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承志(山西太钢不鏽钢股份公司工程师)
刘承志,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包头钢铁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刘承志
- 国籍:中国
- 职业:高级工程师
- 毕业院校:包头钢铁学院
- 主要成就:K-OBM-S转炉不鏽钢冶炼工艺开发
- 代表作品:《钢铁》
基本简介
刘承志
高级工程师
山西太钢不鏽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
简历
1989年7月-1993年7月 包头钢铁学院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
1993年9月-1998年3月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厂,从事电炉炼钢操作、技术管理工作。
1998年4月-今 山西太钢不鏽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不鏽钢研究室,从事不鏽钢工艺开发、产品研发、质量攻关工作。
主要成就
一、AOD炉完全用氮气进行氮合金化工艺控制模型开发
1998年-2002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国内首次开发完成AOD炉完全用氮气进行氮合金化工艺控制模型开发工作,AOD冶炼含氮不鏽钢过程不需线上分析氮含量,氮含量控制精度达到±0.015%,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同时,和课题组成员共同开发了含氮不鏽钢其它系列生产工艺,使太钢含氮不鏽钢工艺技术、实物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太钢含氮不鏽钢研製”项目获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4年“太钢含氮不鏽钢生产工艺技术及品种开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二、K-OBM-S转炉不鏽钢冶炼工艺开发
2002年底,太钢引进“EAF+铁水予处理→K-OBM-S转炉→VOD→连铸”新不鏽钢生产线投产,该同志担任“K-OBM-S转炉不鏽钢生产工艺最佳化”课题负责人,完成K-OBM-S冶炼不鏽钢热平衡分析;开发成功K-OBM-S焦碳补热、高效用氧、高效脱硫等转炉冶炼不鏽钢系列新技术,实现K-OBM-S转炉直接採用铁水、合金冶炼1-3Cr13不鏽钢一步法工艺;以及其它不鏽钢钢种“K-OBM-S+VOD”两步法工艺;简化了以铁水为主原料的不鏽钢冶炼工艺流程,工艺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顶底复吹转炉冶炼不鏽钢的方法”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受理号200710139588.9)(第一发明人)。
三、开发成功“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冶炼不鏽钢高碳区脱氮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12108.9)(第一发明人)。
四、研究400系连铸坯裂纹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其中400系铁素体不鏽钢连铸坯横裂敏感性判断公式,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报导,属于企业自主开发,具有智慧财产权的不鏽钢核心製造技术之一。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中1项为第二完成人;省部科技一等奖2项;省部科技二等奖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全部为第一发明人),其中1项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号。
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或技术推广要点
一、AOD炉採用氮气进行氮合金化工艺技术推广要点
该技术适应于AOD炉冶炼氮含量有一定範围要求的不鏽钢钢种冶炼过
程氮含量的控制。
该技术显着特点是:不需对AOD新增设备;採用模型调整AOD炉冶炼不鏽钢过程气体配比,不线上分析氮含量,可精确预测各温度下,不鏽钢中饱和氮含量以及控制产品氮含量精度达到±0.015%。具有工艺简单、移植性好、控制氮精度高的特点。
二、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冶炼不鏽钢高碳区脱氮方法推广要点
该技术适应于VOD炉冶炼超低氮不鏽钢冶炼过程氮含量的控制。控制要点如下:1)入VOD碳含量在0.35%-0.50%之间;2)在VOD脱碳前期进行强搅拌、高真空下脱碳(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根据钢种成分不同,相比不採用该工艺的脱氮效果,可高30%以上;4)VOD冶炼不鏽钢时间可控制在70分钟之内。
特点是:冶炼时间短;工艺简单;脱氮效果好;对冶炼过程影响小。
代表专着
1. “AOD炉冶炼含氮不鏽钢氮合金化工艺模型及套用”发表于《钢铁》2002年37卷(增刊)。(第一作者)
2. “K-OBM-S转炉冶炼18-8不鏽钢的冶金效果”发表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12月第27卷(增刊)。(第一作者)
3. “铁素体不鏽钢连铸板坯宽度尺寸的控制”发表于《连铸》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
科研项目
AOD炉完全用氮气进行氮合金化工艺控制模型开发的含氮不鏽钢包括0Cr19Ni9NbN、0Cr19Ni9N、1Cr17Mn6Ni5N、00Cr22Ni5Mo3N、2Cr13N等钢种,部分产品被用于三峡工程,1998年-2002年,为太钢创经济效益1400多万元(见附属档案)。
其它工艺开发套用推广情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