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S空间分析
GIS空间分析指的是在GIS(地理信息系统)里实现分析空间数据,即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分布、形态、形成和演变等信息并进行分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GIS空间分析
- 说明:对分析空间数据有关技术的统称
- 功能:空间查询与量算
- 包括:基于空间图形数据的分析运算
概括
根据作用的数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1.基于空间图形数据的分析运算;2。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数据运算;3.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资料库,其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人们所涉及到地理空间的实际问题,提取和传输地理空间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以辅助决策。
历史发展
空间分析源于60年代地理和区域科学的计量革命,在开始阶段,主要是套用定量(主要是统计)分析手段用于分析点、线、面的空间分布模式。后来更多的是强调地理空间本身的特徵、空间决策过程和複杂空间系统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实际上自有地图以来,人们就始终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类型的空间分析。如在地图上量测地理要素之间的距离、方位、面积,乃至利用地图进行战术研究和战略决策等,都是人们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的实例,而后者实质上已属较高层次上的空间分析。
最新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了多学科的最新技术,如关係资料库管理,高效图形算法,插值,区划和网路分析,为空间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使得过去複杂困难的高级空间分析任务变得简单易行。目前绝大多数地理信息系统软体都有空间分析功能。空间分析早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特有的对地理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的提取、表现和传输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特徵。
基本功能
GIS中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空间查询与量算,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路径分析、空间插值、统计分类分析等,并描述了相关的算法,以及其中的计算公式。
选自北京大学地理教学丛书--《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方法和套用》 邬伦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