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清河农场

清河农场

清河农场是北京市的飞地,它位于天津市宁河区境内,是劳动教养性质的农场,占地115平方公里,于1949年由当时的北京市市长聂荣臻批准建立。《一滴泪》作者巫宁坤曾在此地劳改。电视剧《便衣警察》曾在这里拍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清河农场
  • 地理位置:天津市宁河区境内
  • 面积:115平方公里
  • 建立时间:1949年

农场介绍

清河农场位于华北平原的东部边沿地区的宁河区境内。宁河区当年属河北省管辖,如今划归天津市,成了天津市的一个区。从北京到山海关的京山铁路经过这里,有一个快车不停、慢车只停一分钟的小车站叫“茶淀”站,所以清河农场又叫茶淀农场。也因为北京郊区有一个清河镇,为了区别,北京人一般都称这里为茶淀农场。但是它的官称仍是北京市公安局清河农场,对外的牌子则叫北京市地方国营清河农场

历史故事

据说,这里在五千年前还是一片深海,曾经是古黄河的入海口,经过几千年的河床泥沙淤积,成了一片大苇塘,一向是盗匪出没窝藏的地方。到了元朝,这里就已经有官府垦荒的记载。明朝着名的“右屯卫”,就在这里驻兵“军垦”,也曾经形成过人烟稠密的市镇,明亡以后才逐渐衰落,只留下几个小村子,大都被土匪盘踞着。而正式成立农场开垦,还是日本鬼子为了筹备军粮,徵集几千名善于种水稻的朝鲜农民强迁到这里来开荒洗硷种水稻。1948年平津战役之后,解放军接管了这片土地,并成立清河农场的前身启明农场。建国之后,有关部门请苏联农业专家来此视察指导,按照苏联专家的建议,开垦这块土地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具备这个条件的只有公安部门,因为解放后抓起来不少旧社会残渣余孽,急需一个关押改造的地方,于是1950年这里就成立“清河四大队”,正式划归北京市公安局劳改工作处管辖了。从此,儘管从地图上看这里属于天津市宁河区,但是却属于北京市管辖。这种“市区外领地”,当地人叫做“飞地”。
按照中央给清河农场划拨的範围,有几十万亩之大,但是历年以来直到1958年,只开垦出潮白河以东的六万亩土地,从东往西,分别设了四个分场:一分场、二分场和四分场,都是关押劳动改造的犯人,三分场则是组织北京市社会青年志愿参加的“垦荒队”,所以也叫“青年农场”。不过没过多久,这些“志愿垦荒队员”们就逐渐找理由回到了北京市内,“青年农场”名存实亡,于是公安局又分配来一些因各种原因下放的公安系统干部到这里劳动锻鍊,虽然没有正式的名称,但是习惯上通称“干部农场”。此外,还有一个由女犯人组成的“园林队”,直属总场部管理。而潮白河以西近二十万亩土地,除了遗留下历朝历代开垦过的痕迹和茂密的芦苇蒿草之外,没有任何农作物。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