮,它们不是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而是使用8台九缸柴油机。航速可以达到28节(52千米/小时)。它们参加的唯一的一次比较重要的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拉普拉塔河口海战。
新型的战舰技术也使得战列巡洋舰很快就无用武之地了。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出现是战列舰发展的一个新的转折,俾斯麦号战列舰在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上和以前的战列舰有很大的提高,航速也有30节,已经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大体相当。在此之后的美国衣阿华级战列舰也和俾斯麦号的设计思想一致,在火力和防护都很强大的基础上,航速也是达到了33节,已经超过所有的战列巡洋舰了。更重要的是,航空母舰的出现使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都失去了往日的威力。如同当时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它们的航速证明它们是优良的航空母舰护卫舰和炮轰陆地的舰艇,但它们已经不适合于它们本来的设计目的:海上决战。
俾斯麦号战列舰俾斯麦号战列舰
有人将苏联20世纪八十年代的四艘基洛夫级飞弹巡洋舰划入战列巡洋舰,但实际上它们是重型飞弹巡洋舰。
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
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有一定区别,通常战列巡洋舰拥有可媲美战列舰的大口径火炮,装甲比战列舰薄弱而航速更快 。战列舰追求火力、装甲、航速的均衡,而战列巡洋舰兼有巡洋舰的高速和战列舰的火力,战列巡洋舰最重要的还是速度,其次是火力,而防护是最后考虑的。典型的战列巡洋舰有德国的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英国的狮级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等,也有战列巡洋舰经过改造而变成战列舰的例子,如日本的金刚级。且战列巡洋舰一般在火力上不及战列舰,一般作为战列舰战时的辅助舰实用,此外,德国人有时将战列巡洋舰称为袖珍战列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