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家府演义
《杨家府演义》是一部明代长篇历史小说,全名是《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凡8卷,58则故事。(明)秦淮墨客 校阅 / 烟波钓叟 参订。
基本介绍
- 书名:杨家府演义
- 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 作者:(明)秦淮墨客 校阅 / 烟波钓叟 参订
- 原版名称:杨家府演义
- 出版时间:明代
内容简介
内容与熊大木的《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大致相同。小说写杨门一家几代人前赴后继,忠勇卫国的英雄事迹。作品在着重表现激烈民族矛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和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表达了人民民众要求抵御外患,谴责权奸,表彰忠烈的理想和愿望。语言通俗朴素、生动活泼,风格粗犷豪放。但其情节的安排尚欠妥帖,形象的塑造也显粗糙。现存明万曆三十四年(1606)刊本,清嘉庆十四年(1809)书业堂重印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杨家府演义》即据以上诸本刊印。
小说从宋将杨业与辽作战,身陷重围,碰碑殉节写起,以十二寡妇征西,凯旋后归太行山结束,中间穿插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熊大木小说《杨家将演义》中杨文广是杨延昭之子、杨业之孙,而《杨家府演义》中杨文广是杨宗保之子)、杨怀玉五代将领的征战业绩。其中对杨门女将的描写尤为生动,塑造了以穆桂英为代表的众多的巾帼英雄形象,以明万曆三十四年(1606)卧松堂本为底本,以嘉庆十四年(1809)书业堂本参校,这里仅就校点过程中的某些问题作出几点说明:第一,底本中胡延赞、木桂英、萧天左、萧天右等人物姓名,与今人所熟知的呼延赞、穆桂英、萧天佐、萧天佑写法不同,为存原貌,不作改动;因木桂英而出现的“木阁寨”,与今“穆柯寨”不同,亦不便改动。“令婆”佘太君,底本作“余氏”仅一现,则径改为“佘氏”。第二,底本正文中有少量双行小字夹注,这次个别夹注掺入正文,这次排印时统一删除。第三,凡底本文字讹夺愆倒,或依校本改正,或径改;明显错别字,径改;个别词语,如第一卷“太宗驾幸昊天寺”中的“仸(亻争),意义不明,不便擅改,只能存疑;凡明清小说中习惯用字、俗字、同音假借字等,一般予以保留。
《杨家府演义》

作品目录
说明 | 序 |
宋太祖受禅登基 | 汉继业调兵拒宋 |
继业夜观天象 | 太祖传位与太宗 |
太宗招降令公 | 太宗驾幸昊天寺 |
太宗敕建无佞府 | 令公狼牙谷死节 |
杨六郎怒斩野龙 | 寇準勘问潘仁美 |
八王设计斩仁美 | 兄妹晋阳比试 |
六郎三擒孟良 | 六郎三关宴诸将 |
孟良带马回三关 | 孟良计赚万里云 |
张华遣人召九妹 | 杨六郎私下三关 |
焦赞夜杀谢金吾 | 朝臣设计救六郎 |
真宗出赦寻六郎 | 六郎毁拆赛会庙 |
六郎兴兵救驾 | 洞宾令椿精揭榜 |
六郎明下三关 | 宗保遇神授兵书 |
孟良入辽求发 | 孟良金盔买路 |
穆桂英活擒六郎 | 黄琼女反辽投宋 |
令婆攻打通明殿 | 锺离收回吕洞宾 |
王钦诳旨回幽州 | 六郎筵宴周福 |
学古领计陷宋臣 | 孟良偷路回取兵 |
六郎回兵救朝臣 | 六郎攻破幽州城 |
真宗封征辽功臣 | 禁宫祈禳八王 |
邕州侬智高叛宋 | 侬王攻破长净关 |
宗保领兵征智高 | 文广困陷柳州城 |
宣娘化兵截路 | 文广领兵取宝 |
月英怒攻锦姑 | 文广与飞云成亲 |
三女往汴寻夫 | 鬼王踢死白额虎 |
文广领兵征李王 | 公正争先锋印 |
八臂鬼王坏井水 | 周王设计套胡富 |
十二寡妇征西 | 宣娘定计擒鬼王 |
宣娘炼出鬼王丹 | 怀玉举家上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