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国第一所专门为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培养师资的全日制本科师範院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吉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全省职教师资保障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
学校创建于1979年,原名吉林技工师範学院;1983年,划归吉林省管理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範学院;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2015年8月,吉林省国际商务学校整体併入。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83.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131.77万元,设有16个学院,开设48个本科专业,11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958人,有在校学生14673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12384人,成人本专科生2289人。
基本介绍
- 主管部门:吉林省
- 学校官网:http://www.jltiet.edu.cn
- 中文名: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
- 外文名: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 简称:吉林工师
- 创办时间:1979年
- 类别:公办大学
- 类型:师範
- 属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栾立明
校长:杨晓东 - 高职专业:11个
- 本科专业:48个
- 院系设定: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服装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
- 校训:笃学 敬业 求是 创新
- 校歌:《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校歌》
- 地址:宽城校区:吉林省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
绿园校区: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泰来街1485号
高新校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学苑街219号
长德校区: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米沙子镇 - 院校代码:10204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79年,原名吉林技工师範学院,隶属原国家劳动总局。
主校区大门

1983年,划归吉林省管理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範学院。
2000年,原吉林省经济贸易学校(1964年创建)併入学校。
2000年,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工程系合併成立信息工程学院。
2001年,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服装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在学校挂牌。
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吉林职业师範学院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
2004年,工商管理系更名为工商管理学院。
2006年,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并设在该校。
2006年,服装类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站在学校挂牌。
2009年7月,在外国语言文学系基础上成立外语学院。
2009年6月,成立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2013年5月28日,学校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合作办学签字仪式,共同为“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城市学院校区”揭牌。
2015年7月,学校成立传媒与数理学院。
2015年8月,吉林省政府批覆同意吉林省国际商务学校整体併入该校。
2016年3月,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德语、物流管理、表演4个本科专业获教育部审批通过。
2017年6月,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新校区工程正式奠基开工。新校区位于德惠市米沙子镇,总投资13.7亿元。占地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满足18000名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
2018年11月,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长德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机械、电气、食品、汽车四个学院入驻新校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开设48个本科专业,11个高职专业。
院系 | 专业 |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计算机套用技术(专科) |
食品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非师)、生物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
服装工程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专科) |
工商管理学院 | 市场行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 |
经济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科)、会计(专科)、会计电算化(专科)、物流管理(专科) |
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动画、表演、动画(戏剧与影视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美术学 |
外语学院 | 英语、套用韩语(专科)、德语 |
传媒与数理学院 | 编辑出版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套用数学、教育学 |
汽车工程学院 | 汽车服务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汽车电子技术(专科)、汽车检测与维修(专科) |
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学、学前教育学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学科建设
据2016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职业技术教育学、设计艺术学、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3个省级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共有教职工842人,专任教师53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0人,副高级职称229人,获硕士以上学位504人,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与硕士生指导教师共30人;吉林省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
吉林省优秀教师:陈卫
吉林省教学名师:甄国红、陈少志
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张鹏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 周广文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王朝勇 |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韩静 |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团队 | 陈少志 |
平面设计教学团队 | 朴明姬 |
市场行销专业教学团队 | 杨吉生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建有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课程54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余个,被人社部确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试点校,被国家语委确定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範化示範校;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画改革项目1个。
2014年,“创立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联动机制 整体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一等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校-企-校”协同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校-企-校’联盟——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等7项教学成果获吉教学成果获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获吉林省首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2014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种17个,其中通用工种9个(包括车工、钳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维修电工、电焊工、食品检验工、服装设计定製工、茶艺师);新职业7个(包括企业人力资源师、行销师、公共营养师、心理谘询师、秘书、网路编辑师、电子商务师);高新技术1个(PS图形图像处理)。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泰来校区大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行销
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行销、服装设计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编辑出版学、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吉林省荣发服装厂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控制技术实验教学示範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三三制专门化”市场行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职本科“3+4”衔接机械电子工程“工学融合”的“五维度”一体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画改革项目:“一-二-三课堂”立体设计—卓越职教师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气信息类学科教学法、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省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单片机原理及套用、大学英语、市场调查、机械设计、信号与系统、财务会计学、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通信原理、微生物学、工程製图
- 教学成果
2019年1月,学校两项成果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学生成绩
2012年学校各专业学生参加校外学科竞赛总计327项,其中获省级及以上竞赛一等奖54项,二等奖93项,三等奖146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2014年学校各专业学生参加校外学科竞赛总计292项,其中获省级及以上竞赛一等奖37项,二等奖73项,三等奖104项。
国际交流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韩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纽西兰、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进行校际交流,邀请中国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并选派部分师生赴中国国外留学、进修,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先后与韩国世翰大学、日本城西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技术大学、美国费舍尔学院、台湾国立勤益科技大学等20多所境外高校签署了教育合作协定,尝试开展合作办学、师生互派、职员互访等交流项目。
与日本大阪YMCA国际专科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专科合作办学项目于2009年正式招生;2014年与韩国世翰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
2018年10月,学校电气工程学院与韩国庆一大学合作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办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6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省级研究所1个,校级研究所9个。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葡萄酒研发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
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材料表面仿生技术重点实验室、分子营养实验室
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职业技术教育团队、山葡萄酒开发团队
省级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经济研究所
校级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设计艺术、传媒、分子营养、电子信息技术、机电技术、企业管理、套用化学、中职德育工作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821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78项;获各级各类奖励191项,其中,省部级奖励92项;发表学术论文2100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206篇;出版着作、教材131部。

2014年,学校获立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68项,其中重点课题11项;吉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0项,其中重点课题6项;吉林省教育厅外语教学改革课题1 项;校级教研课题59项。2014年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2014年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2 项;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获吉林省高教学会教育科学成果奖18项,其中二等奖8 项,三等奖10项。
项目名称 | 参加人员 | 奖项等次 |
---|---|---|
"校-企-校"联盟--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 创新与实践 | 王建华 刘君义 甄国红 于志晶 苏顺亭 方健 周广文 崔亚新 | 一等奖 |
吉林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实践 | 苏春辉 周晶 于志晶 陈衍 张祺午 刘海 | 一等奖 |
职业技术师範院校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 | 刘君义 许建平 方健 罗红宇 唐耀武 赵蕊 王彬 | 二等奖 |
编辑出版学专业"6+1" 协同创新培养套用型 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陈少志 于巍 尹艳华 杨明 王欢 刘永鑫 姚丽亚 | 二等奖 |
职业技术师範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与实践 | 甄国红 杨吉生 王娟 睢忠林 张天蔚 梁亚宁 秦彩萍 | 二等奖 |
《职业院校专业设定预测和评估系统》在高职 院校教学管理中的研究与实践 | 陈衍 于志晶 房巍 于海波 刘海 | 二等奖 |
机械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创建与实践 | 杨卓娟 周广文 杨晓东 崔亚新 王东明 | 三等奖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9月底,馆藏图书总量1044303 册,其中纸质图书604303册,电子图书44万册,生均图书近115.62册,生均纸质图书66.9册。
截至2013年12月底,学校图书馆购入有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硕博论文、万方数据知识平台、读秀学术搜寻、超星数字图书馆等6箇中外文电子文献资料库,自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资料库”、“随书光碟资料库”和“馆藏书目资料库”等3个资料库。
- 学术期刊
《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学报》
《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版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学术类论文,是反映教学与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理论性期刊。1985年创刊,刊期为月刊。主要栏目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学研究、管理研究等。
学报被《中国学术期刊网路出版总库》全文网路出版期刊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位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收录期刊、《中国引文资料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文期刊篇名资料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收录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创刊于1980年,于2008年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2008版》,于2009年入选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机构评定为RCCSE核心期刊。主要有职教要闻、专稿专访、综合管理方略、课程教材、教研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探讨、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等栏目。
校园文化
校徽
校标整体图案呈圆形,由两个同心圆组成,给人以厚重雄浑之感。意寓“吉林工师人”上下同心协力,为建设一流的工程技术师範大学而奋斗。
校徽

外环上半部分为书法体学校中文名称“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下半部分为方正大标宋体学校英文名称。
内圆主颜色为蓝色,主体图案是将镂空的“手”和“鸟”同 构,通过五组图形顺时针旋转排列,构成盛开的“映山红”造型。寓意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职技高师,凸显实践操作能力、从师任教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象徵“吉林工师人”在知识的海洋和智慧的蓝天翱翔,象徵创建一流工程技术师範大 学的事业红红火火。
校训
笃学、敬业、求是、创新
“笃学”:强调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学问。“笃”是笃实、笃厚的意思,“学”就要逐字逐句领悟,全面系统掌握,要学以致用、专心致志。
“敬业”: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的体现,是一种品质,是人内在的品行修养,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忠于本职工作的事业感,重视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
“求是”:要求从实际出发, 以实为本,发扬求是、求实精神,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通过严谨的教学过程, 培养和铸造我校严谨求实的态度,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作风。
“创新”: 创新是科学的生命之所在,没有创新,科学就会停滞不前。要求学校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把创新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
校歌
《吉林工程技术师範学院校歌》

作词:才广昕
作曲:王义录
白山松水沐浴着改革的春光,吉林工师崛起在祖国的北疆。
笃学敬业、励志图强,求是创新、奋发向上。
用青春拥抱时代,用生命点燃理想。
向着特色和一流,向着胜利与辉煌。
辛勤耕耘播种着明天的希望,不断创新尽收那无限的风光。
一专多能、技艺高强,献身四化、驰骋战场。
用智慧浇铸热血,用真理练就脊樑。
追逐高山与大海,追逐未来与荣光。
这里是教师、工程师的摇篮,这里是知识技术的殿堂。
我们勇于实践,我们勇于开创。
前进,吉林工师;前进,光荣的工师人。
向着现代化,向着新世纪,迎接那光芒万丈的太阳。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栾立明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杨晓东 |
党委副书记 | 陈景翊 |
纪委书记 | 左伟 |
副院长 | 张鹏、曹国亮、宋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