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希东
胡希东,男,汉族。1985年9月-1989年7月年在西南师範大学大学读本科。1998年9月-2001年7月在西南师範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1年7月到宜宾学院工作。2004年9月到2007年6月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攻读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7年9月进入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师从朱栋霖先生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通过“双百”工程引进成都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胡希东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职业:教授
- 毕业院校:西南师範大学
- 性别:男
-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档案
姓名:胡希东
胡希东教授

性别:男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
学位:文学博士(博士后)
代表成果
(一)学术专着《现代主义的都市表征——新感觉派之文化精神》,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二)代表论文(以发表时间为序):
1、《新世纪的文学批评是怎样的文学批评》(署名“古岩”),《当代文坛》2000年第2期。
2、《文学之文化精神———当下文学文化研究的思考》,《当代文坛》2002年第5期。
3、《孤寂之魂———穆时英小说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揭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
4、《文学制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5、《左翼语境下的现代主义写作——穆时英文学生命个体之嬗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6、《追逐西方回归传统同当下的文学批评》,《当代文坛》,2005年4期。
7、《施蛰存笔下男性变态人格分析》,《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8、《情感与理智之间——杜衡的游历性与徘徊性》,《云南师範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9、《新感觉派的“异端”与“他者”——施蛰存与川端康成的比较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0、《新感觉派的“异端”与“他者”——施蛰存与川端康成的比较分析》,人大複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6期全文複印转载。
11、《现代主义都市表征与新感觉派文化精神》,《兰州学刊》,2007年2期。
12、《试论新感觉派的生存处境》,《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3期。
13、《现代主义意识形态与詹姆逊的文化批评》,《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4期。
14、《新感觉派通俗文化论》,《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7期。
15、《1930中国文坛年代的“新感觉风”》,《北方论丛》,2008年2期。
16、《政治因缘与文学兴衰成败》,《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8期。
17、《现代主义·都市空间与现代性——兼及中国现代主义都市表证论》,《文学评论·丛刊》,2008年11月,第2卷第1期。
18、《民族认同与新文学史建构——司马长风民族性文学史观论》,《成都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
19、《新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体制与文学史——1950年代的教学大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20、《“现代性”乌托邦与现代文学史建构》,《人文杂誌》,2011年第3期。
21、《纯文学观与新文学的历史建构》,《长春师範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3期。
22、《1950-1980现代文学史书写研究综论》,《红岩·重庆评论》,2011年第3期。
23、《抗战·离乱与学术选择——陈瘦竹江安国立剧专的戏剧研究》,《四川戏剧》,2011年第5期。
科研立项主要有:
1、四川省教育厅科2003年人文社科重点科研项目《新感觉派之文化精神》。
2、成都市社科院2011年人文社科项目《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生态美阐释》。
3、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科项目《文学观念的历史转型与现代文学史书写模式的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