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窄头双髻鲨
窄头双髻鲨,Sphyrna tiburo (Linnaeus, 1758),双髻鲨科双髻鲨属的一种鱼类。全长1.1米,鼻孔距眼比距吻端中间近,吻端中间圆凸。头侧突出短圆,前缘圆形。分布在西大西洋的亚热带和热带水域中。冬季向南方迁移或进入近岸较深的水域。通常结成5~10只的群体,有时也结成成百上千只的大群。其习性鲜为人知。主要捕食蟹这种甲壳类动物,也吃虾、软体动物和小鱼。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窄头双髻鲨
- 拉丁学名:Sphyrna tiburo (Linnaeus, 1758)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软骨鱼纲
- 亚纲:板鳃亚纲
- 目:真鲨目
- 亚目:双髻鲨亚目
- 科:双髻鲨科
- 属:双髻鲨属
- 种:窄头双髻鲨
- 英文名:Bonnethead Shark
简介
窄头双髻鲨,其胃中也能发现海草。雌性的胃容量大于雄性的,也许是因为繁殖时会需要很多能量,为了繁殖它们在储备。

编号: | 5189 |
拉丁目名: | CARCHARHINIFORMES |
中文目名: | 真鲨目 |
拉丁亚目: | Sphyrnoidei |
中文亚目: | 双髻鲨亚目 |
中文科名: | 双髻鲨科 |
拉丁科名: | Sphyrnidae |
中文属名: | 双髻鲨属 |
拉丁属名: | Sphyrna |
拉丁种名: | tiburo |
定名人: | (Linnaeus) |
年代: | 1758 |
中文名: | 窄头双髻鲨 |
ogenus: | Squalus |
原始文献: | Syst. nat., ed. 10, vol. 1, p. 234. |
模式产地: | In America |
国内分布: | 台湾 |
国外分布: | 大西洋和太平洋热带和亚热带各海区 |
资料来源: | 中国软骨鱼类志:97-99. 中国鱼类系统检索:24. |
生活习性
窄头双髻鲨一天要不停地游动,才能活下去。游动时必须张着鳃呼吸。另外它不游动就会下沉。

窄头双髻鲨胎生。一胎8~12只,夏末秋初产崽,初生幼鲨30~32厘米。长到75厘米性成熟。
这种小型鲨鱼其雌性被认为与多个雄性交配,贮存它们的精子以备后用,但令人吃惊的是,1胎中大多数小鲨鱼都拥有同一个父亲。由此表明,雌鲨鱼要幺只与一个雄性交配,要幺虽与多个雄性交配,但只有一个雄性的精子胜过了其他对手。
仅有一次袭击人类的报导,一般认为窄头双髻鲨对人类无害。
肉灰暗,味劣,且易失鲜,加之个头小,经济价值不大。
种群分布
分布在西大西洋的亚热带和热带水域中。
科学研究
科学家曾经对窄头双髻鲨进行过充分的研究,但是对于这种名为Sphyrna tiburo的鲨鱼的交配机制却仍然知之甚少。这种头部为锤头状的鲨鱼通常生活在西大西洋的亚热带和热带水域中。美国佛罗里达Nova东南大学盖伊·哈维研究所的保护遗传学家Mahmood Shivji和同事对窄头双髻鲨的父子关係进行了调查。由于窄头双髻鲨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并且雌鲨能够储存雄鲨的精子,因此研究人员希望能够证明每胎小鲨鱼都有若干个父亲;性关係较为混乱是其他脊椎动物的一个特点。研究人员在佛罗里达海湾沿岸捕捉了22胎窄头双髻鲨,并对它们体内的父系DNA进行了鉴定,令研究人员感到惊讶的是,在这些窄头双髻鲨中,几乎有80%的幼鲨都是同一个父亲的孩子。这似乎表明,大部分的鲨鱼母亲都是与同一条雄鲨进行交配,或者它们还有其他的伴侣,但是其中一条雄鲨的精子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研究人员表示,这种遗传上的一夫一妻制确实让人感到非常惊讶。那幺鲨鱼到底能不能形成稳定的伴侣关係,或者能不能照顾自己的后代?无论究竟是什幺原因造成了这种遗传学上的一夫一妻的关係,这种关係可能并非仅仅出现在水中。在同一水域繁殖的另两种鲨鱼——柠檬鲨和护士鲨——的幼鲨都具有若干个父亲。Shivji强调指出,了解这些作为捕捞对象的鲨鱼种群的交配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由于过度捕捞将对这种一夫一妻制的鲨鱼种群造成更为沉重的打击,并将对这些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造成影响。
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Andrew Martins认为,这是对于一种我们知之甚少的动物进行的“令人敬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鲨鱼的保护而言意义并不是十分明了。那幺究竟什幺才是问题的关键呢?他说,是繁殖种群的总体数量,以及能够成功繁殖的雄鲨和雌鲨的实际数量,这些都比鲨鱼的交配机制本身更为重要。即便在一个混乱交配的种群中,事实上可能只有少数的个体能够繁殖出大量的后代。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鲨鱼是纯粹的食肉动物。但美国一支联合研究团队最新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有一种窄头双髻鲨不仅吃肉,也以海草为食。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获得确认的杂食性鲨鱼。
窄头双髻鲨是一种常见的小型鲨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2.170,-0.07,-3.13%)、西大西洋(4.020,-0.16,-3.83%)以及墨西哥湾的浅海水域,主要捕食螃蟹、虾、贝类以及小鱼。此前有研究显示窄头双髻鲨会摄入海草,但大部分人认为,这是鲨鱼在捕猎隐藏于海草中的虾蟹时偶然误食的,并不会从中吸取营养。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和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研究人员採用人工干预方式餵养5条窄头双髻鲨,饲料中90%是添加了碳同位素C13的海草,其余10%为鱿鱼,连续餵食3周。
试验结果显示,所有鲨鱼体重均有所增加。在窄头双髻鲨的血液和肝脏组织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碳同位素标记,说明海草被充分消化吸收,而不是像废物一样被直接排出体外。
纯粹的食肉动物通常没有消化植物的身体机制。研究人员发现,窄头双髻鲨的牙齿并不适合咀嚼海草,但它们胃里的强酸有助于削弱植物细胞,然后在酶的作用下可有效分解植物纤维素,这也是首次在鲨鱼肠道内发现专门消化植物的酶。
研究显示,窄头双髻鲨食用的全部海草中,至少有一半被肠道完全消化吸收。这一消化效率与完全食草的绿海龟基本相同。由此可以确认窄头双髻鲨为杂食性,海草可占其日常饮食的60%左右。
研究人员计画继续寻找是否还存在其他种类的杂食性鲨鱼。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