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樱花自杀机

樱花自杀机

樱花自杀机

1944年初期,日本海军有人认为目前海军的飞行员投弹水平低劣,靠常规炸弹轰炸根本不可能取得多大效果,建议海军当局製造有人驾驶的滑翔炸弹由1式陆攻携带,飞到美军舰队上空投掷。在参考了德国的实验机Fi-103A-1Re.4“赖兴贝格”IV之后.1944年10月在德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製造出了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并成功的由1式陆攻完成了投放测试。1945年4月12日,日军出动8架1式陆攻携带樱花11型前往攻击美军特混舰队,造成美军驱逐舰一沉一重伤,这是樱花自杀机唯一的战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樱花自杀机
  • 英文名称:MXY-OHKA
  • 研製时间:1944年
  • 国家:日本

组成结构

樱花弹设计採用的动力装置有火箭发动机与喷射发动机,安装喷射发动机的樱花展开的较晚,最先製造出来的是安装火箭发动机的樱花弹,这种樱花弹由1式陆攻进行投放,有效射程37公里,除了空对舰樱花以外,还有装更强劲发动机可以自行起飞的岸对舰型,甚至还有用潜艇发射的潜对舰型,战争期间日本一直在不断完善樱花弹的性能,提高樱花弹的射程。
樱花自杀机
由于樱花弹的俯冲时速度可以达到900-960公里/小时,实际是无法空中拦截的,所以危险性巨大,一旦被发射出来那被攻击的舰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樱花弹原本被日军计画用做本土决战用秘密武器,在本土决战中大规模使用,所以战争期间只有少量樱花11型投入了测试性实战。
最初的11型,是仅有的参与过实战的型号,前半部是一枚1.2吨的强力TNT弹头,机身为木製结构,尾端有火箭发动机。该弹头与整个飞机连为一体,除此之外,该飞机就没有别的武器了。中间部份是狭小的驾驶舱,里面坐着一名的神风特攻队飞行员。驾驶舱后是火箭推进器,能高速飞行,最高平飞速度可达每小时630公里,而向下俯冲时更加可以达到每小时1,040公里的速度而理论上没有炮火能阻止它,但航程很短,仅为36公里。樱花型飞机没有起落架,因此根本无法降落。
樱花飞弹之所以是针对自杀式任务而设计的飞机,是由于樱花飞弹内的战斗部是与弹体连为一体,不能分离出来,所以要炸毁目标,樱花飞弹本身必须与目标同归于尽。樱花飞弹的舱门从里面不能打开,飞行员无法逃生,加上樱花飞弹没有起落架,所以即使有任何原因要放弃进攻,例如在未到达目标前,目标已被其他战友摧毁,飞行员也无法将它驶回基地降落在跑道上。
1945年4月12日以后,美军知道了樱花弹的真相,感到十分恐惧,所以不再接近日本本土进行航行,免得被1式携带樱花混到舰队附近,另外就是加强远程巡逻,重点打击携带樱花的1式陆攻,将樱花摧毁在发射之前,二战结束时日军共动用樱花55架,战死540人,据说仅有4月12日那次获得了战果。
樱花自杀机
型号
曾经出战过的樱花型飞机属于最初的11型。基本上,一架樱花型飞机是由一个2,646磅(1.2t)重的弹头,和木製机翼所组成,动力由一具四式一号十二型固态火箭引擎提供。11型能实现高速飞行,但航程十分有限,这在实际使用时相当受限;因为它需要由一架负载极重并缓慢的母机,带领至离目标36公里的距离才能被发射,使得它极难躲避敌方战机的攻击。另外,中岛飞机製造厂生产了一架11型的变种机,该机以薄钢板制的机翼取代木製机翼,并命名为21型。
日军装备樱花飞机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步入后期,因此以下的改良型号,都没来得及出战就进入了博物馆。
樱花型飞机22型的设计,主要是针对11型航程太短的弱点而作出改进,引擎方面改用“津-11”型热喷射引擎。引擎测试成功后,第一海军航空技术厂生产了50架能配备这种引擎的樱花22型。22型能够从更灵敏、更高速的P1Y3型银河轰炸机发射,不过机翼面积需要改小,弹头的重量也需要减轻一半,至1,320磅(600kg)。没有任何一架曾参与过实战,而据说有关方面只製造了三台测试用于测试的“津-11”引擎。
33型是22型的加长版,以一台石川岛播磨重工业生产的Ne-20型涡喷引擎为动力,配上1,764磅(800kg)重的弹头。母机为G8N连山四发重型轰炸机。基于连山轰炸机开发的一再延迟,33型的生产被迫取消。
其它没有生产过的计画型号包括能从潜水艇发射的43A型,以及藉助火箭辅助推动,能使用飞弹弹射器发射,并装上摺叠式机翼,能藏在洞穴中的43B型。另外亦有两款为这两款型号而设计的训练机在研装中,就是双人版的K-1和K-1改,前者是滑翔机,后者则装配了一个单独的火箭引擎。原本弹头的位置更改为供飞行学员乘坐的驾驶舱。
最后的53型同样使用Ne-20型涡喷引擎,如滑翔机般由母机拖曳,至目标上空时方由母机释放。
已服役型号
空技厂/横须贺 MXY-7 “樱花” 11型 火箭引擎驱动自杀式攻击机;大约製造了800架。
未服役型号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21型 与11型同样使用火箭引擎(钢製机翼);製造了1架。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22型 改装热喷射引擎;製造了50架。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33型 使用与橘花攻击机相同的Ne-20涡喷引擎;由连山轰炸机运载。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43A 使用与橘花攻击机相同的Ne-20涡喷引擎;由潜水艇发射。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43B 使用与橘花攻击机相同的Ne-20涡喷引擎;由陆基弹设器发射。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53型 涡喷引擎驱动自杀式攻击机;如滑翔机般由母机拖曳。
教练机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K-1型 自杀式攻击机教练机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K-1改型 自杀式攻击机教练机

发展沿革

早在日本人之前德国元首最宠信的冒险家 欧洲最危险的男人——奥托 斯科兹尼和着名的德国女试飞员 汉娜 莱希。提出用有人驾驶自杀飞机攻击高价值目标的"Reichenberg"计画。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发出了Fi-103A-1Re.4“赖兴贝格”IV 赖兴贝格只装备KG200的狮子座中队 即IV./KG200 轰炸机部队
总监斯道普少将 想建立一只完全执行自杀任务的部队 称为 赫尔曼戈林师。 在70名志愿飞行员中,到1945年2月底只有不到一半人接受了一些训练,随后由于缺乏燃料,所有训练都被取消.
3月15日鲍姆巴赫在施佩尔协助下 说服了元首,自杀攻击并不符合德国士兵的传统信条,元首同意了。当天晚些时候,鲍姆巴赫下令IV./KG200中队解散。到此为止,位于丹嫩贝格和下萨克森的空军弹药厂已经改装了200多枚“赖兴贝格”,不过除了试验中心用于测试的外,没有一架投入实战。
日本驻德技术联络官员曾多次参观这种武器。在德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为日本人的自杀式飞机————川崎“樱花”奠定了基础。
樱花自杀机
1944年,日本海军就有人认为,这样的自杀攻击必定能取得重大战果,从而扭转战局,在当时的日本海军军部看来,这完全是一派胡言的疯话,当即驳回了这种建议,但支持有人炸弹的人并不死心,当年马里亚纳海战爆发,日本海军大败而归,海战中日军飞机所投下的鱼雷与炸弹命中率低的惊人,根本没有对美军舰队构成值得一提的伤害
这种情况下,海军内部支持有人炸弹的人员再次跳出来鼓吹研製使用有人炸弹,由于马里亚纳海战失利,塞班岛被美军夺取,美军已经可以直接威胁日本本土,导致战局急剧恶化。
这样,在使用有人炸弹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美军很快就要攻击菲律宾,而日本海军及航空兵力已受到重挫,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足够力量阻击美军进一步的攻击这种严峻局面下,日本海军部不得不研究前线提出的展开航空自杀攻击以及使用有人炸弹的意见。
于是海军向海军航空技术厂询问了开发有人炸弹的可能,让空技厂进行预研,已备以后万一真有使用必要时投放,海军空技厂接到海军的预研命令后,参考了德国的试验机Fi-103A-1Re.4“赖兴贝格”IV之后并在德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在1944年10月製造出了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并成功的由1式陆攻完成了投放测试,显示有人炸弹在技术方面的确可行,于是空技厂就生产了一大批有人滑空炸弹,其中大部分为实弹,一部分为培训炸弹驾驶员的训练弹,可以回收重複使用投放。
1944年底,菲律宾海战爆发,当时日本海军仍未下决心批准菲律宾前线海军航空部队进行航空自杀攻击,自然也不会输送有人炸弹到前线,但海军航空兵有马正文少将不顾海军军部的禁止命令,自行架机起飞撞击了美军航空母舰,这可以说是战争期间首次真正的神风攻击行动,得知有马正文少将驾驶0式战斗机撞击了美军航母以后,海军军部与菲律宾前线日军海军航空部队都深受感染,前线要求自杀攻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海军军部则发生了动摇,决定让大西壠次郎试验性的组织一支小型自愿自杀机队,看看效果,这就为大规模的海军神风攻击行动开了绿灯,结果在菲律宾战役中日本海军的神风特攻队正式登场,并让世人看到了其巨大威力,从此海军军部就不再反对航空自杀攻击战术了,反大力组建新的神风特攻队,并挖空心思的琢磨研製更便宜更容易製造的各种专用自杀兵器。
动力滑翔有人炸弹出现
有人炸弹虽然十分便宜,但必需由轰炸机携带到目标上空投放,如果进行远程攻击则轰炸机肯定会遭到敌人的火力拦截,为了减少昂贵的轰炸机损失,空技厂在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试製成功时,又提出了给有人滑空炸弹安装发动机的构想,使有人炸弹获得一定射程,这个建议立即就得到了海军军部的赞同,于是空技厂则在高度保密的环境下开始试製动力滑翔有人炸弹,这就是被海军命名为樱花的MXY7特殊攻击机(图中大飞机下的小飞机)
1945年3月21日,由日本海军721航空队首次携带樱花弹实弹,在野中少佐的指挥下组成神雷特攻队,前往攻击美军航空母舰,共出动18架1式陆攻,其中15架挂载了樱花11型,但途中遭遇美军60架F6F泼妇战斗机的拦截,全部18架1式陆攻都被击落,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参加拦截的美军战斗机飞行员也发觉这批1式陆攻特别怪异,飞的很慢,动作笨拙,肚子下还挂着不知什幺东西,当时美军也不知道这些陆攻机身下挂的是什幺东西。
樱花自杀机
1945年4月12日,日军再次出动8架1式陆攻携带樱花11型前往攻击美军特混舰队,这天由于日军起飞了大量神风飞机,吸引了美军注意力,8架1式陆攻才得以接近美军舰队,不过在抵达射程前,美军战斗机发现了这几架怪异的1式陆攻,立即前来截击,但樱花弹驾驶员一发现美军战斗机接近,不顾离有效发射点还有一定距离,立即启动了火箭从1式陆攻中脱离了出来,朝美军舰队猛扑过去,把前来截击的美机弄的目瞪口呆,很快美军战机就回过神来,立即对这8架樱花弹展开拦截,但樱花弹向海上俯冲的速度快的惊人,以远远超过美军战斗机的高速冲过了阻截,其中6架因距离过远在抵达距离美舰很近的地方坠海,另外2架樱花弹,1架撞中美军驱逐舰曼纳特.艾贝尔号,当场将其炸成2截,另1架在1艘驱逐舰旁落水将这艘驱逐舰重创,这恐怕是樱花弹战争期间仅有的战果,其他的战斗基本都是1式陆攻携带着樱花弹还没接近美军舰队就被击落。

技术特点

樱花弹设计採用的动力装置有火箭发动机与喷射发动机,安装喷射发动机的樱花展开的较晚,最先製造出来的是安装火箭发动机的樱花弹,这种樱花弹由1式陆攻进行投放,有效射程37公里,除了空对舰樱花以外,还有装更强劲发动机可以自行起飞的岸对舰型,甚至还有用潜艇发射的潜对舰型,战争期间日本一直在不断完善樱花弹的性能,提高樱花弹的射程。
由于樱花弹的俯冲时速度可以达到900-960公里/小时,实际是无法空中拦截的,所以危险性巨大,一旦被发射出来那被攻击的舰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樱花弹原本被日军计画用做本土决战用秘密武器,在本土决战中大规模使用,所以战争期间只有少量樱花11型投入了测试性实战。
最初的11型,是仅有的参与过实战的型号,前半部是一枚1.2吨的强力TNT弹头,机身为木製结构,尾端有火箭发动机。该弹头与整个飞机连为一体,除此之外,该飞机就没有别的武器了。中间部份是狭小的驾驶舱,里面坐着一名的神风特攻队飞行员。驾驶舱后是火箭推进器,能高速飞行,最高平飞速度可达每小时630公里,而向下俯冲时更加可以达到每小时1,040公里的速度而理论上没有炮火能阻止它,但航程很短,仅为36公里。樱花型飞机没有起落架,因此根本无法降落。
樱花飞弹之所以是针对自杀式任务而设计的飞机,是由于樱花飞弹内的战斗部是与弹体连为一体,不能分离出来,所以要炸毁目标,樱花飞弹本身必须与目标同归于尽。樱花飞弹的舱门从里面不能打开,飞行员无法逃生,加上樱花飞弹没有起落架,所以即使有任何原因要放弃进攻,例如在未到达目标前,目标已被其他战友摧毁,飞行员也无法将它驶回基地降落在跑道上。
1945年4月12日以后,美军知道了樱花弹的真相,感到十分恐惧,所以不再接近日本本土进行航行,免得被1式携带樱花混到舰队附近,另外就是加强远程巡逻,重点打击携带樱花的1式陆攻,将樱花摧毁在发射之前,二战结束时日军共动用樱花55架,战死540人,据说仅有4月12日那次获得了战果。
樱花自杀机

性能数据

型号
曾经出战过的樱花型飞机属于最初的11型。基本上,一架樱花型飞机是由一个2,646磅(1.2t)重的弹头,和木製机翼所组成,动力由一具四式一号十二型固态火箭引擎提供。11型能实现高速飞行,但航程十分有限,这在实际使用时相当受限;因为它需要由一架负载极重并缓慢的母机,带领至离目标36公里的距离才能被发射,使得它极难躲避敌方战机的攻击。另外,中岛飞机製造厂生产了一架11型的变种机,该机以薄钢板制的机翼取代木製机翼,并命名为21型。
日军装备樱花飞机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步入后期,因此以下的改良型号,都没来得及出战就进入了博物馆。
樱花型飞机22型的设计,主要是针对11型航程太短的弱点而作出改进,引擎方面改用“津-11”型热喷射引擎。引擎测试成功后,第一海军航空技术厂生产了50架能配备这种引擎的樱花22型。22型能够从更灵敏、更高速的P1Y3型银河轰炸机发射,不过机翼面积需要改小,弹头的重量也需要减轻一半,至1,320磅(600kg)。没有任何一架曾参与过实战,而据说有关方面只製造了三台测试用于测试的“津-11”引擎。
33型是22型的加长版,以一台石川岛播磨重工业生产的Ne-20型涡喷引擎为动力,配上1,764磅(800kg)重的弹头。母机为G8N连山四发重型轰炸机。基于连山轰炸机开发的一再延迟,33型的生产被迫取消。
其它没有生产过的计画型号包括能从潜水艇发射的43A型,以及藉助火箭辅助推动,能使用飞弹弹射器发射,并装上摺叠式机翼,能藏在洞穴中的43B型。另外亦有两款为这两款型号而设计的训练机在研装中,就是双人版的K-1和K-1改,前者是滑翔机,后者则装配了一个单独的火箭引擎。原本弹头的位置更改为供飞行学员乘坐的驾驶舱。
最后的53型同样使用Ne-20型涡喷引擎,如滑翔机般由母机拖曳,至目标上空时方由母机释放。
已服役型号
空技厂/横须贺 MXY-7 “樱花” 11型 火箭引擎驱动自杀式攻击机;大约製造了800架。
未服役型号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21型 与11型同样使用火箭引擎(钢製机翼);製造了1架。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22型 改装热喷射引擎;製造了50架。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33型 使用与橘花攻击机相同的Ne-20涡喷引擎;由连山轰炸机运载。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43A 使用与橘花攻击机相同的Ne-20涡喷引擎;由潜水艇发射。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43B 使用与橘花攻击机相同的Ne-20涡喷引擎;由陆基弹设器发射。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53型 涡喷引擎驱动自杀式攻击机;如滑翔机般由母机拖曳。
教练机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K-1型 自杀式攻击机教练机
空技厂/横须贺 “樱花” K-1改型 自杀式攻击机教练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