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定蕃
邱定蕃,1941年10月20日出生于香港,江西省广昌县人,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矿浆电解新技术”开拓者。
1962年大学毕业,1989年通过国家留学考试赴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学习和研究并担任该校研究生副导师。1985-2002年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主管科研副院长、博导,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副主任、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
邱定蕃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的研究与开发。他研究成功的萃取分离镍、钴技术在中国国内首次实现了工业化。此外,他在资源循环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许多工程院谘询战略研究项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邱定蕃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香港
- 出生日期:1941年10月20日
- 职业:科学家
- 毕业院校: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
- 主要成就:“矿浆电解新技术”开拓者
- 研究领域: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
人物经历
1941年10月出生于香港,原籍江西省广昌县贯桥乡,在风景秀丽的赤水镇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
1951年,他刚满10岁便念完了赤水国小,毕业时名列前茅。
邱定蕃

1952-1954年在广昌中学学习。
1954-1957年在南城中学高中部学习。
196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化工系,同年进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作。
1985年后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
1990年(一说1989年)通过国家教委公派出国留学考试,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加拿大着名学府——皇后大学学习和研究,并担任了该校矿物工程系研究生导师。留学结束后回国。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当选为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第一届专家委员会成员。
2013年,被选为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成员。
2015年,被聘为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顾问。
邱定蕃先后出访过澳大利亚、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日本、中南美及非洲等20余个国家从事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并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或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邱定蕃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大量的套用基础研究并解决了许多工程化难题。20世纪80年代初,邱定蕃主持研究成功的P204萃取分离重金属在中国国内首次实现了工业化,为弥补当时国内钴的短缺作出了贡献。
邱定蕃

此外,他在处理含镍钴红土矿、低品位锰矿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1989年,他建议在新疆大型钢镍矿採用先进的“加压浸出镍精炼新工艺”,并作为试验项目总负责人,主持了上百人的联合攻关。20世纪90年代,与他人合作发明“矿浆电解新技术”,成为了该项技术的开拓者,提出了与国外学者不同的反应机理,实现了金属的进一步提取,降低了能耗,特别是在冶炼过程中不产出二氧化硫。1993年建成中国第一座重金属加压精炼厂,使中国镍精炼从20世纪50年代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该项成果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在湖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矿浆电解工厂,金属回收率提高了10%。该项成果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发明一等奖和1998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邱定蕃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的论证和研究工作。他参与的“国家12个重要领域技术政策研究”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参加中国工程院重点课题“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和“东北地区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2002年,他较早在中国国内提出“加快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建议,并主持了中国工程院‘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我国有色稀有金属材料的现状及发展战略”、“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的战略研究(工矿组)”和“有色金属工业CO2排放、评估和对策研究”等课题。“云南元阳複杂金矿资源综合利用”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据2012年12月6日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官网资料显示,邱定蕃共获国家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17项。其中,2004年获中国光华工程科技奖,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发表论文100余篇,学术专着6本,其中《矿浆电解》一书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这项技术研究和生产的学术专着。作为一种全新的提取冶金,矿浆电解已经显示了生命力,但它仍有待于扩展套用领域。对複杂多金属矿的矿浆电解研究有可能为中国丰富的多金矿寻找到一条有效的处理途径。
《矿桨电解》

邱定蕃着有《矿桨电解》、《有色金属工业低碳发展: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低碳经济及冶炼废气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有色金属资循环利用》等。
人才培养
姓名 | 学位名称 | 学位授予年份 | 学位论文 |
---|---|---|---|
韩欢庆 | 博士 | 2007 | 铝电解惰性阴极新材料的製备研究 |
刘维平 | 博士 | 2007 | 矿浆电解製备超细铜粉及其套用研究 |
张英杰 | 博士 | 1999 | 云南元阳金精矿矿浆电解基础理论研究 |
王成彦 | 博士 | 2002 | 複杂锑铅矿矿浆电解工艺及理论研究 |
荣誉表彰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曾任:
- 担任过技术员、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研究室主任等职务。此外还兼任中国环保学委会主任、重冶学委会副主任、《有色金属》杂誌总编辑。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
现任: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究员、博导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
- 2008年12月,被聘请为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顾问。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副主任
-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
- 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成员
-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顾问
- 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
-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17年5月19日,被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选举为提名委员会主任。
- 华南理工大学双聘院士
人物评价
满头苍髮,已近耄耋之年的邱定蕃院士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科研创新活力,始终与同事并肩奋战在矿冶科研一线。他不慕名利、不计得失,潜心钻研,致力于有色金属的提取、分离和回收研究,先后获得了17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为祖国矿冶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尖端紧缺人才。邱院士作为一名冶金行业的老工作者,既体现出他为人治学的低调谦和,又反映出他对这份工作的笃定和坚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评)
人物影响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学术会议
2014年,邱定蕃教授倡议并发起中国有色金属冶金学术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得到了中国工程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等数十家科研院所、学会、高校及厂矿企业的大力支持,已成为有色金属冶金行业的学术盛会,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学术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