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粉彩婴戏图观音瓶
康熙粉彩瓷又叫康熙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瑯彩瓷製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是由康熙晚期烧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清康熙粉彩婴戏图观音瓶
- 年代:清康熙
- 价位:至少350万人民币
- 藏品现状:现存于世
精品赏析
此瓶形体优雅朴实,轮廓线条楚楚动人,盘口,束颈,鼓腹下敛,平足,蝠耳,施彩典雅,纹饰繁密,人物形象生动,造型端庄,底足青花楷书款“大清康熙年制”。
清代康熙 粉彩婴戏图观音瓶

此瓶粉彩婴戏图观音瓶,器形周正,端正大方,胎质细腻,密识、、坚硬,釉质厚,画工精湛。纹饰布局严谨,取材内含寓意丰富深远。盘口至底足通体为蝠、寿、婴戏图纹饰,象徵着福寿,寓意吉祥,器身绘有福寿及五个孩童,所表现的人物神态逼真,意喻当时国泰顺安,苍生幸福,百业昌盛之渴求和对康熙王朝所寄予之厚望。尤其,瓶的艺术造型和图案纹饰所呈现出的画面完美融合,浑然一体表现极致,令人咂舌叫绝,显示出当时的皇家气息,工艺精湛,具有一种瓷母的特徵,在整个康熙年代里所谓堪称一绝,也是该康熙年粉彩瓷器的顶峰。底足六字青花楷书款,清晰明朗,青花沉底,利用一种硬笔书法,是康熙年间的官窑特徵,此瓶非常罕见,收藏价值极高。
此瓶在造型、釉色、画风等各方面都体现了康熙时期粉彩瓷的时代特徵。当称是康熙时期粉彩瓷中的精美佳品。
市场解析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珐瑯彩瓷製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製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製作。目前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怡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类器型十分罕见,为清康熙御窑厂在中晚期创新品种中的珍品。
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釉上彩的新品种,它是在康熙晚期出现的,康熙时的粉彩尚属创烧阶段,数量极少。康熙时期的瓷器,经过顺治时期的恢复,有了较大的发展,虽然高端价位相对雍正和乾隆时期的较少,但是它为后来两个时期瓷器发展繁荣的各个方面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的“清康熙御製胭脂红地珐瑯彩莲花图碗”,刷新了康熙时期瓷器拍卖的最高价成交纪录,使得康熙瓷器实现了突破5000万元大关的进程,而率先突破千万大关的则是2005年香港苏富比秋拍的“清康熙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