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豪猪
云南豪猪(学名:Hystrix brachyura yunnanensis)是马来豪猪的云南亚种,也叫短尾豪猪,分布于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及苏门答腊岛等,中国云南西部与缅甸交界的卡奇恩山区。外形与中国豪猪相似,但鼻骨很短,长不及枕鼻的1/2,后端不达眼眶,前端至后端几乎等宽。颅基长约110毫米,颧宽约64毫米,鼻骨中线长约47毫米,额骨几乎与鼻骨等长;顶骨中线长约为额骨的1/2。栖息于低山森林茂密处,居,常以天然石洞居住,也自行打洞。夜行性。活动路线较固定。以植物根、茎为食,尤喜盗食山区的玉米、薯类、花生、瓜果和蔬菜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云南豪猪
- 拉丁学名:Hystrix brachyura yunnanensis,Hystrix yunnanensis
- 别称:马来豪猪云南亚种、短尾豪猪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纲:哺乳动物纲
- 目:齧齿目
- 亚目:豪猪型亚目
- 科:豪猪科
- 种:马来豪猪
- 亚种:云南豪猪
- 命名者及时间: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称:Malayan Porcupine
- 英文名称:Himalayan Crestless Porcupine
外形特徵
外形与中国豪猪相似,但鼻骨很短,长不及枕鼻的1/2,后端不达眼眶,前端至后端几乎等宽。颅基长约110毫米,颧宽约64毫米,鼻骨中线长约47毫米,额骨几乎与鼻骨等长;顶骨中线长约为额骨的1/2。
头、颈、肩及体侧面为深褐色,至四肢逐渐转为黑色,嘴角有1细长白纹延伸至肩部,腹部褐色,冠毛始白头枕部后方而止于肩部前方,粗刺较短,很少超过150毫米,细刺长约250毫米。
分布範围
分布于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及苏门答腊岛等地,中国分布于云南西部与缅甸交界的卡奇恩山区。
云南豪猪分布图

。
相关知识
豪猪科(Hystricidae)是豪猪型亚目中分布最广的一科,分布遍及非洲和亚洲南部,在南欧也能见到,是豪猪型亚目唯一见于欧亚大陆的成员,而以东南亚种类最多。豪猪科成员以身上有棘刺而着称,身上的毛演化成保护性的棘刺在很多哺乳动物中都出现,而啮齿类中甚至在豪猪型亚目中就出现在多次,但是以豪猪科的刺最为发达。
云南豪猪

豪猪科的棘刺比较容易脱落,有些种类还可以将棘刺射出,豪猪身体后方的棘刺要比前方的更发达,抵御敌害的典型姿势就是将身体背向对方。其豪猪科分成短尾和长尾两个类型,短尾的类型包括豪猪Hystrix和南洋豪猪Thecurus,体型大而粗壮,身上的刺较长,在森林和草原中都有分布。
其中南非豪猪(学名:Hystrix africaeaustralis)身长超过80厘米,刺最长达30厘米,是所有哺乳动物的棘刺中最长的。长尾类型包括扫尾豪猪Atherurus和长尾豪猪Trichys,体型较瘦小,刺较短,尾长,尾的末端有一丛较长的刺,尾巴摇动时可发出声音,用以警告敌手。中国有2~3种豪猪和1种扫尾豪猪。
保护级别
云南豪猪、扫尾豪猪、豪猪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捕杀野生豪猪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