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法学、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入选贵州省一流大学专业重点建设项目、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1992年与贵州计画管理干部学校合併,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拥有花溪、河滨和鹿沖关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106.8亩,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1万余册,电子图书160万余册,电子期刊3.6万余种;承办有国家统计局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办的大数据统计学院1个,设有学院(部)17个;有本科专业62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796人,留学生21人;有教职工2009人,专任教师1297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科研机构(基地)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创园1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获批贵州省人才培养基地5个;设有校级科研机构42个。
基本介绍
- 硕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
- 所属地区:贵州省贵阳市
- 主管部门:贵州省
- 学校官网:http://www.gzife.edu.cn
- 中文名:贵州财经大学
- 英文名: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简称:贵州财大(GZIFE)
- 创办时间:1958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财经类
- 属性:普通高等院校
- 现任校长:蔡绍洪
- 知名校友:任泽民、李兰、李岷、张吉勇
- 校训:厚德、博学、笃行、鼎新
- 校歌:贵州财经大学校歌
- 主要院系: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等
-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学城
- 学校代码:10671
- 主要奖项:贵州省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基地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年)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4年)
历史沿革
1958年8月21日,在贵州省财政干部学校、贵州省银行干部学校、贵州省盛业干部学校、贵州省粮食干部学校和贵州省供销合作干部学校五所财贸专业干部学校(成立于1949年)的基础上正式成立贵州财经学院,校址在贵阳市河滨公园北侧原贵州省财政干部学校、贵州省粮食干部学校、贵州省供销合作干部学校三个学校之内。
1961年,复办财经干部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财经学院被撤销。
1978年,重建贵州财经学院。
1992年,贵州财经学院与贵州计画管理干部学院合併为新的贵州财经学院。
2011年11月,教育部确定由中央财经大学对口支援贵州财经学院。
2012年3月,教育部发文同意贵州财经学院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6月,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7年7月7日,贵州财经大学西密西根学院正式成立,实现了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
办学条件
院系设定
截至2016年12月,该校设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学院、信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文化与法律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工作部、MBA教育中心、商务学院(独立学院)等教学院部。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该校共有教职工1664人,专任教师1263人,具有博士学位470人。
刘洪玉、袁志刚等数十名海内外在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受聘担任我校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着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学奖” 获得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任贵州财经大学名誉校长。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设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5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
项目 | 学科名称 | 获批时间 | 批次 |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 理论经济学 | 2012年 | 第二批 |
工商管理 | 2011年 | 第一批 | |
公共管理 | 2015年 | 第四批 | |
套用经济学 | 2011年 | 第一批 | |
统计学 | 2012年 | 第二批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育) | 2014年 | 第三批 | |
省级重点学科 | 企业管理 | 2000年 | 第二批 |
金融学 | 2002年 | 第三批 | |
国际贸易学 | 2002年 | 第三批 | |
产业经济学 | 2006年 | 第四批 | |
统计学 | 2006年 | 第四批 |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2007年 | 第四批 | |
会计学 | 2007年 | 第四批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15年 | 第七批 | |
数学(培育) | 2016年 | 第八批 | |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培育) | 2016年 | 第八批 |
学科名称 | 学科门类 | 获批时间 |
理论经济学 | 经济学 | 2017年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2017年 |
公共管理 | 管理学 | 2017年 |
门类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获批时间 |
---|---|---|---|
经济学 | 0201 | 理论经济学 | 2011-3 学位[2011]8号 |
0202 | 套用经济学 | 2006-1学位[2006]3号;黔学位[2006]1号 | |
0714 | 统计学 | 2011-8 学位[2011]51号 | |
理学 | 0714 | 统计学 | |
法学 | 0304 | 民族学 | 无一级学科点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11-3 学位[2011]8号 | |
工学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1-3 学位[2011]8号 |
管理学 | 1202 | 工商管理 | 2011-3 学位[2011]8号 |
1204 | 公共管理 | 2011-3 学位[2011]8号 |
二级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名称 | 获批时间 |
---|---|---|
020101 | 政治经济学 | 2006年1月 |
020102 | 经济思想史 | 2011年3月 |
020103 | 经济史 | 2006年1月 |
020104 | 西方经济学 | 2011年3月 |
020105 | 世界经济 | 2011年3月 |
020106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2006年1月 |
020201 | 国民经济学 | 2006年1月 |
020202 | 区域经济学 | 2006年1月 |
020203 | 财政学 | 2006年1月 |
020204 | 金融学 | 2003年9月 |
020205 | 产业经济学 | 2003年9月 |
020206 | 国际贸易学 | 2003年9月 |
020207 | 劳动经济学 | 2006年1月 |
020208 | 统计学 | 2003年9月 |
020209 | 数量经济学 | 2006年1月 |
020210 | 国防经济学 | 2006年1月 |
0202Z1 | 法律经济学 | 2011年12月 |
0202Z2 | 城市经济管理 | 2011年12月 |
0714Z1 | 经济社会统计学 | 2013年12月 |
99J2 | 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 2013年12月 |
0714Z2 | 数理统计学 | 2013年12月 |
0714Z3 | 生物统计与动力系统 | 2013年12月 |
030403 |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2006年1月 |
0305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011年3月 |
030502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2011年3月 |
03050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2006年1月 |
030504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2011年3月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2006年1月 |
030506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2011年3月 |
0305Z1 | 马克思主义法学 | 2011年12月 |
081201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2011年3月 |
081202 | 计算机软体与理论 | 2011年3月 |
081203 | 计算机套用技术 | 2006年1月 |
120201 | 会计学 | 2006年1月 |
120202 |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行销、人力资源管理) | 2003年9月 |
120203 | 旅游管理 | 2006年1月 |
120204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2011年3月 |
1202Z1 | 审计学 | 2011年12月 |
1202Z2 | 物流管理 | 2011年12月 |
1202Z3 | 公司金融 | 2014年12月 |
99J3 | 电子商务 | 2011年12月 |
99J4 | 项目管理 | 2011年12月 |
99J5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1年12月 |
99J6 | 市场行销学 | 2011年12月 |
99J1 |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管理 | 2013年12月 |
120401 | 行政管理 | 2006年1月 |
120402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 | 2011年3月 |
120403 | 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 2011年3月 |
120404 | 社会保障 | 2011年3月 |
120405 | 土地资源管理 | 2011年3月 |
1204Z1 | 城市规划与管理 | 2013年12月 |
99J7 | 可持续发展管理 | 2016年12月 |
99J8 | 大数据金融 | 2016年12月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获批时间 |
025100 | 金融 | 2010年9月 |
025400 | 国际商务 | 2010年9月 |
125100 | 工商管理 | 2007年5月 |
125300 | 会计 | 2014年7月 |
055100 | 翻译 | 2014年7月 |
125500 | 图书情报 | 2016年9月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2016年9月 |
035102 | 法律(法学) | 2016年9月 |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该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示範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有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国家级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5个
教育部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会计学、农村区域发展、金融学、市场行销、工程管理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商管理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範课程:国际结算实务
省级示範专业:统计学、信息管理与系统、市场行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财政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统计学、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省级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发展经济学、财务管理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电子商务、证劵投资学、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行销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文科综合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省级教学团队: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团队、会计学教学团队
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贵州省套用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贵州省工商管理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贵州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合作交流
截止2016年2月,该校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科研教学合作伙伴关係。
贵州财经大学

与美国加州富乐敦大学、法国上阿尔萨斯大学、日本大阪经济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教师培训、教师互派。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西密西根大学和伯克莱学院合作举办高等教育项目,包括2个本科和4个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蒙大拿大学、义大利罗马第二大学、泰国庄鹏皇家大学等合作开展互派留学生等项目。
已经开办了1个本科和4个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与中国国家汉办、厄利垂亚高等教育委员会合作创办有厄利垂亚高等教育委员会孔子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12月,该校共建有省级科研机构6个,校级科研机构3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基地4个。2009年副省长刘晓凯授权,在该校建立了“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2010年,该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立项12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8项。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039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561篇(包括北图核心期刊论文362篇,CSSCI期刊论文94篇,SCI期刊论文20篇,ISTP/ISSHP收录30篇,EI/SCIE收录55篇);一般期刊论文471篇,外文期刊论文7篇。
十二五期间,该校完成了《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报告》、《贵州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报告》等行业发展报告。向社会发布了《贵州房地产蓝皮书》、《贵州金融蓝皮书》两个关于贵州省金融和房地产发展的研究报告。《2013贵州省金融发展报告》是贵州省也是西南地区第一份金融发展报告。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70余万册,数字图书资源120T,共分布于两个馆舍,实行通借通还。有电子图书近百万种,订有中外文期刊总计1800余种,一式两份可在两个馆舍分别取阅;购买有中外各类资料库40余种,可由校园网自助获取资料库资源。该馆正在推进自建特色资料库以及管理学、经济学经典名着自建特色资料库的建设,有“山地经济特色库”、“生态经济特色库”、“反贫困研究特色库”、“经济史特色库”、“地图经济分析库”、“县域经济统计库”、“贵州财经大学教学辅助用多媒体资料库”和“贵州省情特色库”8种。
- 学术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是贵州财经大学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期刊,于1983年3月创刊,1985年国内正式出版,1992年面向国外公开发行。2013年1月由《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学报》。《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坚持“立足贵州,面向国内外,坚持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为财经教育和财经科学研究服务”的宗旨,秉承“关注贫困与发展,崇尚科学与理性”的办刊理念,倡导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创新、求是的学术精神,致力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是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一届贵州省优秀期刊、贵州省一级期刊、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RCCSE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褚光荣
党委副书记、校长:蔡绍洪
党委副书记:谌莉萍、肖建宗
党委委员、副校长:赵普、杨勇、葛建军、缪坤和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松
副校长:徐大佑
文化传统
- 校徽
贵州财经大学新标识的设计理念、目标定位,是突出财经类学校行业属性的同时,表现贵州财经大学的个性特点,即学校的简称,培养财经人才中的“贵财”。标誌以春秋战国之造型完美的着名盾形古币为设计元素,整体造型以抽象的贵字突出其中“人”因素,并表现为人字型背靠背的“四方人才币”形象,体现贵财大“儒魂商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设计上下对称的设计符合公众审美的要求,也喻示着1958年成立的贵州财经学院站在新的起点上,将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同时,设计还体现了从贵州财经学院到贵州财经大学承先启后的历史脉络和责任,其华丽转身的意义不言而喻。人形币也表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之道,贵财大培养的人才不仅会理财,而且是注重其背后内涵的 “贵才”。标誌颜色沿用“贵财红”。造型简洁、大气、庄重,底蕴深厚,具备很强的识别性与传播力。
而且从标示的字形上也表现两层含义:一是盾形币寓意“财”,且通“才”,表征学校的特徵“财经类”和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二是符号具有“贵”字造型和“大”字造型;综合起来表示“贵州财经大学”。
- 校训
“厚德”取于古训“天行健自强不息,地载物厚德与秋”。厚,敦实、厚重、忠厚。德,修养、品行。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又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博学”、“笃行”源自论语博学(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宽广、广博,屈原《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学,学习、思考、请教,论语述而:“学而不厌”,文雍也:“有颜回者好学。”笃,坚定、踏实,《荀子·修身》:“笃志而体”;行,执行、做、行为,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思行诸’”又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孟子梁惠王上:“夫我乃行子,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庄子逍遥游:“行比一方。”
“鼎新”选用成语“革故鼎新”的除旧布新、开拓创新之意,《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又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御政之首,鼎新革故”。
杰出校友
姓名 | 担任职务/个人成就 |
任泽民 | 浙江省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
李岷 |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傅永华 | 贵州省发改委副主任 |
陈再天 | 贵州省纪委副书记 |
任湘生 | 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贵州省统计局局长 |
鲁红卫 | 贵州省水利厅副厅长 |
游明进 | 贵州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
杨军 | 贵州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
李保芳 |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
王先耕 | 贵州省财政厅正厅级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 |
刘福成 | 贵州省农委主任 |
宋霖 | 贵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
涂小亭 | 贵州商学院党委书记 |
刘雷 | 安顺学院院长 |
校区分布
花溪校区:贵州财经大学主校区,邮编550025.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学城,2011年9月该校2011级新生成为花溪大学城的第一批学生,2012年9月贵州财经大学迎来正式更名后首届学生。于2013年春季鹿沖关校区全体行政人员、教师、学生搬迁至花溪校区,花溪校区成为校本部主校区。
鹿沖关校区:商务学院的主校区,邮编550004。位于贵阳市云岩区鹿沖关路276号。
河滨校区: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瑞金南路121号(河滨公园旁)
青年路教学点: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油榨街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