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现设有食品科学系和药学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烹饪与营养教育(预科、本科)、中药学、药物製剂与粮食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以及一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
- 外文名: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College of food and drug
- 学校:安徽科技学院
- 区域:安徽
- 教育级别:本科二级院校
- 属性:高等院校
学院简介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由原工学院食品科学系和原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药学系合併成立的。
食品药品学院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

现有教职工41人。
学院现设有食品科学系和药学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烹饪与营养教育(预科、本科)、中药学、药物製剂等5个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前身为农(畜、水)产品加工专科专业,1989年开始招生,1994年升为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同时更名为农产品贮运与加工专业,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后,更为现名,2012年并开设了卓越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是2005年我校增设的两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05年开始招生,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中药学专业前身为中草药栽培与加工专科专业, 1993年开始招生,1999年升为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药物製剂专业是2008年增设的本科专业,2009年开始招生。
学院现有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功能研究室(禽产品加工与市场、中药材良种选育与繁殖)、1个省级食品工程实验实训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糯米製品)、1个省级教改示範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1个省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食品工艺学)、4门校级精品课程及8门校重点建设课程。设有食品科技园、中药科技园2个实践教学基地,拥有中药研究所、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2个研究所,学院下设食品工程与烹饪工艺、中药及药物製剂两个实验室,实验室现拥有日本岛津分析兼半製备高效液相色谱仪、瑞士卡玛薄层色谱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实习基地是学生固化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学院一贯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雨润集团、蒙牛乳业、安徽沪谯中药饮片厂等省内外1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
全院师生将以新学院的成立为契机,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力争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套用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学院领导
院 长: | 李先保 | 全面主持学院工作 |
副 院 长: | 杜传来 | 分管教学科研工作 |
党总支书记: | 潘勇 | 全面主持总支工作 |
党总支副书记: | 程斌 | 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 |
副处级辅导员: | 开金苗 | 分管学生党建、创新创业教育等工作 |
机构设定
院长办公室
院 长:李先保
院务办公室
副 院 长:杜传来
院长助理:李子荣
教务办公室
教学秘书:高红梅
成 员:熊友谊 潘冬梅
党总支书记办公室
书 记:潘勇
党总支办公室
副书记:程斌
副处级辅导员:开金苗
团总支办公室
团总支书记:叶华
辅导员:秦丹 沈德艳
本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食品工程设计、食品新产品研发、食品加工与保藏、食品原料和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等多方面专业技能,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化发展能力,能够在相关企业从事食品生产、品质监控、食品研发、食品工程设计、产品销售、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工作,具有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套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工艺学、粮油食品加工技术、生鲜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发酵食品加工技术等。
就业方向:在食品生产、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生产、研发和品质控制等相关工作。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化学、食品科学、生物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食品质量控制管理和安全性评价、科学研究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食品原辅料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从事标準制定、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安全评价、企业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在食品标準化、卫生监督和国家有关机构中从事分析检验与质量监督工作,熟悉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準,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套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感官评价、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标準与法规、食品分析等。
就业方向:在食品企业从事企业管理、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以及食品生产工艺的研究、开发、改进工作,也可从事食品标準化、质量监督、卫生监督和市场监测工作。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师範类)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营养学、营养管理及膳食製作理论与技术,具备烹饪与营养教育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能够在餐饮业或烹饪与营养领域从事烹饪研究、餐饮管理、食疗配餐、营养保健、烹饪与营养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套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营养学基础、烹饪工艺学、餐饮服务与管理、烹饪营养与卫生学、营养配膳与设计、药膳製作工艺、麵点工艺学、中国饮食保健学、学科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在中外大型餐饮企业从事烹饪、营养指导与实践、营养配餐设计、厨房管理、员工培训等工作;在大中专学校从事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药物製剂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药学、药剂学和药物製剂工程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製剂工艺设计、剂型改造、车间工艺设计等基本能力,能够在药物製剂及其相关部门从事製剂的开发研製、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技术改造、生产管理及行销等工作,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套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製药工艺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製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等。
就业方向:能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行销企业从事药品的生产管理、贸易管理、医药市场行销等工作,能在医院、药品研发等部门从事製剂生产和管理、工艺设计、技术改造等工作。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中药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中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中药生产、质量控制及新产品研发等专业技能,能够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套用和新产品研发等部门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检验及新药研发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套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药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药用植物学、中医学基础、药事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从事中药种植、加工、生产和销售以及剂型设计、厂房设计与改造等相关工作。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粮食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化学、粮食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国家建设需要,能在粮食工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品质控制、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化学、普通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稻穀加工工艺与设备、澱粉化学与工艺学、穀物化学与品质学、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物料输送、食品工业自动化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粮食生产、储运、加工、销售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在质量监督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粮油食品研发、安全检测和品质控制等工作。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硕士专业
农业推广(食品加工与安全方向)是与食品加工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繫的专业学位。主要为食品加工及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套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套用型、複合型高层次人才。实行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通过农业行业主管部门、食品加工科技型企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体制和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招生类别: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方向)
学 制:2年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任务及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将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师资力量
食品药品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有33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3人;有安徽省家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岗位专家1人,安徽省中药材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岗位专家1人,安徽省企业科技特派员1人,省教坛新秀1人,校教坛新秀3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
学科建设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是我校首批省级重点学科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99年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获批为校级重点学科,2008年获批为安徽省重点学科。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现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有良好团队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有专业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9人,实验师1人,助教1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12人。
这些年,学科承担课题20余项,总经费4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重点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科技着作3部,其中被SCI 收录论文7篇,EI 收录1篇。
学科着力套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发展和提升传统食品加工理论和技术,为加速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学院专业设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方向
包括小麦、稻米、豆类、杂粮等穀物类食品深加工工艺;果蔬采后贮藏保鲜与加工;微生物发酵类食品的加工与开发;
(2)畜产品加工方向
主要研究畜禽肉类、乳品、蛋製品的加工工艺和新产品开发;
(3)食品安全控制与检测方向
主要研究食品加工产品的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食品中有害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学院动态
食品药品学院学生积极向留守儿童宣传H7N9预防知识
H7N9爆发之际全国各地积极防御,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孩子身边,因此他们缺乏预防知识的了解。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128班12名同学赴凤阳县城东国小宣传H7N9预防知识。
上午8点一行人来到城东国小,由城东国小校长接见。校方十分感谢安徽科技学院学生为留守儿童宣传H7N9预防知识。校长强调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本来就缺乏预防流感方面的知识,更何况他们还是留守儿童,所以对留守儿童宣传H7N9预防知识则显得尤为重要。十二名同学积极向留守儿童宣传预防知识,并且向每位儿童分发预防知识的传单。此次在城东国小校方的积极配合下,宣传活动顺利的进行了两个小时。
活动结束后校方再次感谢十二名同学,并希望安徽科技学院学生们今后能够多向这些留守儿童做些宣传活动。最后城东国小校方领导与十二名同学合影留念。
校友风采
创业成功典型
李晓军(中药学06届·),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CEO。1982年生,安徽芜湖人,民建党员,中药学专业2006届毕业生。2006年7月创立“东艺茶业”店,2008年8月8日成立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公司茶叶品牌——“艺福堂”已经成为网际网路茶叶领导品牌,年销售已突破1亿元。
李晓军

先后荣获杭州市西湖区“十佳创业之星”、杭州市“十佳”大学生创业之星、全球“十佳网商”、“首届浙江省十佳杰出青年网商”、“浙江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品牌中国2012中国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年度最佳渠道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基层就业典型
吴勇(食品科学与工程06届),2012年12月任共青团郎溪县委员会委员、常委、书记。1984年7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届毕业生。
吴勇

2006年7月选调至郎溪县工作。工作期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党委系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宣城市优秀团乾”。
她经历了从一名大学生向乡镇干部的转变,从一名普通办事员到乡镇领导干部的转变,实现了由乡镇副职向县级团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突破,但不管身处什幺岗位,扮演什幺角色,她始终牢记在走上选调之路时对组织的承诺:扎根基层、奉献青春!
科研创新典型
杨宏顺(食品科学与工程98届),博士,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副教授。
杨宏顺

安徽无为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98届毕业生。2005年获上海交通大学製冷与低温工程博士学位(同时校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2012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食品科学博士学位。美国食品工艺师协会会员、美国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会员、美国Sigma Xi科学研究协会会员、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国际食品保护学会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杨宏顺博士致力于食品纳米科技以及加工食品营养和功能特性的效价研究以及食品加工、工程与安全控制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40多篇,EI收录论文13篇,ISTP收录17篇。主编出版专着《Polymer Morphology》(美国纽约Nova科学出版社出版)、《冷冻食品质量控制与品质最佳化》,申请发明专利四项,其中1项已授权。
主要活动
安徽科技学院一年一届的食品药品文化节在每年的11月份开始,
学院通过各种的讲座以及学院的社团活动来宣传食品药品知识,
主要具体活动有烹饪及营养知识大赛,食品药品讲座,烹饪大赛,
中药製剂大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对于食品药品有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在全校範围内树立了食品安全重于天的意识。
三七女生节,系列活动。食品药品学院心理委员联合会于3月6日下午在东校区动感地带旁边举办了一场以“活力青春,美丽女生”为主题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