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芷素
白芷素是一种中草药,由伞形科植物园当归、豆科植物补骨脂、摺补骨脂、败酱植物宽叶甘松、伞形科植物软毛独活、大叶牛防风、柴胡等组成。 用于镇静,解除平滑肌痉挛等。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白芷素伴紫外线A辐射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白芷素
- 别称:异补骨脂内酯, 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伞形目
- 科:伞形科
- 种:白芷素
- 成分分类:黄酮、香豆素及类似物
基本信息
白芷素(异补骨脂内酯)相关物理特性如下: [化学式] 2H-Furo [2,3-h)-1-benzopyran-2-one
白芷素

[分 子 式] C11H6O3
[分 子 量] 186.16
[熔点] 137~138°; Irνcm↑-1: 2941, 1724, 1709, 1613, 1513, 1399, 1370, 1333, 1266, 1250, 1147, 1119, 1055, 1038, 999, 833, 747; Uvλ↓max nm (logε): 297 (3.96), 245 (4.38); NMR(CH↓3COCH↓3) τ=1.97 (1H) 和 3.62 (1H), J=9(分别为4和3位的质子); τ=2.04 (1H) 和 2.87 (1H), J=2(分别为2和3'位的质子); τ=2.48 (2H) (为5和6位的质子)。
药理作用
中枢抑制: 小鼠腹腔注射 20mg/kg 可明显抑制自发运动, 作用与剂量有关。大鼠腹腔注射 20~80mg/kg 可引起明显的镇静、弛缓、自发运动抑制和体温下降↑[10]。2. 解痉: 20μg/ml 对兔十二指肠有明显的鬆弛作用, 对乙醯胆硷、组织胺、氯化钡和5-羟色胺引起的豚鼠迴肠收缩可抑制百分之五十
[毒 性] 腹腔注射, 大鼠 LD↓50为 165mg/kg, 小鼠为 254mg/kg↑
[不良反应] 暂无
[用 途] 镇静,解除平滑肌痉挛, 毒性
成分来源
[1]伞形科植物园当归 Angelica archangelica Linn.[2] 豆科植物补骨脂 Psoralea corylifolia L.果实,[3]摺补骨脂 P. plicata Debile枝,[4]败酱科植物宽叶甘松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根,[5]伞形科植物软毛独活 Heracleum lanatum Michx.根,[6]大叶牛防风 H. mantegazzianum Somm. Et Ler. Source 根,[7]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