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林则徐临苏轼寒食帖
《临苏轼寒食帖》是清代政治家林则徐创作的一套书法作品。此件林则徐所书四条屏是他临习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之作。作品洋洋洒洒,气势宏大,是其传世作品中极为难得的精品。《黄州寒食帖》是苏东坡一生最得意的作品,被誉为“苏书第一”,元人鲜于枢将其列于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清林则徐临苏轼寒食帖
- 文物收藏:私人收藏
- 类别:中国书法
- 年代:清代
- 作者:林则徐
- 材质:纸本
- 规格:四条屏,尺幅“121×27厘米×4
发帖原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1)。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2)。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3)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4)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东坡(5)此诗似李太白(6),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7)、杨少师、李西台(8)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原文注释
(1)寒食:清明节前一天。
(2)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3)闇:同“暗”。
(4)庖:厨师。
(5)东坡:苏轼,宋朝词人,书法家
(6)李太白:李白,唐朝诗人。
(7)颜鲁公:颜真卿,唐朝书法家
(8)李西台:李建中,北宋书法家。
收藏跋印
款识:墨樵一兄属临。林则徐。
钤印:林则徐印、读书东观视草西台
作者简介
评价
林则徐是清代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

爱书
他一生勤勉于政事外,又喜读书、藏书和书法艺术,早在青年时期就以书法闻名。在他被谪前往伊犁时,“大车七辆,载书二十箧,曰: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余皆公卿求书绫绢宣纸也”。这是说林则徐登程时,装了七车书,每箱以“东”、“壁”、“图”、“书”、“府”这首诗中的一个字编号,共二十箱,其余均是写书法用的宣纸绫绢。他到达伊犁后,因政事相对宽暇,乃得以肆意于书法,远近争求,不数日所携绢素已书写一空。
书法特点
他的书法师法欧阳询,擅长楷、行书,儒雅而有劲气,风神飞动,是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家。
作品赏析
此书自然洒脱,腴润多姿,跌宕起伏,为后人推崇不已。书后原有黄庭坚短跋一则,也就是林则徐所临的最后二条中“东坡此诗似李太白”之后文字,是黄庭坚所书,在黄书中亦属无双之品。林则徐的临习,採用的是意临的方法,将苏、黄二书融化为一,天衣无缝。其中既有苏书的自然洒脱,又有黄书的开张俊拔,更融入了自身挺秀跌宕的书风特点,读来令人一唱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