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河(珠江水系西江红水河段支流(来宾汇入))
清水河,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红水河段支流。发源于上林县大明山的望兵山,流经上林县境内的西燕、大丰、澄泰、覃排等乡镇,经宾阳县邹圩,进入来宾市兴宾区(原来宾县)迁江镇汇入红水河。
全长187公里,流域面积4169平方公里。水力资源丰富,开发有小型水电设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清水河
- 古称别称:李依河、恩览江
- 所属水系: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红水河段支流
- 发源于:上林县大明山的望兵山
- 流经地区:上林县、宾阳县、来宾市兴宾区
- 河口: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
- 全长:187公里
- 流域面积:4169平方公里
干流概况
清水河
在上林县境,清水河,古称李依河,横贯全县东西。主源出于大明山水陈峰,高程1380米。流经尖岭、岗楼两大峡,至寨鹿、横塘(这一段称甘栏河) 、西燕、江卢、北林,转入大丰(这一段古称马坡河,又称北江) 、澄泰、白圩、覃排等乡镇,自玉峰村坡旺庄(旧称白鹤渡)流入宾阳县。境内河段全长87.8公里。

在宾阳县境,清水河又名恩览江。经上林县境入本县邹墟、洋桥两乡,转经来宾县迁江汇入红水河。流域面积3059平方公里,全长98.5公里。
在来宾市兴宾区境,由宾阳县邹圩乡的江口窑村入境,流经石陵、陶邓两乡的分界线入迁江镇,汇入红水河。县 境多年平均产水量5.4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合江河、龙降河。
水文特徵
邹圩站年均径流量17.4亿立方米, 径流深976.2毫米,径流丰富,含沙量少,年平均含沙量只有0.066公斤/立方米,侵蚀模数61.5公斤/平方公里,是广西含沙量最小的河流。汛期4-9月径流量13.8亿立方米, 占年径流量79.6%。最大年径流量为1959年24.3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为1963年的10.2亿立方米,差值14.1亿立方米,为均值的0.81倍。
上林县河段,上游河面平均宽10米,下游河面平均宽100米,流域面积(包括支流) 1682.75平方公里。1958年至1985年,该河年平均流量57.16立方米/秒,最大流量974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74立方米/秒。
宾阳县河段,河床宽度, 最大105米,最小52米:正常流量每秒30立方米,枯水流量每秒16立方米,长年可通航小木船。 但由于流域地势低洼,一遇暴雨,邹墟、洋桥、黎明、大桥、新宾5个乡部分地区受洪涝灾害, 受涝耕地2万亩至10万亩。
水利概况
在上林县河段建有清光水坝、东敢水库,灌溉西燕、澄泰、 白圩、覃排等地的7万多亩水田。由于全县几乎所有河流都汇集到清水河下游,每逢暴雨,白圩镇的蓬塘、蓬寨、玉峰,覃排乡的覃排、登山、大浪等村就发生洪涝灾害。清水河的80条支流分为五级,其中一级支流(直接注入清水河) 22条,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的,以下类推)35条,三级支流15条,四级支流7条,五级支流1条。
在宾阳县河段,1966年以来,先后在沿河两岸建成电灌站10座,装机12台,1533千瓦,建成水轮泵站3座,装机39台。水力理论蕴藏量3222千瓦,可利用开发210千瓦,均未利用开发。
主要支流
一级支流
上林县境
沙江河,原称狮螺河,又称大排江。自西向东流。源于巷贤镇六联村古竹庄南面,高程550米,流经樊村(此河段又称大庙河) 、木字、高贤、兴塘、大山(老圩)等村至光全村的枫江坝(此河段又称罗逢河),再经白圩的长岭、长岗、狮螺、陆永、玉峰,于玉峰村坡旺庄附近注入清水河。全长61.23公里,流域面积226.8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7.7立方米/秒。上游有六护河等支流。
银旺河,源于龙宝村密塘庄大塘,高程96米。流经文岭村、陆永村 (以上河段又称新桥河),至覃排乡覃排村石银庄附近注入清水河。全长21.4公里,流域面积109.3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72立方米/秒。宾上公路十里桥跨过此河。在石银附近有一座防洪闸门。上游有漏江等二级支流。
汇水河,源于西燕乡覃浪村弄荒庄附近, 高程180米,流经西燕、三里、澄泰三个乡镇, 在澄泰乡洋渡村注入清水河,全长36.3公里,河面平均宽17米,流域面积599.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6.2立方米/秒。河上有两座桥:朔思桥(在三里水管所附近) 、汇水桥(在“千军镇”旁) 。两条渡槽:洋渡渡槽、洋渡支渠小渡槽。河的东北面有江垌河、上布河、文柏河、大龙洞河等二级支流。
鼓江河,旧称南江、 都旁水。源于巷贤镇五村附近的大明山上,高程710米,流经九龙村的水台(五村至水台河段又称水台河)、樟庄、论文庄,转向明亮乡的塘隆村,在皇主村塘狂庄注入清水河,全长26.7公里,流域面积119.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4.06立方米/秒。在论文庄旁有宾马公路的中型桥樑九龙桥跨过此河。上游有六宿河、保义河、罗勘河、莫马河、皇主河等二级支流。
澄江 源于大明山脉岜六山, 高程1515米,流经下水源、排兰、排棋等村庄至大明山茶场(以上河段又称东春河),越过东春水坝,到云温庄注入清水河。全长18.3公里,流域面积51.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25立方米/秒。在县城南面有大丰桥(中型)跨越此河。上游有北仑河等二级支流。
东沙河,源于西燕乡云灵村的上水滚庄附近, 高程118米,自北向东南流经大坡村、安宁村、圩底村,于凤凰坝下注入清水河。全长14.8公里,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河面平均宽8米,年平均流量1.1立方米/秒。
高秋河,源于大明山中段山上,高程1375米,流经拥军村塘栖庄 (以上河段又称拥军河),再流经里丹村、三联村,在高秋庄注入清水河。全长17.35公里,流域面积70.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79立方米/秒。在那邪庄前有一座那邪桥跨过此河。上游有塘敏河、六蒙河、塘栖河等二级支流。
云里河,源于西燕乡云桃村香马庄的山谷间, 高程180米,自东北向东南流经云河、亭井、塘昶、定蓬、道纯等村庄以及大丰镇云里村的内里、外里,在云蒙村八角山注入清水河。全长16.8公里,河面平均宽7米,流域面积45.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54立方米/秒。
三道河,又称驮屈河。源于大明山上,高程1215米,流经西燕村拉撮庄 (以上河段又称拉撮河)、江卢村、北林村,在山口桥下注入清水河。全长13.93公里,流域面积79.6平方公里, 年平均流量4.3立方米/秒。有宾马公路山口漫水桥跨越此河。上游有那里、三江、云黄、西林一、西林二、六连河等六条二级支流。
宾阳县境
狮螺江,又名宾上江。发源于上林县巷贤镇附近大庙山,流向由南至北,经本县四镇乡的上国、 四镇、公义村和邹墟乡的新华村一带,汇入清水河。流域面积297平方公里,全长25.4公里。河床宽40米,正常流量每秒3立方米,枯水流量每秒2立方米。沿河建有枫江坝引水工程1座,电灌站1座,装机1台,18千瓦,水轮泵站2座,装机4台。水力理论蕴藏量450千瓦,可利用开发24千瓦,已利用开发12千瓦。
沙江,发源于太守乡附近的古漏山和河田乡中兴村的大妈山, 流向由南至北,经太守乡的南关、益宪村、太守墟,新桥乡的民范、甘村、新桥、大林,大罗村,宾州镇的宝水村,新宾乡的陆岭、恭村、勒马、长岗村,邹墟乡的高龙、中南、永和、同仁、七星、同礼村一带,汇入清水河。流域面积294平方公里,全长39公里。河床宽25米,正常流量每秒1.9立方米,枯水流量每秒0.1立方米。上游已建清平(中型)、塘来小(一)型2座水库,流量随水库放、停水而增减。沿江建有拦河坝5座,以作水库放水时引水灌溉之用。水力理论蕴藏1800千瓦,可利用开发1286千瓦,巳利用开发1236千瓦。流域上游多是风化的花岗岩,经大雨沖刷,带走大量泥砂,不断淤积河床,故名沙江。
南江,上游又名新埠江,中游为龙龚江和中七江。发源于镇龙山脉黎明乡芳雷村的竹瓦山。流向由南至北,经黎明乡的芳雷、黄兴、义和、补塘、龙龚、七新村,洋桥乡的蓬塘、赤泥村一带, 汇入清水河。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262平方公里。河床宽35米,正常流量每秒2立方米, 枯水流量每秒0.5立方米。沿江建有水坝4座。水力理论蕴藏量90千瓦,可利用开发42千瓦,已利用开发24千瓦。
二级支流
河名 | 流 经 村 庄 | 汇入 | 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 | 长度 (公里) | 年平均流量 (立方米/秒) |
六护江 | 上林县长岗 | 沙江河 | 22.8 | 7 | 0.78 |
漏江 | 上林县覃黄、繁荣、朝韦、银旺庄 | 银旺河 | 48.4 | 14.1 | 1.65 |
江垌河 | 上林县韦寺 | 汇水河 | 15.2 | 9 | 0.41 |
上布河 | 上林县合江、高仁、向山河、韦寺 | 汇水河 | 217.6 | 16 | 5.88 |
文柏河 | 上林县塘红、那君、万福、双吴、双罗、双良 | 汇水河 | 51.4 | 21.37 | 1.39 |
大龙洞河 | 上林县江亚、怀因、镇马、东罗、洋造、大龙洞、覃浪 | 汇水河 | 215.2 | 32.4 | 5.81 |
六宿河 | 上林县甘六村 | 鼓江河 | 2.6 | 2.5 | 0.09 |
保义河 | 上林县甘六村 | 鼓江河 | 8.7 | 4.1 | 0.3 |
罗勘河 | 上林县罗勘、亭亮、塘隆 | 鼓江河 | 16.4 | 7.5 | 0.56 |
莫马河 | 上林县溯浪、塘隆 | 鼓江河 | 21.9 | 8.8 | 0.74 |
皇主河 | 上林县皇周、皇主 | 鼓江河 | 8.3 | 7.3 | 0.28 |
北仑河 | 上林县北侖、黄泥、敢燕、大明山茶场 | 澄江 | 18.2 | 12.5 | 0.99 |
塘敏河 | 上林县塘敏 | 高秋河 | 9.26 | 7.6 | 0.5 |
塘栖河 | 上林县塘栖 | 高秋河 | 0.89 | 2.4 | 0.05 |
六蒙河 | 上林县板邦庄 | 高秋河 | 1.53 | 2.73 | 0.08 |
那里河 | 上林县那里庄 | 三道河 | 1.44 | 2.79 | 0.08 |
云黄河 | 上林县云黄庄 | 三道河 | 4.4 | 5.12 | 0.24 |
三江河 | 上林县内韦庄 | 三道河 | 7.26 | 5.82 | 0.39 |
西林一 | 上林县西林庄 | 三道河 | 3 | 4.3 | 0.16 |
西林二 | 上林县西林庄 | 三道河 | 2.6 | 6.5 | 0.14 |
六连河 | 上林县六连 | 三道河 | 1.12 | 3.75 | 0.06 |
罗逢河 | 上林县木字、高贤、兴塘、大山(老圩)、光全 | 沙江河 | 35.6 | 19.6 | 5.8 |
大桥江,发源于宾阳县武陵乡六蒙村附近的白花山东端和大桥墟的鹰寨呇。 流向由南向北,经武陵乡的武陵、廖村,大桥乡的罗江、大桥、水美、长范、六龙、兴宁村一带,汇入南江。上段由六合山口至罗江村一带,又名东墟江、武陵江。其中流经武陵墟一段,古称琅琊水。流域面积119.6平方公里,河长20.2公里。上游建有桃源、六佑2座中型水库。河床宽40米,正常流量每秒1.5立方米,枯水流量每秒0.8立方米。沿江建有水坝8座,电灌站2座,77千瓦,水力理论蕴藏量180千瓦,可利用开发37千瓦,已利用开发37千瓦。
三级支流
河名 | 流 经 村 庄 | 汇入 | 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 长度 (公里) | 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
石寨河 | 上林县长联 | 罗逢河 | 23.6 | 14.4 | 0.8 |
巷贤河 | 上林县长联、兴塘、卢桩 | 罗逢河 | 19.9 | 13.5 | 0.68 |
六旺河 | 上林县木字、三水 | 罗逢河 | 13.7 | 7.7 | 0.47 |
八二河 | 上林县万加 | 罗逢河 | 20.8 | 7 | 0.65 |
黄库河 | 上林县九龙、光全 | 罗逢河 | 20.7 | 13.2 | 0.7 |
下利河 | 上林县龙联、高仁 | 上布河 | 66.4 | 5 | 1.7 |
塘床河 | 上林县长塘 | 上布河 | 10.9 | 3.6 | 0.29 |
六母河 | 上林县乔贤、龙保、恭睦、东吴 | 上布河 | 31 | 17.4 | 0.84 |
六浪河 | 上林县横岭、水头、六浪、东吴 | 上布河 | 68.98 | 33.9 | 1.86 |
旅游开发
三里·洋渡风景区,素有“小桂林”的美誉,景区内碧水萦绕,奇峰竞姿,群山碧竹倒影江水,形成一派秀美的田园风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此住了54日,写下洋洋洒洒1.4万字的游记,记载于《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游记中的“三岐山”“簪笔山”等景点依然保持完好,山石形态万千,带给人无限遐想。洋渡:三里·洋渡风景区位于上林县城的东南部,距离县城12公里。从上林车站乘坐大丰到三里、塘红、乔贤方向的公共汽车,即可到达三里·洋渡。
下水源,下水源坐落于大明山腹部,沿途大树苍天,八角林果实纍纍,散发出阵阵清香。从下水源到达大漳瀑布,一路可见大大小小水潭、瀑布,山泉穿梭在石缝、幽谷之间,清澈透明。下水源位于上林县大丰镇郊区9公里处,坐落于大明山脚下。
大龙湖风景区,位于上林县西燕镇,由大龙湖与大龙巖洞两部分组成。大龙湖是国内唯一不用大坝,依靠垒石围蓄地下水而成的水库,名列全国十大熔岩水库之一。它全长17公里,湖中有14个天然小岛屿。大龙湖景以山奇、水秀而着称。湖区水面开阔,碧水连天。它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四周群山、绿树,倒影其中。湖中的14个小岛点缀其中,曲折迴环,被喻为“中国的下龙湾”。有天然溶洞,尤以大龙洞最为出名。大龙洞传说有九宫十八殿,目前已经开发了大小12个殿厅,最大一个殿厅长684米、宽55米、高58米,可容万余人。每个大厅各有风光,各自神奇。洞中“大象饮水”“七仙女晒群”等多组景观,让人目不暇接。
大龙湖风景区
下水源,下水源坐落于大明山腹部,沿途大树苍天,八角林果实纍纍,散发出阵阵清香。从下水源到达大漳瀑布,一路可见大大小小水潭、瀑布,山泉穿梭在石缝、幽谷之间,清澈透明。下水源位于上林县大丰镇郊区9公里处,坐落于大明山脚下。
大龙湖风景区,位于上林县西燕镇,由大龙湖与大龙巖洞两部分组成。大龙湖是国内唯一不用大坝,依靠垒石围蓄地下水而成的水库,名列全国十大熔岩水库之一。它全长17公里,湖中有14个天然小岛屿。大龙湖景以山奇、水秀而着称。湖区水面开阔,碧水连天。它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四周群山、绿树,倒影其中。湖中的14个小岛点缀其中,曲折迴环,被喻为“中国的下龙湾”。有天然溶洞,尤以大龙洞最为出名。大龙洞传说有九宫十八殿,目前已经开发了大小12个殿厅,最大一个殿厅长684米、宽55米、高58米,可容万余人。每个大厅各有风光,各自神奇。洞中“大象饮水”“七仙女晒群”等多组景观,让人目不暇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