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hinese Social Survey,简称CSS)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05年发起的一项全国範围内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项目,目的是通过对全国公众的劳动就业、家庭及社会生活、社会态度等方面的长期纵贯调查,来获取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数据资料,从而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翔实而科学的基础信息。
该调查是双年度的纵贯调查,採用机率抽样的入户访问方式,调查区域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了151个区市县,604个村/居委会,每次调查访问7000到10000余个家庭。此调查有助于获取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数据资料,其研究结果可推论全国年满18-69周岁的住户人口。为了兼顾纵贯调查的连续性和社会议题的现实性, CSS的调查问卷在设计上分为基础模组、更替模组和热点模组三个部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 外文名:Chinese Social Survey
- 简称:CSS
项目介绍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hinese Social Survey,简称CSS)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05年发起的一项全国範围内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项目,目的是通过对全国公众的劳动就业、家庭及社会生活、社会态度等方面的长期纵贯调查,来获取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数据资料,从而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翔实而科学的基础信息。
该调查是双年度的纵贯调查,採用机率抽样的入户访问方式,调查区域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了151个区市县,604个村/居委会,每次调查访问7000到10000余个家庭。此调查有助于获取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数据资料,其研究结果可推论全国年满18-69周岁的住户人口。
为了兼顾纵贯调查的连续性和社会议题的现实性,CSS的调查问卷在设计上分为基础模组、更替模组和热点模组三个部分。其中基础模组固定不变,包含了个人基础信息、劳动与就业、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等内容;更替模组如社会阶层地位流动、社会保障、休闲消费、社会价值观等,隔一定周期后重複调查;热点模组则与时俱进,目前已进行了社会群体利益关係、民生问题、城镇化等主题的研究。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调查数据,CSS调查从多个层面保障调查的科学严谨。在抽样环节,CSS调查利用第5次人口普查和第6次人口普查分区县市资料设计抽样框;在调查点採用地图地址抽样方式以涵盖更多的流动人口。在执行管理环节,CSS调查依託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地方调查团队;开设了为期3-5天的督导、访问员培训课程和多样的访问模拟训练;制定了“现场小组工作方法”;设计了调查管理的系列流程;并配有高效的后勤支持。在质量监控环节,各调查点、省级、全国不同层面都会进行一定比例的问卷覆核以确保问卷质量,全部问卷进行双次录入。此外,项目组会会对数据信息做匿名化处理,以确保任何受访者都不会因为参与调查而受到任何负面影响。
团队介绍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陈光金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
张翼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炜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主任,副研究员,项目PI
张丽萍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抽样数据清理
刁鹏飞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现场管理
范雷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副研究员,问卷设计
崔岩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助理研究员,问卷设计
邹宇春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助理研究员,项目执行
名单列表
l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l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
l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l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l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l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l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l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l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l浙江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
l云南师範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l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工作人才资源开发中心
l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l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
l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l西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l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l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
l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l天津师範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l天津师範大学社会学系
l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l瀋阳师範大学社会学学院
l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l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l山东大学社会学系
l青海师範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系
l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l南京农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
l内蒙古师範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l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l兰州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与数据分析中心
l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l江西社科院社会调查所
l江南大学社会学系
l吉林大学社会学系
l华中师範大学社会学院
l华南师範大学
l黑龙江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l河南师範大学社会事业学院
l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l河北大学社会学系
l海南师範大学教育科学院、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l贵州民族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l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l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
l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l广东海洋大学
l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l东南大学社会调查中心
l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l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l北方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l安徽师範大学社会学教研室、社会调查研究中心
调查资料
作为一项公益项目,CSS调查数据是一笔丰富的学术资源。每期调查结束的两年之内,项目组都会将原始数据免费向全社会开放。欢迎所有对CSS调查感兴趣的学者、学生,乃至普通公众,都可以通过项目组申请并获取调查数据。目前,我们可以提供的调查资料包括历年的调查问卷以及历年调查数据。
申请程式如下:
(1)由于我们的调查每年的更替模组均有不同,申请者可在此网页下载历年调查问卷,明确自己需要的数据年份;
(2)再在本页下载相应年度的数据申请使用协定书;
(3)填写完毕,扫描传送到我们的申请信箱;
(4)经审核员审核通过后,我们会传送数据至申请者提供的信箱。
(1)由于我们的调查每年的更替模组均有不同,申请者可在此网页下载历年调查问卷,明确自己需要的数据年份;
(2)再在本页下载相应年度的数据申请使用协定书;
(3)填写完毕,扫描传送到我们的申请信箱;
(4)经审核员审核通过后,我们会传送数据至申请者提供的信箱。
历年文章
- 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 刁鹏飞,社会支持网路面临重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3月17日。
- 刁鹏飞,城乡居民的公平意识与阶层认同,《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 范雷,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特点和变化,《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 范雷,80后的政治态度——目前中国人政治态度的代际比较,《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 范雷,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 课题组,2011年中国民生及城市化调查报告,2012年社会蓝皮书。
- 李培林、李炜,2008年中国民生问题调查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出版。
- 李培林、李炜,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 李培林、李炜,2007,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第2期。
- 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社会》2012年第5期。
- 李培林、张翼,2008,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2008第3期。
- 李培林等,2006年中国社会和谐稳定调查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培林等,2008年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炜,中国当前社会问题的特徵及影响机制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 田丰,当前中国城乡家庭消费状况,《社科论坛》2009年第1期。
- 田丰,中国总体上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光明日报》2009年2月20日。
- 田丰,“80后”的职业群体差异,《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 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2007,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民主与科学》2007年第4期。
- 张丽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状况调查,《光明日报》2009年3月26日。
- 张丽萍,套用Kish表入户抽样被访者年龄结构扭曲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 张丽萍:老年人口居住安排与居住意愿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6期。
- 张丽萍:到底能生多少孩子?——中国人的政策生育潜力估计,《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 张翼,2008,当前中国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08第3期。
- 邹宇春,2014年,提升制度信任:确保政府良性运行的重要方向,《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第8期。
- 邹宇春,2014年,民众对党政人员的信任分析及对策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