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学士服
所谓“清朝学士服”指的是杭州的一所国小在开学典礼上,90多名新生穿戴着类似影视剧中的清朝衣服、帽子,手捧黄色书卷,参加诵读入学三字经、向师长行礼等活动。一时引起社会争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清朝学士服
- 外文名:qingchaoxueshifu
- 类别:学士服
- 特点:清朝服饰
由来
2009年9月1日,杭州紫阳国小举行了一场“古色古香”的新生入学仪式。当天上午,紫阳国小92位新生身穿清朝“学士服”,在悠扬的古乐声中,手捧“三字经”,大声诵读:“菊花香,入紫阳,吾七岁,进学堂……勤学习,健身体,知礼仪,善劳动……”缓步走向“学堂”。
社会相关

网贴曝光
2009年9月2日上午9点48分,网友“丫都席”在“天涯杂谈”上,发布了名为《昨日开学,我儿子被迫穿清朝服饰行师礼,我忍不住怒了》的帖子。“丫都席”说,自己的儿子就参加了当天紫阳国小入学仪式,他对儿子穿清朝服参加入学仪式表示反对。帖子一出,立即吸引网友关注。到9月6日晚10点半,访问量达到20多万人次,1900多人回复。争议最多的还是衣服问题。
网站被黑
2009年9月6日下午,打开紫阳国小的学校网址后,跳出的不是学校的主页,而是一封信。页面上方用黄色字型,写着“致杭州紫阳国小校长的一封公开信”几个大字。写信的人自称“黑牛儿”。
“黑牛儿”称,关于学校9月1日的新生入泮礼,“黑牛儿”觉得非常有意义。“但很可惜,因你们筹划上的失误,使这样一件好事变味了,而问题就出在服装上。”文章最后,“黑牛儿”称:“虽然贵校这样的活动受到了诸多的非难,但从弘扬中华文化的角度,还是值得讚扬的。只是希望贵校今后举办类似活动时,多做做相关功课,不要再像这次一样因準备不周而惹出一些争议。 ”
质疑观点
观点一为什幺不选择汉服
从帖子看来,一些网友不能接受这样的入学仪式。许多网友表示,其实可选择穿汉服。
观点二 “黑”掉网页的做法太过激
对于学校的这一做法,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对于学校的这一做法,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网友“下马击狂胡”就说:“没什幺不对啊,清朝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
学校回应

学校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 新生穿的是当时的书生服
紫阳国小的校长陆爱萍介绍,紫阳国小前身为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的紫阳书院,是清代浙江四大书院之一,悠久的历史蕴蓄了紫阳国小丰厚的文化底蕴。正是为了进一步传承书院精神,发扬书香文化,激励学生争当书香学子,学校才决定从2009年开始,每年为新生举行一个隆重而特别的入学仪式。办这个仪式,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学校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陆爱萍表示,所以学校準备还原紫阳书院建成时学子入泮的场景,而让学生身穿清朝时的服装,也正是为了营造当时入泮的氛围。设计服装时查阅过许多书,学生们穿的衣服正是清朝时书院书生所穿服装,所不同的是衣服前面的“补子”,为了激励学生争当书香学子,学校在“补子”上印了“孝亲尊师”四个字。 另外,陆爱萍说,服装全由学校出资购买,网友所说的商业目的,纯属无稽之谈。
评论
一个学校的历史悠久,能说明什幺?仅仅说明其建校早而已。时间早并不值得自豪,正如中国的历史悠久却也倍受屈辱。值得自豪的,应该是作为一所学校给社会培养出了多少优秀的人才。例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虽建校也较早,可早于麻省理工学院有很多。不但美国有,世界各地更是多如牛毛。然而时至今日,麻省理工学院被人们誉为了“世界理工大学之最”。至2007年,便先后有78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或工作。
在很多时候,历史悠久者反而成了落后者的代名词,也反而成了被耻笑的对象。当一个学校不是将心血花费在培养人才上面,而是刻意的去渲染自己的历史,只能使自己成为被大家耻笑的对象,却绝不会引来他人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