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清弓

清弓

清弓,一般指一种随着满清入关而由满族带入中原的中国传统弓。国际上对清弓的叫法为满洲弓或者满族弓。清弓的特点是,弓梢长而反向弯曲,弓梢根部有弦垫,弓体用牛角,木材,和牛筋等材料製成。因此,清弓属于筋角反曲複合弓。清弓的这种设计使得它拉力可以做得很大,用来射重箭威力可以和早期的火药武器抗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清弓
  • 所属年代:清朝
  • 特点:弓体巨大
  • 分类:战弓、猎弓、力弓
  • 又名:满洲弓、满族弓

清弓概述

清弓的出现同时影响了整箇中国的弓箭製造形制,后来的青海弓,蒙古弓都受到了清弓的影响,和清弓在外型上大同小异。
清弓和它的前辈-金朝(女真人)的弓是一样的。特点是大尺寸、大弓梢、拉力较大。很显然,它注重的是“稳”和“準”,和汉族弓的价值取向不同。有人提出这和材料不同有关,有这可能。汉族弓的特点恰好相反,更注重射程和效率。
清弓很差吗?不。弓身重,可以用重箭,保证一定的效率;重箭的离弦速度低,那就近距离使用,箭的速度、动能损失不大。清军实际就是这样,通过合理的战术安排,让他们的箭获得足够的穿透力和杀伤力,充分发挥武器的作用。
紫金阁功臣像中的清弓紫金阁功臣像中的清弓

满洲弓箭

满洲弓箭的结构从中间向两边对称,依次为握把、弓臂、弦垫和弓梢。握把为木质上贴暖木与鲨鱼皮;弓臂内为竹製或木製弓胎,面贴牛角或羊角,背贴牛筋(有的用鹿筋);弦垫有骨制的,亦有木製的;弓梢木质,中夹角片。满洲弓的弓弦分为皮弦、丝弦和筋弦三类。
满洲弓箭的显着特点是整个弓体巨大、弓梢长并内嵌角片、有明显弦垫。巨大的弓体可以在弓臂变形小的情况下增大对箭的推动力和推动距离。长弓梢虽然增大的弓臂负担,但是槓桿作用更明显,更加适合使用重箭;而且内嵌的角片不但加固了弓梢,而且减轻了弓梢重量。相对于其他种类弓来说,满洲弓的弦垫应该可以说是大到另类了,亦增加了弓臂负担,但是它能共很好的保护弓臂、减缓弦对弓臂的冲击;并使在射手拉弓时产生等效弓臂变换效果,使射拉开硬弓后更易保持射箭状态。

满洲弓分类

满洲弓可分为三类,战弓、猎弓、力弓。
力弓只是射手用来练习力量、拉弓动作的弓。这类弓普遍力大,弓体、弓梢粗壮。
猎弓是这三种弓中弓梢最长,省力效果最明显,也是最纤细的。
战弓这是上面两者的综合体。弓梢长度中等,即能够省力,又减少不稳定因素;拉力从50磅一直到200磅以上。
清朝满洲八旗军配用箭枝分为三大类,即niru(披箭);xierdan(刺箭)和zhan(哨箭)。三类箭枝各有特点,niru(披箭)箭身粗,重量大,箭镞宽,用于近射,清代有:
大礼披箭、齐披箭、义披箭、梳春披箭、箭、尖披箭、月牙披箭、抹角披箭、无哨披箭、铁鏽披箭、燕尾披箭、长披箭、鸭嘴箭、墩子箭、把箭、枪头箭、榛子披箭、火箭、射马箭等哨子披箭、大披20余种;xierdan(刺箭)箭身细而长,重量轻,箭镞细而窄,用于远射,有 梅针箭、齐梅针箭、角头箭、快箭、兔儿箭、尖头箭、远射把箭、射鱼义箭、水箭等;zhan(哨箭)属非杀伤性箭体,射出后发出鸣音,用于习射;信号传输和战时预警,有 牛角哨箭、齐哨箭、榛子哨箭、长哨箭、合包哨箭、圆哨箭、方哨箭等 。箭镞和箭桿的连线处以蛇皮或沙鱼皮包裹,藉以加固箭镞,防止磨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