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听音箱
净听音箱是针对传统音箱在近场听音时产生的种种弊端,基于Hi-end 理念,遵循系统化的设计思路,採用净听技术,使用无箱体架构,对电子电声技术进行技术改革,从而提高音箱的音效和声音质量的一种技术创新型的多媒体音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净听音箱
- 基本:Hi-end 理念
- 设计思路:系统化
- 简介:产生的种种弊端
净听音箱的定义
净听音箱是针对传统音箱在近场听音时产生的种种弊端,基于Hi-end 理念,遵循系统化的设计思路,採用净听技术,使用无箱体架构,对电子电声技术进行技术改革,从而提高音箱的音效和声音质量的一种技术创新型的多媒体音箱。

净听音箱和净听技术,两者都是一种划时代的革新型技术和产品。
净听技术的相关介绍
净听技术是通过改变传统音箱的声场、振膜振动方式、驻波、箱内空气、倒相结构等方面,使人在近场听音时,得到一种没有音染、没有多次调製、声音自然清晰、还原度好的一种创新型技术。
净听技术是由国内音箱品牌“麦博”独自研发并提出的,是为适应时代不同,结合Hi-end理念,根据人听音习惯的改变而精心设计的,是一种採用全新的解决思路,为高品质、个性化的聆听需求而提出的完美方案。
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多媒体音箱基本都是由传统Hi-Fi音箱或专业监听音箱变形而来的。通常採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把音箱的体积减小、扬声器口径尺寸缩小、功放功率降低和聆听距离缩短。这些多媒体音箱为了应付多媒体电脑这种使用形式上的变化,仅仅是对传统音箱做了一些物理上的变化,而并没有考虑聆听的声学环境、声场特性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箱体发声机理对近距离聆听产生了哪些影响。
为了彻底改变传统音箱变为普通多媒体音箱后,在近场听音的弊端,麦博从声学环境、声场、箱体结构、音染等方面,採用创新型、系统化的设计理念研发出这种改革音箱历史的新型多媒体音箱。
净听音箱的设计原理
第一:配合混合声场改变到近声场的需求,改变扬声器直达声和二次反射声的比例。
原来的Hi-Fi音箱或监听音箱发声后,聆听者由于距音箱的距离较大(一般在3米以上)。聆听者不但听到通过扬声器纸盆震动传播的直达声,也听到了扬声器纸盆震动而引起周围物体所产生的二次反射声。
而电脑多媒体音箱或个人音响与此不同,由于聆听距离近(大约0.5米),聆听者所听到的主要是由扬声器发出的直达声,而二次或二次以上反射声的比例大大降低。也就是说聆听者所聆听的声场状态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声场为混合声场,现在的声场接近于自由声场或近声场。也就是说原来适合于混合声场的Hi-Fi音箱、监听音箱放在多媒体电脑这样的近声场的声学环境里是有问题的。
第二:通过改变扬声器背部声音消失的方式,彻底解决传统音箱的“声多次调製”的问题。
扬声器背部发出的声音被控制在音箱内,不能传播出去,只有通过音箱内壁的多次反射经过箱内空气的摩擦自然衰减而消失,在这多次反射的过程中,会反覆作用在扬声器的背部振膜上,从而影响了振膜的正常发声,产生了所谓对声音多次调製的问题。
扬声器收到的影响也是每时每刻都不一样的,音乐都是被前面的乐器调製过的。虽然这部分声调製的能量与放大器送来的能量比是要小不少,在远距离聆听时,这种“声多次调製”不会明显被感觉到,而到近距离聆听时,这部分“声多次调製”的声音就会被聆听到,进而影响了近距离聆听者的音质。人们在设计音箱时也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如在音箱内添加吸音棉,以图儘量吸掉扬声器背部发出的声音,消除对扬声器震动对声音调製的影响,但是这个只对中高频部分的声音相对有效,但对于中低频的声音是没有什幺效果的。
第三:通过改变音箱固有的形状,彻底解决传统音箱的驻波问题。
每个音箱做成后都有固定的形状和尺寸,都会产生一定的驻波,不同的只是驻波的频率和强弱不同,而驻波的信号的衰减时非常的慢。首先驻波会对扬声器振膜的振动产生影响,其次,驻波会通过音箱的壁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我们听到的音乐被动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声音,最后,驻波会使得音箱产生杂音。
人们通过音箱的形状结构以及增加音箱壁的强度(如加厚壁厚)来解决驻波问题,但是只能降低不能彻底消除。这些驻波会强化上面第二点所提到的问题。同样,因驻波产生的杂音,在远距离聆听时感受不大,但在近距离聆听时就比较明显了。
第四:通过改变箱体内空气状态,彻底改变传统音箱扬声器振膜的振动方式。
每个音箱都是近似于一个封闭的空间,那幺在这个封闭空间内的空气就相当于一个弹簧,而扬声器的振膜就连线在这个弹簧上,所以振膜的振动不是自然状态的了,始终有一个弹簧再影响它。这个弹簧的顺性C并不是一个常数,不遵守胡克定律。
当这个弹簧被拉长(压缩)不同的位移时,它的顺性C是不一样的。振膜发出高音是位移小,而发出低频时位移大,那幺这个弹簧对振膜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听音乐时,肯定包含了低音中音高音等各种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而这个弹簧对低音中音高音等各种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的影响是不同的,从而使得我们听到的音乐不真实。其次,这个弹簧的顺性还和温度湿度有关,也就是晴天、雨天、冬天、夏天的表现都不同。
第五:通过改变倒相结构,彻底改变传统音箱低音的产生方式。
在採用倒相结构对低频进行提升时,在被提升的频率点F0上,在理想状态下,只要有一点触发信号都会得到谐振(提升)。而现实是,由于箱体内部和倒相管都存在一定的风阻,使得触发能量会有一个阈值,这个阈值不可能为零。而是需要一个触发的初始能量的,也就是说在很小音量时,低频是得不到提升的。加之人耳的等响度问题,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这就是许多传统音箱在小音量、近距离聆听时,低频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通过改变低频产生的方式,彻底改变传统音箱干扰他人的问题。
传统的音箱,多採用“倒相”结构,对低频进行提升。在音量稍大时,由于低频被倒相结构进行了提升,此时的低频会传输得较远。这就是我们经常有还没有聆听到由中高音构成的音乐旋律,便先感知了音乐的节奏—低频的“咚、咚”声这样的感受。在多媒体音频环境里,反而我们不希望我们的音乐只要在我们的聆听环境中感受到,而儘量不要去干扰他人。现在传统的多媒体音箱基本上做不到这一点。
净听音箱的解决方案
1、系统的设计理念
原来音箱的基础上,只保留前面板部分用于安装扬声器(相当于扬声器的固定支架),后面的箱体取消,彻底取消了扬声器的腔体(箱体),只保留了一块面板,这块面板主要是用来安装扬声器。
从某个频率开始,灵敏度开始下降(就是因为相互抵消引起的),当频率下降到一定频率时,灵敏度下降的幅度保持一个恆定值,如图1所示。

2、解决无箱体时仍然有低音?
一是将灵敏度开始下降的频率向低端延伸,二是将灵敏度下降的幅度补齐就。
通过把一系列设计与方法,使扬声器的实际频响曲线和实际聆听的听感达到并超过传统有箱体音箱的听感。这就是:特别参数的扬声器和参量均衡的放大器。
3、针对性设计扬声器
增加扬声器的口径,保证F0在适合的低频频率,调整Q值和灵敏度在一定範围内,将扬声器设计成长冲程低失真,选择带有特殊成分的盆纸,做好割刀与粘结,起到了扬声器机械滤波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扬声器的分割震动,使声音清楚、清晰不浑浊。
4、参量均衡放大器
均衡下降的幅度和不均匀性给予补齐,类似以下曲线的参数均衡放大器:

消除传统音箱所带来的箱染,从而得到具有Hi-Fi素质并有很好聆听感受的音箱,箱体内多次反射声对扬声器的反覆“声调製”,告别传统“,带来不同的”嘭嘭声“,只是在一个多媒体音频聆听环境里有效,离开了这个环境,低频一样会被“声短路”调,从而减少了对他人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