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定陵(唐中宗李显陵寝)

定陵(唐中宗李显陵寝)

定陵(唐中宗李显陵寝)

唐定陵,位于富平县北十二公里的宫里镇三凤村北的凤凰山,为唐中宗李显(656-710)陵寝

唐中宗原名李哲,是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为韦皇后进毒饼毒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

定陵陵园座北面南,东西宽二公里,南北长三公里,周长十公里。有四门,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门外各有门阙,朱雀门外乳台和鹊台。墓前原有石莲原有石莲托桃一对,天马一对,石马三对,巨型无字碑一通,另有清代毕沅所竖石碑一通,北门有蹲狮一对,石马三对。东西门各有蹲狮一对。这批石刻造型高大雄伟,艺术精湛。它和乾陵等陵的石刻群一样,是中国唐代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可惜多已无存,现仅存蹲狮三件,石人二件,石马一件。唐定陵于1956年8月6日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唐定陵
  • 地理位置:渭南市富平县 
  • 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
  • 景点级别:国家级
  • 所葬皇帝:唐中宗李显

基本简介

定陵位于今陕西富平县城北20里的凤凰山上。这座山由东西相连的三座山樑组成,正中南面的山樑凸出,石呈墨青色,恰似鸷鸟奋飞,故名凤凰山。在正中山樑凿石穴为墓,并按乾陵的制度,凿石雕各种石像。原有石刻50多件, 已经战乱及附近居民盗石材凿器,陵园及四门石刻几乎被洗劫一空。现仅有南面一个石狮、一对石人比较完好,东门及北门虽然:有石狮、石马,但都残破不堪。而且没有王宾立像,那些乾陵中具有现实意义的陈设完全没有,剩下的只有如同模製的石人,石马之类的雕像。
定陵
定陵也有一通无字碑,其高大不亚于乾陵,但遭到了破坏,被镌作72个碾地滚子,虽然没有留下尺寸记录,但从改镌的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它高大的程度。它与当时的政治没有什幺联繫,只能看作是旌饰陵墓之物,而后代帝陵又没有沿用,就只能看作是陵制中的一点差异。
定陵亦有陪葬墓,陵园周围20公里,有节闵太子重俊,五位公主:宜成、长宁、成安、定定、王同皎及永寿韦锣。八个陪葬墓皆为皇族,反映了唐室的衰微,统治阶级皇族内部不稳,君臣之间离心离德而激起的天怒人怨。

陵墓构造

定陵陵园座北面南,东西宽二公里,南北长三公里,周长十公里。有四门,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门外各有门阙,朱雀门外乳台和鹊台。墓前原有石莲原有石莲托桃一对,天马一对,石马三对,巨型无字碑一通,另有清代毕沅所竖石碑一通,北门有蹲狮一对,石马三对。东西门各有蹲狮一对。这批石刻造型高大雄伟,艺术精湛。它和乾陵等陵的石刻群一样,是中国唐代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可惜多已无存,现仅存蹲狮三件,石人二件,石马一件。唐定陵于1956年8月6日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陵
据《旧唐书》记载,袱葬定陵有王妃赵氏,陪葬者节愍太子李重俊、宜城公主、长宁公主、成安公主、定安公主、永寿公主、驸马韦钹和驸马王同皎、魏元忠等人。
随着大唐王朝的衰落和历代社会的交易,定陵灾难重重,屡经焚毁和资掘。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2月,遭到党项、羌族和吐蕃的两次焚烧。贞元十四年(798年)4月派左谏议大夫崔损为八陵奉修史,曾给定陵造屋380间,并置备陵寝帷幄诸物。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又遭住华原(今耀县)军阀温韬资掘。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961年)和开宝三年(970年)两次诏令修葺定陵。明万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太监梁永巡陕,尽发历代陵寝,搜刮金玉,该陵再次被盗掘。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才竖碑封墓。

考古发现

2015年度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过程中,陕西考古人员对定陵神道遗址进行清理,发现其原来拥有18对36件石刻,可惜的是除个别保存较好外,大部分已经被毁。
在往年考古钻探基础上,2015年度对定陵陵园的部分建筑遗址进行发掘,主要包括陵园南门门址,南门列戟郎的西侧遗址,以及西侧的番酋殿遗址和无字牌的牌亭遗址等。结果发现定陵石刻原来应该有18对36件,目前地面上只有3件,其中2件石人和一个南门的石狮,其他石刻都已经被砸毁。
定陵(唐中宗李显陵寝)
根据往年勘探资料,考古人员在定陵神道上的每一个石刻的原始位置都发现了一些破碎石块,但是不能确定其是完整的还是被破坏的。于是,考古人员在2015年对其逐一进行了清理,结果发现保存状况很差,绝大部分的石刻都已经被砸毁。
此外,考古人员还对番酋殿进行了清理,但遗憾的是定陵的番酋殿里面的石刻都保存的不好,当前没有发现完整的石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