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文帝集
曹丕(公元187~公元226),字子桓,操次子。操死,袭位魏王,公元220年代汉称帝,谥文帝。曹丕的文章于清峻通脱外,又加上了华丽与壮大。在诗歌方面,曹丕多取法乐府,以平易清新的诗风取胜。本集以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的《魏文帝集》为底本,与丁氏所辑原书作了校核,对于丁氏所作的改动加以说明,排印上的错误,则径改不出校语。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魏文帝集
- 创作年代:三国
- 文学体裁:诗歌
- 作者:曹丕
着者
三国曹丕撰,曹丕(187~226),字子桓,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长子。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为文。建安十六年(211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曹操逝世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终结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改国号大魏,为魏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代中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终年四十岁。葬于首阳陵。庙号高祖,謚为文皇帝。
曹丕是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文学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大于政治,他是建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他组织编写的《皇览》,开我国编纂大型类书的先河。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较完整又自成体系的文的专论,接触到文学的地位和作用、文学风格与性格关係以及文人之间关係邓一系列重要问题,是《毛诗序》以来最重要的文论作品。他的散文《与吴质书》、《答繁钦书》、《与钟繇书》等文笔优雅,事贯理畅,既富变化又饶有兴味。其中又见真性情和悲喜个性,这点颇似乃父。他的诗歌《燕歌行》是我国早期七言诗走向定型的标誌,文学史上价值很高。其他如《杂诗》二首、《秋胡行》等也都刻画细腻,写得凄婉悲凉,颇有韵致。
《隋书·经籍志》着录《魏文帝集》10卷;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有《魏文帝集》2卷;今人黄节《曹子建诗注(外三种)阮步兵咏怀诗注》中有《魏文帝诗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以张氏辑本为底本,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参伍勘证,是较好的校注本。
朝代
三国
版本
丁氏辑本
卷数
6
内容选读
朕求贤于君而未得君乃翻然称疾非徒不得贤更开失贤之路增玉铉之倾。无乃居其室出其言不善见违于君子乎君其勿有后辞。(《魏志·王朗传》)
○论文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沖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五解)○善哉行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一解)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二解)
得月二十八日表知侯推情慾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将欲遣礼以纾侯敬恭之意。会博士鹿优等奏礼如此故写以示。开国承家顾迫礼制推侯存心与吾同之。(《御览》五百二十六)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已终百年。
初平之元董卓杀主鸩后荡覆王室。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山东牧守鹹以《春秋》之义“卫人讨州吁于濮”言人人皆得讨贼。于是大兴义兵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兖、豫之师战于荥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而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灭。会黄巾盛于海岳山寇暴于并、冀乘胜转攻席捲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
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国。今以荔枝赐将吏啖之则知其味薄矣。凡枣味莫若安邑御枣也。(《艺文类聚》八十七《御览》七十一、八百五十七、九百七十一)
○上书三让禅
○答司马懿等再陈符命令(延康元年十一月癸丑)
●卷一
家公与蔡伯喈有管鲍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璧于匈奴赎其女还以妻屯田都尉董祀。(《御览》八百六)○玉赋
●卷五
○哀己赋
○辞请禅令(延康元年十一月乙卯)
○赠夏侯尚诏(黄初六年)
●卷六
●卷三
●卷二
●卷四
丧乱以来兵革未戢天下之人互相残杀。昔田横杀商之兄张步害伏湛之子汉氏二祖下诏使不得相仇。贾复、寇恂私相怨憾至怀手剑之忿光武召而和之卒共同舆而载。今兵戎始息宇内初定民之存者非流亡之孤则锋刃之余当相亲爱养老长幼。自今以后宿有仇怨者皆不得相仇。敢有复私仇者皆族之。(《魏志·文帝纪》《艺文类聚》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