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圈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清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圈椅
- 年代:清代
- 尺寸:座面63×50厘米,座高49厘米
- 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基本信息
名称:清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圈椅
类别:漆器
属性:家具
尺寸:座面63×50厘米,座高49厘米,通高99厘米
文物鉴赏
清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圈椅,座面63×50厘米,座高49厘米,通高99厘米。该款圈椅为清代产品,以紫檀为料。紫檀木料在明清被用于家具,但材料短缺,所以十分珍贵。又因为紫檀木色泽深紫,中国古时有“紫气东来”一词,“紫”字象徵王者,故紫檀木深为清宫廷喜爱。该款紫檀圈椅,透雕多处,繁密的卷纹装饰说明了当时西方装饰风格对中国家具的影响,而束腰结构又显示了清代注重形式、轻视结构的设计思想,流露出浓重的宫廷风格,显得分外华丽、肃穆。
清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圈椅图

该件清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圈椅集中西装饰风味为一身,透雕部分採用中国传统卷草纹形象,繁密捲曲,显然带有西方纹样的风格。纤细细密的卷草纹只是小面积地、极为谨慎地套用在圈椅的各个局部,丝毫不影响整个造型的洗鍊,并加强了对比,增添了内容。而造型虽有束腰,仍保留了明式家具的审美风格,方圆有度,线条张力十足。束腰的运用和细部的卷草纹的巧思,说明了清代设计家在艺术设计上的创新。其圈椅的细部製作也很不一般。靠背板用攒框做成,上截雕开光镂空花纹,是卷草纹的变体;中截镶瘿木,任其光素;下截锼云纹亮脚。靠背板和椅圈及座面相交处,使用四大块镂空角牙,加强了从正面观看的装饰效果。扶手出头和四足马蹄之上的一段,利用本来要剔削掉的木材,镂雕卷草纹。手法别致。原有的细藤编织软屉保存完好。总之,圈椅虽有追求形式的倾向,仍是用料绝精而且有代表性的重要家具。
“圈椅”一名,是清代北京匠师所惯常使用的词,在明代,称为“圆椅”,还有一别名“马掌椅”,则是西方人士对它的称谓。圈椅到明代已有固定造型模式,它的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圆婉柔和,极为美观。就座时不仅肘部可以倚搁,腋下一段臂弯也得到支撑,故十分舒适。明代椅子,前后腿足一般都穿过座面,形式上靠背和扶手的支柱为上下一木连作。是坚实而合理的做法。正因如此,椅子很少有束腰,如果有了束腰,便会影响腿足从中穿透,而上下只好两木分做。清中期以后,有束腰的椅子渐渐多于明代及清前期,该件圈椅不仅有束腰,而且带托泥,它们应当是19世纪初期为宫廷特製的家具。圈椅是明式家具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舒适,而且文雅,是明式家具收藏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有束腰带托泥的圈椅为数极少,较一般经典式样更显得庄重而有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