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兼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管理全国测绘成果资料和档案资料、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开发以及有关研究、专题资料库建库及基础测绘和重大测绘项目。

1995年12月28日,全国测绘资料信息中心和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合併成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可向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多比例尺模拟和数字地图、国家天文大地网、GPS网、重力网、大地水準面等多精度空间基準成果、多解析度航空和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测绘成果档案等服务。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心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事业单位,编制150人。中心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 外文名:National Geomatics Center of China
  • 成立时间:1995年(合併组建)
  • 主管部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 现任主任:冯先光
  • 属性:全国甲级测绘资格单位(2008年)
  • 地址:北京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

历史沿革

1957年,国家测绘总局资料分析处和地图供应处合併为资料分析处。
1986年,资料分析处改名全国测绘资料信息中心,加挂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牌子。
1990,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成立。
1995年,全国测绘资料信息中心和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合併成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1998年11月7日,中心组织完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25万资料库,标誌着中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05年5月22日,中心牵头组织完成了2005珠峰高程测量,首次测得珠穆朗玛峰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2009年4月18日,中心牵头组织完成明长城长度测量工作,国家测绘总局第一次权威发布了明长城长度为8851.8千米。
2010年2月13日,中心负责建立的全国测绘成果目录服务系统网站正式开通。
2011年1月18日,中心牵头组织建设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正式上线,意味着中国为掌握网际网路地理信息服务的主导权迈出重要步伐。
2011年8月11日,中心牵头组织完成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标誌着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建成。
2013年4月23日,中心组织完成2012版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建设,更新周期由5年缩短为1年。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心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事业单位,编制150人。
年龄结构:截至2015年底,中心现有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的为52人,占总数的38%,36岁至45岁之间的为37人,占总数的27%,46岁至54岁之间的为44人,占总数的32%。
学历结构:到2015年底,中心具有研究生学历的75人(含博士18人),本科学历57人,分别占中心人员总数的51%、39%。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6人,本科学历26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6%、31%。
专家队伍:中心共有6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人入选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10人因年龄超过45岁退出);有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中9人退休);有9人被国家测绘测绘地理信息局评为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
技术梯队:到2015年,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一至七级)3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7%,其中具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有9人,工程师(专业技术八至十级)4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9%。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人才建设情况
类别
姓名
科技领军人才
陈军(2010年)、王东华(2012年)、刘若梅(2014年)、蒋捷(2014年)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陈军(1999年)、刘若梅(2003年)、蒋捷(2005年)、王东华(2005年)、商瑶玲(2007年)、张鹏(2009年)
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陈军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陈军(1991年)、王增藩(1992年) 、周忠谟(1992年)、黄武英(1993年) 、李莉(1992年)、蒋景瞳(1992年)、李广源(1994年)、林晓慧(1995年)、周良(1996年)、李根洪(1997年)、张燕平(1998年)、王东华(1999年)、闵宜仁(2000年)、刘若梅(2000年)、李伟健(2002年)、蒋捷(2004年)、张江齐(2006年)、商瑶玲(2010年)、金舒平(2010年)、张鹏(2012年)
国家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刘若梅(1996年)、王东华(1996年) 、季晓燕(1997年)、金舒平(1997年)、陈现军(1997年)、张燕平(1999年)、张江齐(2001年)、蒋捷(2003年)、商瑶玲(2003年)、张鹏(2005年)、廖安平(2007年)、翟永(2007年)、周旭(2009年)、孙占义(2011年)、刘建军(2011年)、吉建培(2011年)、李志才(2013年)、黄蔚(2013年)、蒋志浩(2013年)
国家局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
蒋捷(2008年)、王东华(2008年)、李莉(2008年)、商瑶玲(2008年)、张江齐(2008年)、张全德(2008年)、刘若梅(2008年)、张鹏(2011年)、翟永(2011年)、廖安平(2011年)
中心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张宏伟(2010年)、刘万增(2010年)、武军郦(2010年)张元杰(2012年)、周治武(2012年)、查祝华(2012年)、王茜(2012年)、梅洋(2012年)、许礼林(2012年)
参考资料:

组织体系

  • 综述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设有18个机构部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办公室挂靠在该中心,并建有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 内设机构
内设机构(18个):办公室(保卫处)、人事处(党委办公室)、计画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中国办公室)、业务处(应急服务办公室、国家大地图集办公室)、标準质量处(全国地理信息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ISO/TC 211国内技术归口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处、网路技术部、总工程师、信息服务部、档案资料部、境界测绘处、资料库部(1:5万资料库更新项目办公室)、遥感与航空摄影处(927工程部)、大地测量部(加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路工程项目办公室)、天地图工作部、地理国情监测部、地理信息分析部
  • 挂靠部门
挂靠部门(1个):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办公室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基础地理信息建设及套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设备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11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馆藏古地图档案288件,累计面积在一万平尺以上,涉及宋朝(北宋、南宋)、明朝、清朝等历史时期,历时千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中宋代的《历代地理执掌图》和碑拓的《兴庆宫图》、清道光年间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清光绪年间绘製精美的《京杭运河图》和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历史沿革地图集《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及原铜板二印《乾隆内府舆图》最为珍贵。
民国时期地图档案5.9万幅、10.6万张,包括了辛亥革命时期、军阀混战时期、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日伪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不同时期、不同政权的测绘活动纪录,是测绘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凭证价值及研究价值。建国后,国家测绘资料档案资料馆保存了大量测绘各个门类的档案资料。
截至2011年底,馆藏有大地测量档案1.4万件,航空摄影测量与卫星遥感档案5900筒184万张相片,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8.7万幅、48万张,国外地形图1.6万幅、2.3万张,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106TB等。此外,通过不断的收集,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各省、市、自治区专题地图、图集档案,美、苏、英、法、德等近百个国家的地图档案资料及实物档案和专业图书、期刊等。

合作交流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是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办公室的挂靠单位,承担全国地理信息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ISO/TC 211国内技术归口办公室工作,中国测绘学会的会员(理事)单位,多名专家分别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亚太地区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常设委员会(PCGIAP)等国际学术团体中任职。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12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先后组织实施了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珠峰高程测量、陆地国界测绘、陆地国界测绘、明长城长度测量、全球地表覆盖、现代基準工程、资料库动态更新等重大工程项目;先后承担或合作承担了12项国家863项目、10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科技支撑计画,3项国际合作项目,科技人员在国内外核心科技刊物发表论文350余篇,编着专着和技术书刊30多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完成人先后七次获得国家科技奖项。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科技奖项
序号
项目名称
奖项
获奖级别
获奖时间
1
GPS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级
199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1:50万地质图资料库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级
2001
3
国家高精度GPS网布测方案、施测技术和数据处理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级
2001
4
国家中尺度基础地理信息工程与空间辅助决策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级
2003
5
数字地表模型的多维动态构模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国家级
2004
6
全国及省市地区高精度高解析度似大地水準面的技术研究及实施套用工程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级
2004
7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路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级
2006
8
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
国家科技进步奖
国家级
2007
9
开放式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及重大工程套用
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
国家级
2010
10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技术体系与工程套用
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国家级
2014
11
国家高精度GPS网布测方案、施测技术和数据处理的研究
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省部级
1999
12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25万资料库建设
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省部级
1999
13
多维动态GIS空间数据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省部级
2003
14
珠穆朗玛峰及临近区域地壳运动监测研究
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省部级
2003
15
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
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
省部级
2003
16
2000年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
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04
17
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关键技术研究与建设
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05
18
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
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05
19
陆地边界地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及套用
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06
20
测绘发展战略研究
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06
21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资料库集成建库
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08
22
华东华中现代测绘基準建设与厘米级似大地水準面精化
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08
23
汶川地震地形形变检测与分析
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09
24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境界资料库更新工程
优秀测绘工程奖金奖
省部级
2009
25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工程化套用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10
26
GIS资料库更新模型与方法研究及套用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11
27
地理信息标準体系研究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11
28
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技术体系构建与工程套用
中国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省部级
2012
29
面向电子政务套用的基础地理框架数据整合与套用关键技术研究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12
30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基础地理数据保障服务工程
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白金奖
省部级
2012
31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与套用
测绘科技进步
特等奖
省部级
2014
32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框架精化与推广套用的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测绘科技进步
特等奖
省部级
2014
33
国家1:25万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联动更新技术研发
测绘科技进步
二等奖
省部级
2014
34
中国海岛(礁)地图集《国家海岛(礁)测绘一期工程卷》
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银奖
省部级
2014
35
国家新一代地形图快速製图与更新技术
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部级
2014
36
基于天地图和北斗定位的国家珍稀野生动物跟蹤与保护套用系统
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二等奖
省部级
2014
37
地理信息导航标準体系及重要标準研究
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二等奖
省部级
2014
38
重庆全市域0.4米真彩色航空摄影与正射影像製作
全国优秀测绘
工程金奖
省部级
2014
参考资料:

测绘成果

  • 测量控制点
国家大地控制网成果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成果包含国家高精度A、B级网、全国GPS一、二级网以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路”等GPS网成果,总计2524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全国天文大地网含三角点、导线点共48433个,分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三套成果。“十二五”期间,国家现代测绘基準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将建设360个GNSS连续运行基準站和4500个卫星大地控制点,进一步丰富国家大地控制网点。
国家高程控制网成果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是1991年完成的国家二期一、二水準网和1998年完成的国家二期一等水準网複测水準路线,长度约为31.5万公里。“十二五”期间,国家现代测绘基準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完成12.2万公里一等水準观测。国家似大地水準面是中国正常高的起算面,中国採用地面、航空、卫星等重力数据,以及高解析度的地形数据,于2001年完成了中国分米级精度似大地水準面CQG2000。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是CQG2000大地水準面成果,解析度达到15′×15′(30公里×30公里),覆盖中国全部国土。
国家重力测量控制网成果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由21个重力基準点、126个重力基本点和112个基本引点及其他重力点66个,总计325个重力控制点组成。“十二五”期间,国家现代测绘基準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在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基础上新建50个绝对重力基準点。
  • 数字高程模型(DEM)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建成覆盖中国陆地範围的1:100万、1:25万、1:5万DEM资料库。1:100万DEM资料库于1994年建成,格网间距600米。总图幅数77幅。1:25万DEM资料库于1998年建成,格网间距100米。总图幅数816幅。1:5万DEM资料库于2002年首次建成,2011年更新精化一次。格网间距25米。总图幅数24182幅。
  • 矢量地形要素数据(DLG)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建成覆盖全国陆地範围的1:100万、1:25万、1:5万DLG资料库。1:100万DLG资料库1994年首次建成,2002年更新一次。总图幅数77幅。1:25万DLG资料库1998年首次建成,2002年、2008年各更新一次,2012年进行了全面更新。总图幅数816幅。1:5万DLG的核心要素资料库2006年建成,2011年建成了全要素资料库。总图幅数24182幅。
  • 地形图製图数据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1年建成覆盖中国陆地範围的1:5万地形图製图资料库,总图幅数24182幅。从2012年开始,每年与1:5万地形资料库同步更新。
  • 遥感影像成果
航空摄影成果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航空摄影成果包括胶片航空摄影成果和数码航空摄影成果。自2009年以来,航空摄影多採用数码航摄仪获取全色、真彩色和彩红外影像数据。同时中心对2009年以前的绝大部分航片影像进行了扫描数位化。目前中心存档数字成果543TB,覆盖面积约356万平方公里。
2007-2011年航摄影像获取表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面积(km2
901937
547395
590157
606746
539315
618240
数据量(GB)
15374
24795
38862
74462
230110
295997
航天遥感影像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航天遥感影像存档数量超过8万景,基础测绘航空摄影项目採购的航天遥感影像包括SPOT5、P5、RapidEye、ALOS等中解析度影像;IKONOS、QuickBird、WorldView和GeoEye等高解析度影像。国产测绘卫星天绘一号和资源三号发射后,也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广泛套用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和其他重大测绘工程。
卫星遥感影像成果
区域名称
卫星类型
光谱波段
分辨(m)
面积 (km2
数据量(GB)
数据格式
获取时间
全国
Worldview-1
PAN
0.5
58941.83
395
GeoTiff
2007.11-2010.10
全国
Worldview-2
PAN、MUL
0.5/1.8
179852.2
1356
GeoTiff
2009.7-2012.4
全国部分区域
ALOS
PAN、MUL
2.5/10
4268722
385
CEOS
2006.9-2011.3
全国
IKONOS
PAN、MUL
1/4
431136.1
1776
GeoTiff/TIFF
2000-2011.12
全国
P5
PAN
2.5
1665502
1001
GeoTiff
2005.11-2012.5
全国
QuickBird
PAN、MUL
0.61
/2.44
199821.8
400
GeoTiff
2002.8-2011.11
全国
RapidEye
PAN、MUL
6.5
6041111
3174
NITF2.0
2009.3-2012.12
全国
SPOT5
PAN、MUL
2.5/5/10
46259879.4
2094
GeoTiff/RAW
2002.7-2011.9
全国
Worldvie、Worldvie、QuickBird
PAN、MUL
0.5/1.8
9698693
205352
GeoTiff
2011.1-2013.10
四川、贵州
Pleiades、GeoEye
PAN、MUL
0.5/2.1
620676
4106
GeoTiff/JPEG2000
2011.1-2013.10
  • 数字栅格地图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02年建成覆盖全国陆地範围的DRG资料库(1:5万、1:10万)。总图幅数21082幅。其中,1:5万数字栅格地图19899幅,1:10万数字栅格地图1183幅。
  • 其它专题数据成果
导航地理框架数据集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城际导航地理框架数据覆盖中国全境,城市导航地理框架数据覆盖约10.6万平方公里,包括16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廊坊、唐山、秦皇岛、沧州、东营、德州、泰安、淄博、莱芜、潍坊、烟台、威海。
中心有两个版本的导航框架数据:2007版和2013版。2007版坐标係为WGS84,範围为全国(除港澳台);2013版坐标係为CGCS2000,範围为全国。
地形图製图数据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完成覆盖全国陆地範围的1:5万地形图製图数据,现势性达到2006—2011年。截止2012年,已利用该数据印刷14513万幅新图。
全球1:100万基础地理数据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全球1:100万比例尺的中文基础地理信息底图资料库,是中国最大比例尺的、反映中国政治主张的、覆盖全球的中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包括中英文地名、政区、居民地、交通、水系、地形地貌(包括海底)管线、植被等矢量数据子集和DEM数据集。DEM数据的格网间距为30"。

荣誉表彰

截至2013年12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先后13次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集体获奖情况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集体获奖情况
集体名称
表彰名称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团总支
03-04年度中央国家机关五四红旗团组织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
2005年
大地测量部
测绘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06年
信息服务部与遥感部联合支部
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2011年
资料库部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科技创新先进集体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遥感与航空摄影处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先进集体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天地图工作部、网路技术部
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画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技”创新团队”
科技部
2014年
天地图工作部、网路技术部
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技术创新团队”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学技术部
2014年
天地图工作部、网路技术部
青年文明号“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天地图”技术创新团队”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
2014年
参考资料: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个人获奖情况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个人获奖情况
姓名
表彰名称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刘若梅
“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国土资源部妇工委
2005年
孙占义
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2005年
张江齐
珠峰高程测量一等功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局
2005年
孙占义
珠峰高程测量二等功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局
2005年
陈现军
珠峰高程测量三等功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局
2005年
张鹏
珠峰高程测量三等功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局
2005年
孙占义
青年“奉献奖”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2007年
张江齐
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
中央国家机关联合会
2009年
宋永刚
中央单位模範军队转业干部
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
2009年
刘若梅
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全国总工会女工委员会
2009年
蒋捷
中央国家机关第七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2010年
蒋捷
“巾帼建功”标兵
国土资源部
2010年
蒋捷
全国测绘系统先进工作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0年
罗廷
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青团员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
2010年
蒋志浩
“中越陆地边界勘界测绘保障”一等功
外交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0年
孙占义
“中越陆地边界勘界测绘保障”二等功
外交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0年
张江齐
“中越陆地边界勘界测绘保障”二等功
外交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0年
蒋捷
“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国土资源部
2012年
商瑶玲
巾帼建功标兵
国土资源部
2012年
蒋捷
全国能源化工系统五一劳动奖章
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全国委员会
2012年
王东华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个人一等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刘建军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个人一等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商瑶玲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个人一等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廖安平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个人二等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李雪梅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个人二等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张元杰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个人二等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张宏伟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个人二等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朱武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个人三等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杜晓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个人三等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赵仁亮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库更新工程个人三等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2年
刘建军
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模範职工
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工会
2013年
赵勇
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优秀职工
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工会
2013年
田晓慧
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工会
2013年
蒋捷
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2014年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教学培养

2002年10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人发[2002]97号)。工作站以研究测绘科学技术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测绘工程的实施做好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目的,提高中心整体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人才建设

2014年3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蒋捷负责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国家科技部2013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画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2013年7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刘若梅、张鹏、商瑶玲、廖安平、蒋捷5位教授级高工被聘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
2013年11月5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4名统计人员通过由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统计资格考试,取得全国统计资格证书。

文化传统

核心价值

严谨、务实、创新、和谐
核心价值观是中心文化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性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前进的作用,是对中心发展历程和本来志向的总概括。
严谨:“严谨”是中心的工作态度。在测绘地理信息艰难繁琐的工作中,严谨的态度决定了工作结果。如果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造成巨大的偏差,影响国计民生的方便準确使用。所以,只有时时处处严谨的职工,才能凝聚成让人尊重的单位,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务实:“务实”是中心的工作方式。讲究实际,实事求是,是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在从事测绘地理信息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高标準、严要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扎实做好工作,扎实服务国计民生。
创新:“创新”是中心的工作手段。创新是推动单位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心不仅要在测绘地理信息的技术上不断创新,保持领先,也要在管理方式、服务方式上不断突破自我,确保中心永葆青春,潜力无限。
和谐:“和谐”是中心的工作基石。中心一是与上级部门构建和谐关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档案精神,不走样、不跑调;二是与相关部门构建和谐关係。部门间多交流,多沟通,工作上互相支持,协同配合,不扯皮、不推诿;三是与用户单位构建和谐关係。按章办事、科学管理、最佳化服务,不断提高用户单位对中心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四是在单位内部构建和谐关係。大家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只有坚持这样的工作目标,我们才能把各项工作乾好,共创和谐中心。

测绘精神

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凝心聚力、无私奉献、追求卓越
测绘精神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独有的文化内涵,是测绘人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中践行的行为準则,提炼的精神成果。
爱岗敬业: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地理信息事业,对自己的岗位勤奋有加,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
精益求精: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工作中的一点点差错都会给国家和集体带来重大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在业务上求精,要科学严谨,求实求精,保障质量、尽善尽美。
勇于开拓:测绘地理信息还需要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我们不仅要在在技术层面开拓创新,更要在在管理层面开拓创新,使中心内外焕发全新生命力,永远是行业中的领军单位。
凝心聚力:凝心,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力,就是脚踏实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做到“谋新招、创好招、使实招”。
无私奉献: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用自己无私的付出换来中心的进步,换来大众的便利,换来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个人价值也在其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追求卓越:卓越不是优秀,而是优秀中的最优,中心要追求行业顶尖水平,将自身的优势、能力,以及所能使用的资源,发挥到极致,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外一流的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中心徽标

(1)徽标的整体设计以英文字母NGCC为主要设计元素,中间字母为N,最外三条弧线是字母GCC的变形,几条弧线象徵着抽象的地球,反映中心志存高远、放眼全球的坚决信心。
(2)徽标以地球圆形形状将NGCC四个字母紧密融入其中,象徵中心内外的互动、协调、团结、合作,传达中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3)徽标以纵横交错的经纬线体现了测绘地理信息为核心业务的工作特点,表达了中心立足地理信息,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心。
(4)徽标以蓝色和绿色为标準色,体现了中心以新技术为引领,象徵中心持续发展、生机勃勃、前景广阔。
中心徽标中心徽标

中心旗帜

旗帜是单位精神的象徵,具有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增强凝聚力的重要作用,也是涉外活动与大型活动场所的主要象徵标誌。
中心旗帜为蓝色底,旗帜中间为白色中心徽标。
中心旗帜中心旗帜

现任领导

中心主任:冯先光
中心书记、副主任:叶银虎
中心纪委书记:黄鹦
中心副主任:王东华、赵勇、刘若梅
中心总工程师:陈军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