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2012-32 中国审计(T)

2012-32 中国审计(T)

2012-32 中国审计(T)

中国邮政于2012年11月30号发行的《中国审计》特种邮票。

基本信息

名称:中国审计(T)
志编号:2012-32
设计者:汪涛
类别:编年邮票
题材:政治经济
全套枚数:4
整版枚数:16 (4枚连印,4套)
责任编辑:陈宜思
发行机构:国家邮政局
发行日期: 2012-11-30
背胶:有背胶
印刷机构:北京邮票厂
齿孔度数:P13
市场参考价:4.80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萤光喷码
版别:影写版
备注:资料提供: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审计博物馆 。

详细介绍

背景

为纪念中国审计事业开展三十周年,中国邮政将于2012年11月30日发行《中国审计》特种邮票,全套邮票4枚,展现中国从古至今不同时期审计工作概况,票图名称分别为审计萌芽、古代审计、红色审计、当代审计。该套邮票将採用四枚连印的形式,整版总共4套16枚邮票。邮票设计师为汪涛。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託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準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中国审计历史沿革

1、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智慧文明着称于世。中国的审计监督制度由来已久,渊远流长。
——早在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中国出现了带有审计职能的官职——宰夫,这是国家审计的萌芽;
——秦汉实行“上计”制度,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有所加强;
——隋唐时期,在刑部之下设“比部”,建立了比较独立的审计机构;
——公元992年,宋代设立审计院,是中国审计机构定名之始,“审计”一词正式出现;
——元、明、清三代均未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大部分审计职能併入御史监察机构;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党政府也先后设立了审计院,颁布了《审计法》。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也实行了审计监督制度。
——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审计委员会;
——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颁布了《审计条例》,明确规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审计机关的职权、审计程式、审计规则等。这是中央苏区第一部完整的审计法律文献。
3、1949年10月至1983年8月的3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未设立独立的政府审计机关,对国家财政收支的监督工作主要由财政部门内部的监察机构完成。
——198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实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
——198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相继设立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在全国範围内逐步展开;
——199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颁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2006年2月28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颁布,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2010年2月2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正式颁布,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自1983年审计机关成立特别是《审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级审计机关不断建立健全审计法规,拓展审计领域,规範审计行为,改进审计方法,审计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範化的轨道。

审计工作的基本许可权

《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及有关法规赋予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许可权比较广泛,主要包括:1、要求报送资料权,2、检查权,3、调查取证权,4、行政强制措施权,5、提请协助权,6、移送权,7、处理处罚权,8、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权。
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
根据《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是:
1、直接进行下列审计:
——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国家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
——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
——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
——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
——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託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2、审计署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审计结果报告;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结果报告。
3、各级审计机关每年受本级政府的委託,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4、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调查结果。
5、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式


中国国家审计程式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画、审计準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环节。

中国审计体制


1、中国审计机关设在政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
2、审计署是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同时也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3、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本级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2012年至,中国大陆共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厅(局)31个,地市级审计局434个,县区级审计局3075个。地方审计机关共有工作人员近8万人。
此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分别根据其《基本法》,设立了审计署;台湾省也设有审计机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