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小男
中国当代着名导演艺术家。上海市剧本艺术创作中心导演。任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戏剧表导演理论与动画创作研究方向研究生导师、兼职教授,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教学顾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郭小男
- 职业:导演
- 毕业院校:上海戏剧学院
简介
郭小男导演舞台戏剧作品数十部,涉猎戏剧种类数十种。导演风格凝重洗鍊,舞台手段丰富多变。在追求东方艺术精神的同时,深入吸纳西方艺术的哲学思想和风格特徵,秉承“旧中有新,心中有根”的艺术原则,以其崭新超前的导演观念,形成了极具个人品格和时代特色的艺术风格。
郭小男

主要作品有淮剧《金龙与蜉蝣》、越剧《孔乙己》《梁山伯与祝英台》《藏书之家》《江南好人》《二泉映月》、崑曲《牡丹亭》(全本)、《西厢记》(全本)、京剧《大唐贵妃》、京剧《东坡宴》、话剧《秀才与刽子手》《推拿》等。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个人多次荣获国家级专业奖项。2006年被《中国戏剧》评为“新世纪杰出导演”,其着作《观/念——关于戏剧与人生的导演报告》(全四册)获2012年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编导作品年表
时间 | 司职 | 剧目 | 演出 |
1983年 | 编剧、导演 | 吕剧《人生》 | 哈尔滨吕剧团 |
1984年 | 改编、导演 | 童话剧《青鸟》 |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 |
1985年 | 导演 | 越剧《真假驸马》 | 上海越剧院 |
1986年 | 导演 | 锡剧《红枫祭》 | 江苏省六合锡剧团 |
1987年 | 导演 | 越剧《佛珠泪》 | 浙江省舟山越剧团 |
1987年 | 导演 | 歌剧《仰天长啸》 | 哈尔滨歌剧院 |
1988年 | 导演 | 话剧《蛾》 | 哈尔滨话剧院 |
1989年 | 导演 | 音乐剧《山那边是海》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 |
1990年 | 编剧、导演 | 歌剧《焦裕禄》 | 哈尔滨歌剧院 |
1990年 | 导演 | 京剧《清官浊泪》 | 哈尔滨京剧院 |
1991年 | 编剧、导演 | 话剧《魂归何处》 | 日本·神户话剧团 |
1991年 | 编剧、导演 | 话剧《血红雪白》 | 日本·晴伶剧社 |
1992年 | 编剧、导演 | 话剧《西游记狂想曲》 | 日本·大阪话剧团 |
1993年 | 编剧、导演 | 话剧《魂归何处》 |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 |
1993年 | 导演 | 淮剧《金龙与蜉蝣》 | 上海淮剧团 |
1993年 | 导演 | 滇剧《朱德与唐淮源》 | 云南省玉溪滇剧团 |
1994年 | 导演 | 话剧《开放夫妻》 | 上海演艺公司 |
1994年 | 导演 | 歌剧《特洛依罗斯与克瑞西达》 | 哈尔滨歌剧院 |
1995年 | 导演 | 话剧《清宫外史·光绪归政记》 | 上海戏剧学院 |
1996年 | 导演 | 音乐剧《夜半歌魂》 | 上海歌剧舞剧院等 |
1997年 | 导演 | 越剧《寒情》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1997年 | 导演 | 崑曲《夕鹤》 | 上海崑剧团 |
1998年 | 导演 | 越剧《孔乙己》 | 茅威涛工作室、浙江越剧院 |
1999年 | 导演 | 崑曲《牡丹亭》(全本) | 上海崑剧团 |
2001年 | 导演 | 京剧《大唐贵妃》 | 上海京剧院等 |
2001年 | 导演 | 越剧《汉宫怨》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02年 | 导演 | 京剧《东坡宴》 | 浙江省京剧院 |
2003年 | 导演 | 音乐剧《蓝眼睛·黑眼睛》 | 浙江省歌舞剧院 |
2004年 | 导演 | 越剧《藏书之家》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05年 | 导演 | 越剧《春琴传》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06年 | 导演 | 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06年 | 导演 |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2007年 | 导演 | 绍剧《秋瑾》 | 浙江省绍剧团 |
2008年 | 导演 | 崑曲《西厢记》(全本) | 北京北方崑剧院 |
2008年 | 导演 | 京剧《驼哥与金兰》 | 青岛京剧院 |
2008年 | 导演 | 京剧《飘逸的红纱巾》 | 江苏省京剧院 |
2009年 | 导演 | 越剧电影《梁祝》《西厢记》《陆游与唐琬》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10年 | 导演 | 皮影戏《三国演义》、木偶戏《西游记》 | 上海木偶剧团(2010年上海世博会驻场演出) |
2011年 | 导演 | 话剧《人面桃花》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2012年 | 导演 | 越剧《春香传》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13年 | 导演 | 越剧《步步惊心》 越剧《江南好人》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15年 | 导演 | 越剧《二泉映月》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16年 | 导演 | 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导演作品历年奖项
作品 | 时间 | 获奖情况 |
歌剧《仰天长啸》 | 1988年 | 文化部“演出纪念奖” |
淮剧《金龙与蜉蝣》 | 1993年 | 首届全国地方戏曲展演南方片“优秀导演奖” |
1994年 | 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导演奖” | |
文化部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 | ||
滇剧《朱德与唐淮源》 | 1993年 | 中宣部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
个人 | 1997年 | 第三届“中国话剧金狮奖”导演奖 |
崑剧《牡丹亭》 | 1999年 | 国庆五十周年献礼剧目突出成果奖 |
2000年 | 首届中国崑剧艺术节优秀古典名着金奖 | |
越剧《孔乙已》 | 1999年 | 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 |
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 ||
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 | ||
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导演奖” | ||
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 | ||
戏曲电视剧《孔乙己》 | 2004年 | 第二十四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戏曲电视剧一等奖 |
第五届金鹰节暨第二十二届电视金鹰奖优秀作品奖 | ||
京剧《东坡宴》 | 2004年 | 第四届中国京剧节优秀剧目奖 |
音乐剧《蓝眼睛·黑眼睛》 | 2004年 | 文化部第十一届 “文华新剧目奖” |
越剧《藏书之家》 | 2004年 | 文化部第十一届 “文华新剧目奖” |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 | ||
越剧《春琴传》 | 2006年 | 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 |
2007年 | 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导演奖” | |
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新剧目奖” | ||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 | 2007年 | 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 |
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导演奖“ | ||
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新剧目奖” | ||
2008—2009 |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入围作品 | |
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 2006年 | 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榜首 |
2007年 | 中国戏曲学会“金盾奖” | |
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 | ||
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 ||
2009年 | 第三届全国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 | |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 ||
崑曲《西厢记》 | 2009年 | 第四届全国崑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
京剧《驼哥与金兰》 | 2008年 | 第五届中国京剧节一等奖 |
京剧《飘逸的红纱巾》 | 2008年 | 第五届中国京剧节一等奖 |
2009年 | 第十一届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 | |
2010年 | 文化部第十三届 “文华新剧目奖” | |
越剧《江南好人》 | 2013年 | 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
越剧《二泉映月》 | 2014年 | 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
越剧《春香传》 | 2016年 | 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新剧目大奖” |
着作
《观/念——关于戏剧与人生的导演报告》(全四册)
ISBN:978-7-5452-0509-1
出版商: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定价:人民币180元
开本:16开(230*170mm)
页码:1008页(全四册)
印张:63个(全四册)
导演作品选介
博雅·昆
全本崑剧《西厢记》
普救寺佛堂大举法事,崔莺莺热孝在身,张生情动。孙飞虎围寺,张生一纸书信免莺莺红颜之难。老夫人踞高堂,治家严,小儿女不敢把情谈。君瑞进则莺莺退,莺莺进则君瑞惑,幸有红娘拈线牵姻缘,成就西厢鱼水谐。然,一合必有一分,崔府不招白衣婿,张生赴京求功名,长亭一别,儘是离人泪。
二OO八年八月 /首演 王振义 魏春荣 倪泓 /主演
元·王实甫 /原着王仁杰 /剧本缩编
《西厢记》剧照

黄海威(黄楷夫) /舞美
胡华庆 / 灯光
杨乃林 翁持更 /音乐
王大元 /唱腔
王秋平 /服装
李学敏 /化妆
北方崑剧院 /演出
全本崑剧《牡丹亭》
杜丽娘一梦成情,流连沉疴,临终自绘春容,画埋于太湖石底,身葬于梅树之下。杜父升任离迁,太湖石边梅树旁,建起一座梅花观。岭南秀才柳梦梅借宿观中,拾画叫画,赏之拜之,且与丽娘之魂幽媾。梦梅遂掘坟开棺,使丽娘复生,几多磨难,终使相思不相负。
一九九九年四月 /首演 沈昳丽 张军 李雪梅 岳美缇 张静娴 蔡正仁 /主演
明·汤显祖 /原着
王仁杰 /剧本缩编赵国良 商嘉民 罗歌尔 /舞美
《牡丹亭》剧照

金长烈 / 灯光
李良 /音乐
辛清华 周雪华 /唱腔
蓝玲 张颖 /服装
上海崑剧团 /演出
人文·越
越剧《寒情》
荆轲心高志远,周游列国,短剑随身,侠气溢骨。清风之下,旷野之上,与夏韵因酒相识。太子丹苦谋刺秦大业,田光举荐游侠荆轲,荆轲却以名剑不曾开封为由推拒。于是,田光以死相荐,樊于期自献首级。荆轲终于短剑出鞘,离别夏韵,踏上刺秦不归路。
一九九七年五月 /首演 茅威涛 陈辉玲 /主演
冯洁 /编剧
《寒情》剧照

韩生 王明哲/舞美
周正平 / 灯光
翁持更 王天民 /音乐
蓝玲 /服装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演出
越剧《孔乙己》
他是鹹亨酒店的常客,着长衫,摇纸扇,面对旁人讪笑,依然沉浸于孤芳自赏的才学中,梦见桃花源。只是时世艰难,女革命党夏瑜遭擒,他眼看着时局日新月异,却无力追随,百无一用是书生,唯有继续在鹹亨酒店里做着短衣帮的笑柄。春过夏来秋风凉,寒冬落红凋群芳,鹹亨酒店里,有人吃蘸了革命党鲜血的馒头治痨病,有人浑浑噩噩不知所生,只有蒙童们还在大声诵读:“上大人,孔乙己……”
一九九八年十月 /首演茅威涛 /主演
沈正钧 /编剧
赵国良 商嘉民 /舞美
《孔乙己》剧照

金长烈 王鲁杭 / 灯光
翁持更 /音乐
胡梦桥 /唱腔
蓝玲 /服装
茅威涛戏剧工作室 浙江省越剧院 /演出
越剧《藏书之家》
天一阁传到明末清初时,范家是二房范容掌守书楼。长房范迁在外抗清,范家娶长媳花如笺过门那天,是范容代兄行礼。花如笺出身书香,嫁来范家但求一登书楼,无奈家规如铁——女子与外姓者概不準登楼。范容一片痴心繫于书,奉李贽名着《藏书》为书楼经典,且一心寻找《焚书》下落,不惜三跪求书,花如笺亦为了双书合璧醮夫再嫁。乱世总焚书,幸有天一阁范门不求闻达,默默护书,永继斯文。
二OO二年十一月 /首演 茅威涛 陈辉玲 /主演
王旭烽 /编剧
《藏书之家》剧照

徐瑛 /剧本统筹
黄海威(黄楷夫) /舞美
姚兆宇 /灯光
翁持更 刘建宽 /音乐
胡梦桥 /唱腔
王秋平 /服装
蓝玲 /化妆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演出
越剧《春琴传》
日本江户时期,大阪城药商之女春琴性情孤僻、容姿端丽,自幼双目失明,专练古琴三弦,志行丝竹之道,得僕人佐助相伴左右,二人情愫渐生,珠胎暗结。有富豪之子利太郎垂涎春琴美色而狼心未遂,斫柳催花,毁春琴容貌。佐助遂以簪刺目,一生不离春琴左右。
根据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小说《春琴抄》改编。
二OO六年三月 /首演 章益清 蔡浙飞 /主演
[日] 谷崎润一郎 /原着
曹路生 /编剧
刘杏林 /舞美
《春琴传》剧照

肖丽河 /灯光
吴小平 刘建宽 /音乐
胡梦桥 /唱腔
王秋平 /服装
王秋平 郭敏 /造型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演出
新版越剧《梁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成高山流水之莫逆。子期亡而伯牙难再操琴,山伯死而英台不奢独活。执子之手,羽化成蝶,扇起舞则情再生。
二OO六年九月 /首演茅威涛 陈晓红 章益清 /主演
新版《梁祝》剧照

徐进 /原着
冯洁 杨东标 汤琴 /改编
郭小男 /文学编辑
黄海威(黄楷夫) 房俊驹/舞美
刑辛 /灯光
翁持更 刘建宽 /音乐
胡梦桥 /唱腔
王秋平 /服装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演出
华粹·京
京剧《大唐贵妃》
杨玉环后宫独宠,兄长杨国忠得封相国,与胡臣安禄山势成水火,埋下后患。李隆基与杨玉环盟誓七月七长生殿,哪知渔阳颦鼓动地来,烽火照函关。李杨避至马嵬坡,右龙武将军陈元礼率军兵谏,私斩杨国忠,相逼杨玉环。一代红颜,终为君尽。安史之乱,一乱八年,李三郎难忘杨玉环,终于梦圆天界,人仙相见。
事见《长生殿》、《太真外传》。
二OO一年十一月 /首演 梅葆玖 张学津 李胜素 于魁智 史依弘 李军/主演翁思再 /编剧
《大唐贵妃》剧照

赵国良 /舞美
金长烈 吴伟 /灯光
蓝玲 张颖 /服装
上海京剧院 北京京剧院 中国京剧院
上海歌剧院 上海崑剧团
上海广播交响乐团 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 /演出
京剧《关于疏浚西湖及多渠道集资的情况报告》——《东坡宴》
苏东坡到杭任知州,为疏浚西湖费尽周折。然而,百姓称庆之时,恰是他发配海岛之日。
“东坡茶”、“东坡酒”、“东坡鱼”、“东坡蟮”、“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佳宴,盛席辉煌,知其洒脱,却难知其落寞。
二OO一年七月 /首演 陈少云 赵东海 陈银凤/主演
莫江陵 顾颂恩 /编剧
《东坡宴》剧照

黄海威(黄楷夫)/舞美
王鲁杭 /灯光
吴小平 /音乐
续正泰 /唱腔
王瓈莺 /服装
浙江省京剧院 /演出
京剧《驼哥与金兰》
抗战岁月,驼哥迫于日本人的威逼,不得不在自家茶馆门前挂上日本旗以示友好。怀有身孕的金兰逃亡途经茶馆,因丈夫投河遇难,得驼哥收留,寄居茶馆。世道多变,国民党军队时胜时败,逼迫驼哥挂上民国旗。驼哥于是在太阳旗与青天白日旗间作着胆颤心惊的交换。金兰之夫——赵大鹏当年投河并未遇难,作为八路军游击队队长,重回当年失散之地,却遭友军出卖,为日军所擒,金兰亦惨死敌人枪下。驼哥遂破釜沉舟,诱日军前来,手刃仇人,火烧茶馆。
根据粤剧《驼哥的旗》改编。
二OO八年四月 /首演 陈少云 张瑛 /主演周长赋 /改编
《驼哥与金兰》剧照

赵国良钱永清 /舞美
胡华庆 /灯光
吴小平 王啸冰 /音乐
续正泰 /唱腔
蓝玲 /服装
青岛京剧院 /演出
古拙·淮
淮剧《金龙与蜉蝣》
西周以降,华夏某诸侯国。
金龙为夺王位,杀恩友牛牯之子蜉蝣。他稳至王位于双股之下。唯一不合心意之处便是戎马一生却无子继业。殊不知,那个被他亲手阉割了的蜉蝣正是亲子;蜉蝣遭阉前所生之子孑孓,最终又亲手结果了金龙的性命。
一九九三年五月 /首演 何双林 梁伟平 马秀英 /主演罗怀臻 /编剧
《金龙与蜉蝣》剧照

韩生 /舞美
伊天夫 沈小朴 /灯光
程少梁 俞福保 /音乐
莫小敏 /服装
徐素 /舞蹈
王楠 /造型
上海淮剧团 /演出
诗情·歌剧
歌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绝世红颜引起的特洛伊战争中,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幼子特洛伊罗斯与牧师的女儿克瑞西达山盟海誓。克瑞西达的父亲——牧师卡尔卡斯投奔希腊敌军,且把被俘的特洛伊将领放归故国,换女儿前来希腊。克瑞西达落到了希腊大员狄俄墨得斯手中,深陷魔窟,她唯有强颜欢笑,做他的情妇,时人谤她负心,爱人心碎神离,从此爱断情伤。
一九九四年上海第一届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 /首演 胡乃君 齐燕 /主演
沈正钧 /编剧
徐坚强 /作曲
赵劲松 /舞美
伊天夫 /灯光
于媛婷 /服装
哈尔滨歌剧院 /演出
虚戈·话剧
话剧《魂归何处》
1945年,日本国决定由本国派遣随军慰安妇以确保侵华战争的延续。各个年龄的姑娘心怀不同的愿望,加入这个“战争奉仕队”,随军开跋,远赴他国的土地,身心凋零之后,她们在起不知何处,终不知何方的连天烽火里,苦寻已陌生了的故乡。
一九九一年 日本/首演
《魂归何处》剧照

郭小男 /编剧
日本神户“剧团劳道”(音译) /演出
一九九三年 中国/首演
陆久栋 徐静华 孙素杰 周晓斌 王少波 黑静环 /主演
罗歌尔 /舞美
金长烈 /灯光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 /演出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
湖广潭州府的徐秀才在屡试不第中痴迷上了考试,不求中举入仕,但求永考不休;出红差的刽子手马快刀曾经风光无限,悠游于剐人卸骨的非人执法中。适逢公元一九O五年,清王朝大厦将倾,“废除酷刑,取消科举”诏下,两人同时没有了生命支柱,理想无处安置,备感神伤。在马快刀聊以自慰、以血养刀而经营的肉铺里开始了惺惺相惜的生活,很快,秀才举起了屠刀,刽子手捧起了唱本……
《秀才与儈子手》剧照

二OO六年十月 /首演 郝平 田蕤 王一楠/主演
黄维若/编剧
黄海威(黄楷夫)/布景、面具及人偶设计
胡华庆/灯光
翁持更/作曲
胡晓辉/服化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
话剧《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取自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讲述了一个女人对于梦想寻找与追求的故事。这种追求恰如诗作本身,瀰漫着淡雅的伤逝与哀愁。陆秀米的一生在清末民初展开。少女秀米在初潮来临之日,目睹父亲离家出走,迎来“表哥”张季元——这个影响她一生的男子。张季元在普济奔走革命,却同秀米产生了莫名情慾。他惨死后,留下的日记令秀米几近疯狂。而后秀米出嫁他乡,却在成亲路上被土匪劫至“世外桃源”花家舍,身遭凌辱,目睹花家舍的毁亡。再后来秀米由日本返回普济,执着实践着她的梦想,直至家毁人亡,自己也身陷囹圄……人面已逝,灼灼桃花,岁岁依旧。
二O一一年十一月/首演 梅婷 任山 王华 王乙琨等 /主演
格非/小说原着
《人面桃花》剧照

洪靖慧/编剧
演出本创作/郭小男
黄海威(黄楷夫)/舞美设计
吴骏浩/作曲
邝雅丽/灯光设计
胡晓辉/服装设计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