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服务外包——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服务外包——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是2016年5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公共服务外包——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 作者:刘波 彭瑾 李娜
- ISBN:9787302428350
- 定价:49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内容简介
本书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实践出发,通过对公共服务外包多案例质性研究,概括公共服务外包的一般性规律,构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基本流程框架,并运用Petri网进行流程建模与最佳化;在此基础上,分设6章对公共服务外包流程中的外包决策、外包服务商选择、外包契约、外包合作管理、外包效果及外包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公共服务外包实践分析範式,并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外包的研究者(包括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等)、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者(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等),以及公共服务外包的参与者(包括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企业及社会组织的相关人员等)。
编辑推荐
刘波等学者的《公共服务外包——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关注当前公共服务外包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发展,基于公共服务外包全流程视角,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问题作以指导,同时也是一本规範研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全流程架构的理论巨着。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理论背景
1.1.2现实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研究的技术路线
1.3.2定性研究方法
1.3.3定量研究方法
1.4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5小结
2理论与研究综述
2.1概念界定
2.1.1公共服务外包的界定
2.1.2公共服务外包相关概念的辨析
2.1.3公共服务外包相关概念的範畴与比较
2.1.4公共服务外包过程的界定
2.2理论基础
2.2.1管理学相关理论
2.2.2经济学相关理论
2.2.3其他理论
2.3研究综述
2.3.1相关研究
2.3.2研究评述
2.4小结
3公共服务外包流程
3.1基于扎根理论的公共服务外包流程的研究
3.2公共服务外包的典型案例分析
3.2.1CQ市移民培训服务外包
3.2.2SZ市环卫服务外包
3.2.3S省法律援助服务外包
3.3公共服务外包流程解码
3.3.1CQ市移民培训服务外包流程解码
3.3.2SZ市环卫服务外包流程解码
3.3.3S省法律援助服务外包流程解码
3.4公共服务外包流程的构建
3.5小结
4公共服务外包流程模型的最佳化与仿真
4.1公共服务外包流程模型的构建
4.1.1Petri网模型的构建步骤
4.1.2公共服务外包流程的建模
4.2公共服务外包流程模型的最佳化
4.2.1Petri网模型的最佳化方法
4.2.2公共服务外包流程模型的最佳化
4.3基于Petri网的公共服务外包流程模型的仿真
4.4公共服务外包流程模型的套用与对策建议
4.4.1CQ市移民培训服务外包流程的分析
4.4.2基于Petri网的公共服务外包流程模型的套用
4.4.3最佳化公共服务外包流程的对策建议
4.5小结
5公共服务外包的决策
5.1公共服务外包决策的现状分析
5.1.1公共服务外包决策原因的分析
5.1.2公共服务外包决策对象的分析
5.1.3公共服务外包决策的调查总结
5.2公共服务外包决策的模型构建
5.2.1服务特性与公共服务外包决策
5.2.2政府外包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外包决策
5.2.3环境因素与公共服务外包决策
5.3公共服务外包决策的研究设计
5.4公共服务外包决策的实证分析与结果
5.4.1公共服务外包决策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5.4.2公共服务外包决策的假设验证
5.4.3公共服务外包决策的实证结果讨论
5.5小结
6公共服务外包的服务商选择
6.1公共服务外包服务商的选择与评价
6.1.1公共服务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原则
6.1.2公共服务外包服务商的选择流程
6.1.3DEAHP模型在公共服务外包服务商选择中的运用
6.2基于德尔菲法的公共服务外包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DEAHP模型的公共服务外包服务商的评价过程及实例验证
6.3.1基于DEAHP的公共服务外包服务商的评价流程
6.3.2DEAHP模型在服务商评价中的套用
6.3.3DEAHP模型在服务商评价中的套用结果分析
6.3.4DEAHP模型在服务商选择中运用的评析
6.4小结
7公共服务外包的契约管理
7.1公共服务外包中的契约关係
7.2公共服务外包契约管理模型的构建
7.2.1基于质性方法的公共服务外包契约管理的研究
7.2.2公共服务外包契约管理假设的提出
7.3公共服务外包契约管理的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7.4公共服务外包契约管理的实证分析与结果
7.4.1公共服务外包契约管理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7.4.2公共服务外包契约管理的假设验证及结果讨论
7.5小结
8公共服务外包的合作管理
8.1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的内涵
8.2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模型的构建
8.3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假设的提出
8.3.1合作管理对外包效果的影响
8.3.2关係质量对外包效果的影响
8.3.3合作管理对关係质量的影响
8.4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的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8.4.1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的变数度量指标
8.4.2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问卷的修订
8.4.3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样本的选择
8.4.4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问卷的回收
8.5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的实证分析与结果
8.5.1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8.5.2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8.5.3合作管理对外包效果影响的分析
8.5.4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全模型结构的验证
8.5.5公共服务外包合作管理数据分析的结论
8.6小结
9公共服务外包的效果
9.1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及假设提出
9.1.1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9.1.2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的假设提出
9.1.3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9.2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9.2.1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思路
9.2.2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的量表设计程式
9.2.3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的变数度量指标
9.2.4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调研过程及问捲髮放
9.3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
9.3.1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9.3.2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量表的信度检验
9.3.3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量表的效度检验
9.3.4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9.3.5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全模型结构的验证
9.4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9.4.1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结论
9.4.2公共服务外包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相关政策建议
9.5小结
10公共服务外包的评价
10.1公共服务外包评价的扎根理论分析
10.2公共服务外包评价的概念模型及假设提出
10.2.1公共服务外包评价的概念模型
10.2.2公共服务外包评价的假设提出
10.3公共服务外包评价的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10.3.1公共服务外包评价的问卷设计与发放
10.3.2公共服务外包评价的数据回收与处理
10.3.3公共服务外包评价研究变数的度量
10.4公共服务外包评价的实证分析结果
10.4.1公共服务外包评价量表的信度分析
10.4.2公共服务外包评价量表的效度分析
10.4.3公共服务外包评价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10.5小结
11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套用研究
11.1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分析範式
11.2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案例的分析
11.2.1CQ市移民培训服务外包案例的分析
11.2.2SZ市环卫服务外包案例的分析
11.2.3S省法律援助服务外包案例的分析
11.2.4XA市地震局IT服务外包案例的分析
11.3我国公共服务外包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3.1外包决策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3.2服务商选择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3.3契约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3.4合作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3.5外包评价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4完善我国公共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
11.4.1对政府行为的政策建言
11.4.2对微观层面的操作建议
11.5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公共服务外包契约示範文本
前言
为了摆脱传统官僚制行政模式的机构膨胀及低效率,“世界民营化之父”萨瓦斯于1987年在其着作《民营化:改善政府的要径》一书中首次提出,政府应当通过构建竞争机制将公共服务交由私人公司来提供,旨在运用私营部门的力量来满足公众需求。随着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改革浪潮在全世界範围内不断兴起,世界各国纷纷展开了民营化实践,公共服务外包作为民营化过程中被普遍採用的方式,最早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国家推进民营化最主要的形式,公共服务外包的项目也从政府内部辅助性服务开始,逐渐进入“蓝领服务”领域,如垃圾处理、城市绿化等,最后扩大到包括电子政务在内的“白领服务”领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公共服务外包的适用领域已经扩大到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保健、道路交通、就业培训等方方面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尝试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推进公共服务外包实践,以期通过藉助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更好地向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我国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实践最早出现在深圳市的环卫服务领域,并延伸到其他地区和领域,逐渐成为我国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趋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契约方式交由社会生产和供给。这既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国各级政府提升制度建设能力和执行能力,完善政府治理,最佳化政府结构,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有效合作,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
正如萨瓦斯所言,中国的公共服务外包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色。本书尝试从我国的公共服务外包实践出发,以公共服务外包流程的视角进行剖析,以期为公共服务外包的中国化与本土化发展探索新路径。由于公共服务外包、政府购买服务、民营化、市场化等概念因所指内容相似而常被交叉使用,所以本书首先对公共服务外包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辨析,如“公共服务外包”多见于学术期刊出版物,属于学术型概念,而“政府购买服务”则多见于报纸类出版物,属于实践型概念,二者均强调“政府委託、竞争比选、契约管理、效果评价”,等等。随后通过对公共服务外包多案例质性研究,概括公共服务外包的一般性规律,构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基本流程框架,并运用Petri网进行流程建模与最佳化。在此基础上分6章对公共服务外包流程中的外包决策、外包服务商选择、外包契约、外包合作管理、外包效果和外包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公共服务外包实践分析範式,并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书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可持续生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网路治理:面向地方政府的理论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和机制研究”和“地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路径研究”的共同资助,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还要感谢课题组中赵云云、崔鹏鹏、常爽、康俊俊、朱瑞钰、成媛、姚潇、龙彦召、李巧意等同学,他(她)们在深度访谈、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模型仿真、文字录入等具体工作中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为书稿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本书的研究工作得到了重庆市、陕西省、深圳市、南京市、西安市、宝鸡市、延安市、榆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们的认真配合才使得研究工作收到了足以深入的访谈资料和调查问卷,有了质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在此也一併感谢。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作者儘可能详细地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各位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工作,在此对他们的贡献表示深深感谢。本书中也有可能引用了某些资料,由于作者的疏忽未能指出参考出处,或参考文献标注错误,在此也表示万分歉意。
由于公共服务外包在我国地方政府层面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本书中未曾进行探讨,同时,所做的工作在许多方面尚需继续深入和完善。书中难免出现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斧正。
作者
2016年3月
西安交通大学