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曹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任学科负责人)

曹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任学科负责人)

曹毅,研究员,1962年12月出生于云南昆明。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德国海德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博士后。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生物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二十余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曹毅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云南昆明
  • 出生日期:1962年12月
  • 职业: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任学科负责人
  •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医学系

人物简介

研究员,1962年12月出生于云南昆明。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德国海德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博士后。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生物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二十余年。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工作七年,德国研究机构(柏林马克思-迪贝克分子医学中心、海德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威尔茨堡大学)和德国生物公司工作十四年。在国际书刊发表论文20余篇,拥有德国专利2项,开发临床诊断试剂盒2个,5项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确立5个新CD Marker, 建立全新技术一个,自建转基因小鼠一个。受邀为多家国际杂誌撰写综述和审稿。具有多方面工作经历及经验:具有长期实验室工作经验,也具有临床医疗工作能力; 具有基础创新性研究的工作经验,也具有从事套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实际经历; 具有高等院校、国家研究中心、高科技公司多方面工作经历及经验。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活跃人物其个人情况及主要工作被收录世界名人录《Marquis WHO'S WHO- WHO'S WHO in Medicine and Healthcare 》(publishers of the who's who in the world, New Jersey, USA, 2003 年)。2006年通过中科院"百人计画"招聘至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任学科负责人。
曹毅

课题简介

分子病理学是套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服务。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分子与实验病理学实验室是新成立的学科组,主要从事于肿瘤分子病理、免疫病理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以及为所内其它研究小组、研究人员提供组织病理诊断、 实验动物病理诊断、分子病理实验等服务。

研究课题

1. 肝癌的早期诊断
肝癌是中国最多发的肿瘤之一。早期肝癌的治疗效果远优越晚期肝癌。早期发现肝癌十分重要。但是,(1) 肝脏位处腹腔深部,在肝癌早期,因无症状和缺乏相关体徵;(2) 肝脏位处较深,病理外验取材较难;(3) 目前图像检查方法难以发现较早肝癌结节;(4) 加之在中国及亚洲国家85%肝癌伴有肝硬化,图像检查难以区分肝癌结节与肝硬化结节。这些因素导致临床检查, 病理检查, 图像检查发现早期肝癌异常困难。而血液检查势必成为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肝癌早期诊断的方法。另一方面,肝癌不同于其它实体瘤。肝脏血循环丰富,肝细胞间有大量血窦;早期肝癌组织内即可见血窦。这些特性导致早期肝癌时,肝癌细胞及其成份即可入血,血液检查用于早期发现肝癌成为了可能。利用我们自己已开发的单克隆抗体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液中肝肿瘤相关的目标分子(DNA/RNA,蛋白,糖链),以及血中肝癌细胞本身。拟建立一套新的,安全的、高效率的肝癌血液辅肋诊断方法。
2.肺癌发病的分子病理机制及早期诊断
中国是肺癌高发区。肺癌是我国最高发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肺癌对人民健康危害极大。云南省箇旧锡矿和宣威煤矿,是我国肺癌特高发区。早期发现, 精确区分肺癌与其它肺部良性病变, 以及改进预警方式对肺癌的临床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早期发现肺癌很困难。目前,临床上发现肺癌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图像检查,纤维气管镜检查,痰涂片检查,及血液检查。然而,图像检查难以发现早期肺癌。纤维气管镜检查成本太高,不可能用于筛选,且纤维气管镜检查对周围型肺癌难以有效。所以,痰检查及血液检查势必成为早期发现肺癌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方法。但是,目前使用的痰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而血液检查方法缺乏有效的分子标记物。我们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肺癌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的特点,研究其发病的分子病理机理。在了解其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特点的基础上,寻找临床诊断,特别是痰检查及血液检查, 可用的分子标记物,为早期发现、诊断肺癌服务。
3.开发新的肿瘤相关抗原的抗癌疫苗。
我们己发现免疫某些肿瘤相关抗原,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活性T淋巴细胞及抗体。活性T淋巴细胞可杀伤阳性肿瘤细胞。更重要的是,某些抗体可激活相关的细胞稠亡(apoptosis)信号通路, 导致阳性肿瘤细胞稠亡(apoptosis)。 这些肿瘤相关抗原抗癌疫苗是一种有很好临床前景的,新的临床免疫辅肋治疗方法。利用我们自己的抗原疫苗,研究、开发这些抗癌疫苗的临床治疗前景及作用机理。
4.实验病理研究
同所重点实验室``人类疾病模型与动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其它研究小组,研究人员合作从事爱滋病, 肿瘤, 神经疾病等的基础、临床研究。负责组织病理学诊断、 实验动物病理学诊断、分子病理学实验、神经免疫学等等方面的工作。

承担项目

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画”-肿瘤分子病理及肿瘤的早期诊断2006.07---2009.06
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基因修饰DC疫苗的构建及其在爱滋病免疫重建的机制研究(参加)2006.10-2010.10
3. 云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画-几种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干细胞治疗研究平台(参加) 2006.12-2009.12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