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雄
教授,博导,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现担任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云南省金属矿尾矿资源二次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複杂矿资源综合利用示範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云南省複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分选创新团队首席教授,併兼任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云南冶金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专家、云南冶金集团特聘专家、云南锡业集团特聘教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矿业开发技术顾问、云南省首批专家服务团教授、云南省清洁生产专家、云南省矿业协会专家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4项排名第一),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昆钢集团科技合作奖1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作为主编出版专着3部,副主编出版专着2部,其中矿物加工专业教材1部,承担研究课题8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多项研究成果为省内外多家企业创造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效益;在高铁闪锌矿选择性活化、微细粒锡石高效浮选回收、尾矿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技术突破。
研究方向:有色金属複杂矿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选矿新药剂的研发与产业化套用研究;金银等稀贵金属的高效与绿色回收;尾矿资源二次利用;选矿废水处理与矿山生态环保。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童 雄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湖北蕲春
- 出生日期:1965.06.23
- 职业: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毕业院校:昆明理工大学
- 主要成就:2016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6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3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3年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 - 代表作品:尾矿资源二次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个人简介
童雄,男,1965年6月生,湖北蕲春人,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南省金属矿尾矿资源二次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複杂矿资源综合利用示範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云南省複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分选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云南省套用基础研究计画项目评审专家、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云南冶金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专家、云南冶金集团特聘专家、云南锡业集团特聘教授、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特聘教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矿业开发技术顾问、云南省首批专家服务团教授、云南省清洁生产专家、云南省矿业协会专家等。
主要从事複杂难处理多金属矿的高效回收与利用、尾矿资源二次综合利用、稀贵金属的选冶与综合利用和浮选药剂的研製。主持了国家发改委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重点项目和面上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云南省套用基础研究计画重点项目、科技创新强省计画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30项,企业委託项目86项;发表论文237篇(SCI收录9篇、EI收录58篇),出版专着8部、教材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件。
人物经历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者,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现担任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云南省金属矿尾矿资源二次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複杂矿资源综合利用示範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云南省複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分选创新团队首席教授,併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云南省套用基础研究计画项目评审专家、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云南冶金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专家、云南冶金集团特聘专家、云南锡业集团特聘教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矿业开发技术顾问、云南省首批专家服务团教授、云南省清洁生产专家、云南省矿业协会专家等。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有色金属複杂矿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选矿新药剂的研发与产业化套用研究;难处理铁矿提质、降尾关键技术;金银等稀贵金属的高效与绿色回收;尾矿资源二次利用关键技术;选矿废水处理与矿山生态环保。
主要贡献
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作为主编出版专着3部,副主编出版专着2部,其中矿物加工专业教材1部,如《複杂矿资源高效利用的互补效应与和谐选矿》、《尾矿资源二次利用的研究与实践》、《矿物浮选》等,承担研究课题8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多项研究成果为省内外多家企业创造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效益;在高铁闪锌矿选择性活化、微细粒锡石高效浮选回收、尾矿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技术突破。
获奖记录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4项排名第一),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昆钢集团科技合作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