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狗鲨
灰斑狗鲨(学名:Chiloscyllium griseum)为鬚鲨科斑竹鲨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和马来半岛沿海、日本南部以及南海沿海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灰斑狗鲨
- 拉丁学名:Chiloscyllium griseum
- 界:动物界
- 科:长尾鬚鲨科
鱼种档案
中文名 灰斑狗鲨
学名 Chiloscyllium griseum
命名者 Müller & Henle, 1838
科中文名长尾鬚鲨科
科号科名 F012 Hemiscylliidae
模式种产地 Malabar, India
中国大陆名灰斑竹鲨
俗名 狗沙、沙条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最大体长 74 cm
栖息深度 5 - 80公尺
有毒鱼类 否
经济性 是
食用鱼类 否
观赏鱼类 否
学名 Chiloscyllium griseum
命名者 Müller & Henle, 1838
科中文名长尾鬚鲨科
科号科名 F012 Hemiscylliidae
模式种产地 Malabar, India
中国大陆名灰斑竹鲨
俗名 狗沙、沙条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最大体长 74 cm
栖息深度 5 - 80公尺
有毒鱼类 否
经济性 是
食用鱼类 否
观赏鱼类 否
形态特徵
体延长,尾细长,比头和躯干长1.5倍余。头颇宽大,头长约等于全长1/5。背面具一纵行皮嵴。吻长而平扁,前缘圆钝。眼小,椭圆形,上侧位,无褶膜;鼻孔近口,具鼻口沟;前鼻瓣前部具一尖长鼻须;口宽大,平横。唇褶宽短,下唇宽扁,成一连续横褶,后缘游离波曲。齿小,三角形,侧齿头细弱或无,多行在使用。喷水孔约与眼径等大。鳃孔5个,狭小。背鳍2个,略呈长方形;尾鳍狭长,尾椎轴平直;臀鳍低长,与尾鳍下叶毗连;腹鳍后缘圆凸;胸鳍与腹鳍同形而稍大。体具暗色横纹12-13条。幼体横纹很宽;成体横纹消失,纯灰褐色或棕褐色。中小型暖水性底栖鱼类。卵胎生。分布于南海沿海,我国较罕见;在巴基斯坦、印度和泰国为普通食用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